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儿童文学视角下的童话故事教学策略

2021-11-27栾岚刘心力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营造童话

栾岚 刘心力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引言:儿童文学,是指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该种类型的文学作品更加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符合儿童内心审美需求,符合儿童阅读和欣赏水平。在儿童文学中,童话是主要表现形式,由于故事内容具有拟人性、梦幻性、多样性等特点,深受儿童喜爱。基于儿童文学视角开展童话故事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还可以有效激发儿童学习想象力,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因此,在童话故事教学中,可以基于儿童文学视角,结合童话故事特点,设计更加满足儿童心理的童话故事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提升童话故事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儿童文学发展。

一、儿童文学视角下的童话故事教学意义

大部分儿童都对童话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通常会把童话故事作为日常教学重点内容。儿童文学视角下童话故事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第一,童话故事趣味性强,儿童参与积极性较高。童话故事通常都是具有较强趣味性的,因为童话故事是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创编的,故事中具有很多浪漫主义色彩、神话主义色彩,因此广受儿童喜欢。在童话故事教学中,儿童对童话会产生浓厚兴趣,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儿童学习积极性。第二,童话故事想象性强,便于交流互动[1]。在童话故事教学中,教学互动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是,很多儿童由于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在学习时常常不敢和教师交流,严重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并且,儿童对任何事物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喜欢以新鲜事物为基础开展想象。在童话故事中有一些细节具有较强想象空间,在教师对童话故事进行讲授时,因为故事中某细节儿童会产生浓厚想象力,再和教师进行交流时会变得较为轻松。第三,童话故事语言简洁性强,有助于提升儿童表达能力。提升儿童表达能力,是童话教学中的重要目标,要求儿童可以利用有限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想法。在童话故事中,语言通俗易懂,更加易于儿童接受。开展童话故事教学活动,儿童会因为对故事情节具有较大兴趣,而通过言语的形式表达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进而有效提升儿童口头表达能力。

二、儿童文学视角下的童话故事教学问题

(一)过于注重理论灌输,忽略童话艺术魅力还原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童话故事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讲授基础知识,把童话故事作为普通文章教学,要求儿童需要对童话故事中字、词、句进行掌握,还需要对童话故事中段落大意进行掌握。该种教学模式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是其抹杀掉了童话故事原有的艺术魅力[2]。在儿童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童话故事中的知识点时,便没有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品位童话情节上,导致童话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二)情境营造较为简单,实际体验效果难以保障

儿童喜欢童话故事,主要是因为童话故事中的每个情节具有较强吸引力,在很多儿童心中自己就是童话故事主人公,但是儿童该种强烈的心理想法时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实现的[3]。虽然现阶段部分教师已经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趣味活动,如角色对话、讲台表演等,但是因为情境营造水平不高,以至于儿童实际体验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部分教师在营造情境时,利用的普遍都是已有的教学道具,儿童和道具之间没有互动。还有部分教师在营造情境时,和童话故事联系不够密切,在情境中儿童无法更好的沉浸,难以保证儿童体验效果。

(三)集中教学比重较大,儿童个性观点表达较难

在以往童话故事教学中,教师利用的都是集中式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主体,虽然学习内容受到儿童喜爱,但是因为教师需要对全体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顾及,无法对个别儿童内心想法进行了解[4]。每个儿童内心都有独特的想法,但是在教学中没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教师、其他儿童分享,导致儿童很难通过童话故事内容对童话中的趣味进行感受和体会。

三、儿童文学视角下的童话故事教学策略

(一)把理论讲授和童话欣赏分离,对童话魅力进行还原

在童话故事教学中,为了可以更好地还原童话故事魅力,教师可以把理论讲授和童话欣赏进行分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单独的童话故事,指引儿童从整体层面,对童话故事进行欣赏,对童话故事中的情节发展脉络进行感受,进而指引儿童对童话故事有一个整体印象[5]。在分离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首先,教师可以先组织儿童进行童话故事欣赏,然后利用趣味游戏的形式,指引儿童学习童话故事中的字、词、句。因为前期儿童对童话故事具有浓厚的兴趣,再让儿童自主学习时便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儿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把童话故事阅读自主权、分享自主权交给儿童,儿童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童话故事中的基础语言知识。在小组合作结束后,教师不需要对儿童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情况进行检查,但是需要注重对儿童掌握童话故事内容的情况进行检验。通过这两种教学策略,不仅保证了童话故事完整性,也可以提升儿童欣赏童话故事有效性,降低儿童心理压力,有效提升儿童学习效果。

