高校美育教育模式探讨
2021-11-27赵悦
赵悦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65)
一、我国美育的进程
美育是人们对美的一种认识,以及教育的过程。审美教育是个体对自然、社会、艺术中的美的感知。在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选择、判断,对美的肯定和赞赏,对丑的否定和摒弃,从而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广义的美育是指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通过近年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没有哪个学科是单独存在的,学科的知识体系是相互支撑的。美育是各学科的润滑剂,各学科中都有美学元素出现,这是无法被替代,无法被忽略的。蔡元培先生著名“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中的美感教育,是我国倡导美育的开始。从此,我国学者开始研究和探索美育。
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美育也在不断发展,但其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虽然我国高考制度不断改进,每年的高考录取率呈上升趋势,“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新提升。2019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达到了51.6%,实现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但从全国来看,尤其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考生,还存在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从步入小学校园开始,到高中毕业,这十二年的时间里学生主要学习文化知识,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越接近重要的阶段性考试,美育的课程比例会越少。在实际上课过程中,美育课可能还要为主课教学让步。所以,在我国的中小学阶段,美育教育存在很大的缺失和不足。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引发了学校、老师、家长的热烈讨论。由此可见,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高校中,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势在必行。
二、高等学校的美育教育现状
(一)相关背景介绍
教育部提出《意见》以来,众多学界人士响应号召,进行学科建设顶层规划必须与美育理念相结合,美育将从各个维度对学科建设进行支撑,助力“四新建设”亟需的创新能力培养,重塑技术美的维度,培养新式人才。
(二)课程开展中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大多数的高等学校都开设了美育通识课程,高等学校虽然已经开始探索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美育,但是却没能够深度挖掘并探索各个相关专业的文化背景和通识性美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也没能将其紧密结合。具体问题如下:
1.重视不足
高等学校未重视对学生美术教育核心素质的培养,很多美育课程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表层学习上,没有真正通过美育课教学传达艺术美学的本质。大学生除了专业课以外,接触艺术和美学方面的知识少之甚少。
2.综合性不强
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的支持力度薄弱,通识美育课程的开展具有片面性,学生文化审美、艺术修养均达不到需求。
3.引导不够
普通的艺术类通识课,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例如绘画、摄影、音乐等,特别是在理工类的大学中,现有的普通美育课程无法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高等学校应该加强对通选课科目的重视,加强课程内容和质量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的兴趣引导。
4.专业特色未与美育有效结合
高等学校认为开设艺术鉴赏等通识类公选课等就是美育教育了,但是,除了艺术知识和技能教育水平外,美育教育更多地侧重于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不仅要从艺术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要从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价值等方面提高。
三、当代大学生美育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国儿童一般6 周岁入读小学,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一共12 年,高等院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8 至22 岁之间。在我国,年满18 岁的青年已经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了。但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还不能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独立的成年人。在我国,青年人在18 岁以前以学习和处理同学、朋友、家人的关系为主。18 至22 岁的大学时期是许多重要事物发生改变的时期,它既不是青春期,也不属于完全的成人期,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面临着许多独特的挑战。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已经开始摆脱完全的依附状态。在上大学之前,多数学生与父母同住,衣食住行都由父母安排,甚至大多数的学生考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也都是父母决定或父母帮助选择的。步入大学以后,大部分学生住校。在大学阶段,学生首次开始安排、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内容。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活状态、角色身份是不稳定的、混乱的。美国的调查数据显示,有大约1/3 的成年初显期的个体会在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读书,在大学读书的这几年里,他们过着一种“独立生活”以及“继续依赖父母”两方面状态混合在一起的生活。例如,他们有时在宿舍或出租房里居住,有时又回家居住。这种状态被社会学家们称为“半自治”状态,因为他们承担了一部分独立生活的责任,同时把另外一些责任留给了父母和其他成年人。在这个阶段,他们迎来了许多未知的事,比如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社会关系。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人生独立探索的程度之广阔,是其他任何阶段都不可企及的。心理学家Keniston这样描述这段时间:“这个阶段的年轻人身上,始终存在一种‘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以及‘对于被完全社会化的拒绝’”。由于我国大多数家长过分重视高考分数,在高考前为了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他们全面包揽了自己孩子的所有事物,包括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这使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会有短时的茫然期,而且在我国还存在着高中与大学的学习方式完全不同的现象,学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大量的自由时间做什么?学什么?怎么学?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学生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有关美学的常识知识,有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承,对“真、善、美”的教育,对社会正能量的引导,对个体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确立等都是大学生美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教育对一个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美育是十分必要的。
四、美育模式的与时俱进
在现行的日常教育体系中,线下美育是基础,也是美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以课堂为主要的“教学阵地”,重视课堂的教学内容,将更广泛的相互关联的美学知识带入课堂中,可以丰富美育课程资源。
首先,在高校中,应该搭建公共美育课程体系。在综合类大学中,各学科的教学基础不同,大学应该注重以培养审美观念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培育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为重点,以艺术公选课程为主体,充分挖掘不同学科专业中蕴含的美育价值,推动审美常识的普及。
其次,在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方案中,加入美育学分,健全高等教育学分制的配比。学生在校期间,应完成一定数量的美育学分,开设的美育课程应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针对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研,力求开设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课程,并优先考虑对学生就业帮助大的美育课程,使美育与学科、就业形成良性互促。不能让学生仅仅为修学分而选择美育课程。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例子。比如,为了让工科生接受美育,北京交通大学为机械学院学生开设产品设计课,讨论产品是怎么“变美”的;“艺术与科学”课通过引导工科专业学生发现艺术与科学的相通之处,比如尺度、比例、黄金分割、流线型与空气动力学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殊途同归”的乐趣。
第三,丰富美育课程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比如高等院校可以引入本地民族民间艺术优势资源,开设有地方特色的美育课程。美育课程覆盖面要广,要包括音乐、美术、摄影、设计、戏曲、影视、陶瓷等多种艺术门类。这样的课程可以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家乡和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陶冶高尚道德情操,提升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正是一个国家需要延续和发扬的文化精髓。
第四,推进美育体系的一流课程建设。在美育公共课程的基础上,打造高质量美育精品课和美育精品课群,促进美育课程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如沈阳理工大学发挥校内艺术设计学院的特色,以“陶瓷艺术,一讲一做”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为引领,进行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美育课程体系建设还可以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这样既可以增加美育资源,又可以增进教学交流。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应创建更多的教学环境和模式。除了传统的线下教育以外,美育教学模式也要与时俱进。线上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应该在美育中推行。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的美育工作也在逐步开展。
近年来,我国网络课程建设如火如荼,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中国大学MOOC 网,学堂在线,腾讯课堂等。但是,这些平台上的美育资源还不多,美育体系也不够完善。在新媒体时代,美育推广与普及,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我们的教育也应与科技发展同行,探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文化传播模式,通过新媒体传播美育文化知识,推广美育实践活动。这样才符合大学生特点,才可以使大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美育活动,变被动的教育为引导式的、互动式的、推进式的、参与式的教和学。
结语
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实现美育与学校和学科发展相结合,依旧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