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女工工作思路定位与创新实践研究
2021-11-27张鸯
张鸯
(浙江大学工会,浙江 杭州 310058)
高校的女教职工是女性群体的特殊群体,普遍具备高学历、高职称,是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引领者。高校女教职工委员会是女教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担负着团结、引导、教育、凝聚广大女教工的重任。当前高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女教职工的利益诉求呈多元化、复杂化态势,女教职工的利益和自身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作为女教工的“娘家”,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工会如何进一步维护高校女教职工的合法地位和权益,关心她们的事业发展和身心健康,激发女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发挥她们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凝聚广大女教职工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工会女工组织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女职工的现状问题
高校是知识女性集中的地方,这个群体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文化素质,已成为了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等工作中一支重要力量。她们有知识、有思想、有能力、有追求,除了普遍的重家庭、重感情等女性特征外,她们和男性一样,把事业、个人成就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和理想,具有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竞争意识。在事业和家庭面前,不少高校女教工力求两全其美,工作家庭两头拼搏,然而受时间、精力和特殊生理状况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她们超负荷运转,身心疲惫,有时在生活、工作、责任、义务等多重冲突中有时难以平衡。由于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国家还不能为妇女权益保障提供更充足的物质基础,“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和陈旧观念,作为社会“集体无意识”还时时沉渣泛起,性别歧视远未消除。在社会的压力下,广大女教职工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定、出国进修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在女性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保护等特殊权益保护方面仍存在问题。
二、高校女工工作的特点
(一)高校女工工作对象结构复杂
随着高等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的用工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随之带来的是高校女工工作对象的复杂化。高校的女工工作涉及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的方方面面。高校女教职工群体之间受教育程度与工作内容差距较大,一方面,高校是知识分子云集之地,高校的女教职工普遍具有高学历、高智商,个人素养高,维权意识强等特质,她们有智慧有能力,和男教职工一样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她们中间涌现出一批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先进工作者,有的被评为“三育人”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有的还晋升了高级职称,有的还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另一方面,高校后勤产业部门,人员相对学历较低、流动性较大,这个群体的女教职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的意识较为薄弱。
(二)高校女作内容层次多样
人员结构的多样,决定了高校女工工作必须分层次,抓重点,适合不同群体、不同类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既要把工作重心放在高校女教师方面同时又要兼顾高校的弱势群体—后勤产业、非事业编制女教职工。因此,高校女工工作显现出全方位、多层面的特征。大到要了解掌握国家法律法规,引领女教职工职业发展,小到女教职工家庭琐碎邻里纠纷,各种矛盾的调解。据调查,几乎所有高校女教职工在每年例行身体检查中,患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的人呈上升趋势。
(三)高校女工组织机构健全
高校女工工作多是高校女教职工中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女教职工承担,工作规范意识较强。各高校均能按照工会女职工工作条例的规定,成立女教职工委员会,除此之外,如浙江大学,还相继成立了女教授联谊会、妇女研究中心。这些女工组织各有定位,互相配合,共同参与,研究高校女教职工工作,为高校女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高校女工工作思路定位
高校女工工作在新形势下要创新性开展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创新高校女工工作的有效途径。创新实践应符合以下两个原则:其一,创新运行机制要有利于妇女工作加强纵向联系,善于“借机、借力、借势”,使工会女工工作与单位的工作重心、妇女群众的所思所想、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实现“共鸣、共振、共进”;其二,创新工作运行机制要有利于加强横向联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方优势,努力“为我所用”,为妇女工作可持续发展增强动力。
女工委员应联合各自高校的女教授联谊会、妇女研究中心等妇女组织,充分调动各院级工会女工委员积极性,以维护妇女、发展妇女、服务妇女为宗旨,坚持“需求、问题、项目导向”,提高“凝聚力、扩散力和影响力”,努力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凝聚广大女教职工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高校女工工作的创新与探索