(二)发挥信息技术特点营造情境,对学习效果进行优化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教学逐渐进入了智慧教育时代,该时代给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可以通过数字化设备轻松看到实际生活中才可以看到的形象和景象。通常情况下,童话故事中的很多故事、人物、发生背景都和现实相脱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儿童营造真实的体验情境,鼓励儿童在情境中进行趣味实践活动[6]。首先,教师可以结合童话故事内容,营造基本情境,提供基础道具。如,在讲解“白雪公主”时,教师可以利用电脑、投影仪为儿童营造情境,且提前提供给儿童小矮人、白色裙子等道具。其次,营造情境结束后,教师可以指引儿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体验活动。在体验中,教师可以指引儿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特长,开展体验活动和个性情境创设,鼓励儿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具有个性化的情境进行创设。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儿童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对更多和童话故事内容有关的图片、动画进行收集,配以有趣音乐,构建三维化、立体化情境。最后,情境营造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儿童进行体验活动,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对童话故事情节发展进行感受和体会,对童话故事中人物特点进行了解。

(三)开展多元化趣味教学活动,对个性表达进行尊重

在童话故事教学中,省去原本需要讲解基本理论知识的时间,教师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组织儿童进行趣味实践活动。在组织和开展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儿童的体验质量,还需要指引儿童表达自身独特想法,分享给其他儿童[7]。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儿童内心感受,加深儿童对童话故事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开展趣味猜想活动。童话故事想象空间较大,不管是故事结局,还是故事中间,都涉及一些没有交代清楚的细节。身为教师,可以把这些细节转变成为题目,指引儿童进行想象,要求儿童以自我组织语言的形式,表述出想象的内容。例如,在讲解“丑小鸭”时,教师可以把丑小鸭变成天鹅的场景进行提取,指引儿童进行想象:如果曾经嫌弃丑小鸭的动物发现丑小鸭变成为天鹅,会有哪些反应?在问题的引导下,儿童之间进行交流,可以促使儿童个性化表达。其次,教师可以开展个性表演活动,充分发挥出儿童善于表演的优势,鼓励儿童利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呈现出来。例如,在讲解“七色花”时,教师可以假设:如果你有七色花,你会怎样使用它?使用前后会发生哪些不同的效果?且鼓励儿童以问题为核心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把自由表达作为宗旨,对创编童话的乐趣进行体验

在童话故事教学中,教师应指引儿童用心读童话故事,用情感与智慧写童话故事,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儿童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指引儿童真正做到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促使儿童可以写简单的作文与想象作文,保证内容具体、感情真实,鼓励儿童对想象的事物进行描写,激发儿童想象与幻想。加之,儿童思维发展还处在想象力的敏感阶段,在阅读童话故事时,会为主人公打抱不平、对主人公行为有疑义、对故事发展充满期待,儿童通常有改变故事结局、续编故事的愿望。在讲述儿童故事时,也喜欢加入一些想象。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儿童的这些特点,抓住教学契机,指引儿童续编和改编童话故事,或者是指引儿童独立创作童话故事,进而有效提升儿童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第一,结合课文内容对童话进行续写。很多童话故事结尾意未尽,因此教师可以指引儿童进行大胆想象,顺着原文的思路续编。例如,在讲解“狐狸和乌鸦”时,指引儿童想象若乌鸦第二次找到肉,其与狐狸之间会发生哪些故事?肉还会不会被骗走?且指引儿童以“上了一次当的乌鸦”为题,创编童话故事。再如,在讲解“坐井观天”时,教师可以指引儿童续编结尾:想象青蛙最后是否跳出井口对外面的世界看看,若跳出去了,青蛙会怎样做?若不肯跳出去,会发生哪些事情?儿童创编的故事丰富多彩,故事内容实际上可以对儿童思想言行进行真实反映,有助于提升儿童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第二,联系实际生活,大胆想象,构筑趣味童话。童话续编作为切入口,才可以指引儿童自己对童话故事进行编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引儿童基于实际生活,把童话故事作为依托,不受到客观限制与束缚,发挥想象能力,促使儿童心灵可以在童话世界中翱翔,释放儿童的童真,对创作的乐趣进行体会。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儿童文学视角开展童话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儿童阅读水平与欣赏水平,还可以有效培养儿童创新思维,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童话故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儿童发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儿童文学发展。基于此,在实际工作中,教育人员应明确儿童文学视角对童话故事教学的重要性,且结合儿童实际情况、童话故事特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开展童话故事教学活动,促使儿童可以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激发学习想象力,提升创新思维意识。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营造童话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童话镇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午夜童话镇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