创新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的女工工作要走在时代前列,服务好女教职工,团结动员广大女教职工为高校发展作出贡献,就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面对新形势,高校女教职工委员会紧紧围绕创建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顺应形势发展变化,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理念,以维护女教职工合法权益为重点,以提升女教职工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开展特色鲜明的活动为载体,结合高校女教职工特点,在发挥女性人才优势,关注妇女发展,推动政策完善,宣传优秀女性和先进的性别文化,组织和动员广大女教职工投身学校的教学、科研、育人、管理、地方服务,依法维护女教职工的特殊权益,提高女教职工整体素质和促进学生成长等方面下功夫。
第一,建功立业,以先进的思想引导人
女教职工队伍中聚集着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知识女性,她们为学校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应优化成长环境,关注女性高层次人才发展,满足女教职工发展的需求。目前,女性高层次人才面临严重挑战,高校中高端人才中女性比例偏低,学科领军人物中鲜见女性。高校女工工作要突出服务功能,要以服务女性高层西人才为己任,搭建平台,为女性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学术环境。早在2002 年,浙江大学就成立了女教授联谊会,汇聚优秀人才,鼓励多学科参与、交流创新思想,促进学科交叉,服务女教授成长。
要以提高女教职工整体素质为根本,以展示女性风采促进女教职工岗位成长为主线开展系列活动,深入实施“女职工建功立业工程”和“女教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女教职工整体素质和促进女学生成长。开展岗位建功活动,广泛动员全体女教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争创一流业绩。积极组织动员参与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等以提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岗位技能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女教师在教书育人的作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搭建服务社会的平台,使广大女教职工有更多的机会以知识回报社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树立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
高校女教职工中活跃着不少思想进步、道德高尚、业务精良、教书育人的先进模范人物,她们在事业上巾帼不让须眉,堪称师生的良师益友;在家庭生活中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可谓贤妻良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校女工组织要注意及时发现、培养和树立这样的先进典型,高度关注学校杰出女性人才和优秀女性集体,积极推荐、选树优秀女性个人,宣传她们的先进事迹。可以配合学校开展“三育人标兵”、“师德先进个人”、“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宣传巾帼先进,通过榜样的力量,教育、引导广大女教职工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第三,维权服务,以良好的服务感染人
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维护利益.关注女教职工身心健康和发展。一是组织和鼓励女教职工学法懂法。通过开展法律咨询、讲座、相关知识测试等多种形式活动宣传相关的女教职工合法权益、特殊利益和相关的法律政策等,组织广大女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有关政策法规,做到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不断提高女教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是政治上维护她们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女教职工在学校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组织女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如校情通报会、代表巡视活动等,鼓励教代会女代表通过提案等形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从源头上代表和维护广大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三是关心女教职工在工作生活中的特殊需要。关心她们的“四期”保健、健康查体工作,并加强健康指导。加强对非事业编制女教职工的关爱和帮扶,对产业和后勤女性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和集体活动组织进行调研督察,对困难女职工给予特殊帮助。积极做好教职工子女入学入园的联络协调工作,组织多种形式的大龄单身青年联谊交友活动,努力为女教职工的事业发展解决生活中的后顾之忧。
第四,开展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人
女工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女教职工身心健康和发展,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广大女教职工提高身心素质、缓解心理压力创造条件,积极推动学校在政策、舆论等方面创造有利于女教职工发展的环境与空间。定期开展有利于女教职工身心健康、适合女性特点、高品位的文体活动,增强女教职工的审美情趣、生活情趣,陶冶情操,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凝聚广大女教职工,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积极贡献。抓住“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母亲节”等重要节点,开展系列活动,为广大女教职工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艺术修养、提炼素质提供平台。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女教职工“半边天”的支撑,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站在新的起点上,高校女工工作要巩固既有发展成果、搭建特色优势平台、创新品牌活动模式,勇于探索高校女工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为更快更好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积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