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马铃薯种薯生产质量
2021-11-27毛春霞
毛春霞
(贵州省毕节市种子管理站,贵州 毕节 551700)
前言:马铃薯不仅能作为一种粮食和蔬菜,同时还能够用作饲料,具有较多的加工用途,而且马铃薯的适应性强,具有较大的增产增收的潜力,能够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
笔者根据2014 年对12 个单位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田间检验工作开展的情况,查看其他一些地区关于马铃薯生产的文献,发现:
一、马铃薯种薯生产的现状及问题
现阶段,很多马铃薯的种薯生产单位并未进行生产许可证的办理,而且对于已经办理许可证的单位来说,在一些生产地点、面积以及品种方面,都无法符合生产许可中所标明的内容,并未严格依照许可证的要求,开展马铃薯的种薯生产工作。
通过有关的检查结果得知,一部分种薯生产基地其具体的生产条件,能够满足马铃薯的生产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要求,不仅具有良好的隔离条件,而且能够实施高效、科学的田间管理工作,这也就使得在基地内部的马铃薯生产,较少发生病虫害问题,马铃薯的质量水平也比较高。但是,仍然有一些基地没有实行轮作制度,而且隔离条件也不达标,常常出现多个品种的交叉种植,所开展的田间管理工作往往也无法落实到位,从总体上来看,这些基地马铃薯的种薯生产质量较差。
大多数的马铃薯生产单位并未按照要求,进行生产技术规程以及质量保证举措的制定,只有一小部分生产单位具有相关内容的制定和明示,但是从内容上来看,也并不具体、全面,而一些单位在马铃薯生产的过程中,在生产条件上无法达标,无法符合科学生产的规范要求。
针对种薯来源而言,生产单位都能够明确上一级种薯来源,但是却无法确定种薯质量,没有相关的质量合格证明。而且,提供种薯的单位也没有在具体的合同上,进行质量指标的明示。这也就使得生产单位不能够准确的把握种薯的质量标准,通过对于田间的检验,我们发现很多种薯出现纯度不足的情况,甚至有一些原种的纯度,无法符合规定标准。另外,大多数的种薯生产单位都并未确立生产档案,即便建立了生产档案,其中的质量和控制活动的有关记录,也并不具体、详细,并未针对关键性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记录和整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于种薯生产基地的田间管理来说,大多数的基地都能够有效地落实好田间管理工作,加强病虫害防治,严格的开展去杂除杂工作。所以,针对这些基地进行马铃薯种薯生产质量的调查时,各项质量指标都比较好。但是,依然有一部分的基地在马铃薯生产的过程中,并未严格落实好病虫害防治以及去杂除杂的工作,各项田间管理工作无法高效地开展,直接对种薯生产的质量和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1]。
通过对马铃薯生产基地中马铃薯品种的纯度,以及病虫害发生的比率的抽检调查得知,现阶段在种薯生产的过程中,对于田间纯度而言,已经相比较以往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这主要是由于现如今生产单位也在不断地增强质量意识,而且还落实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能够对质量主体责任,实现认真的履行。同时,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加大了重视力度,进一步强化马铃薯种薯生产的监督和指导工作,并且采用了一系列的质量保障措施,这样就从整体上,提高了马铃薯生产的质量。
二、我国种薯生产体系建设的经验
在我国具有较为广泛的马铃薯种植区域,而且各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都呈现出较高的复杂性。所以在进行种薯生产体系的建设时,也面对着差异性的问题。比如说,在我国的北方虽然有着广阔的土地面积以及良好的轮作条件,但是不具备优质的自然隔离条件,特别是对于蚜虫来说,具有较大的密度,而且气候的湿润性较差,也会严重地影响到马铃薯的产量。这些年,在我国的各个地区,都进行了种薯生产技术的研究以及体系的建设,更加强调将当地的自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推进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马铃薯生产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在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之上,推进种薯体系建设
随着近些年马铃薯生产种植的推进,也不断扩大马铃薯的生产规模,人们逐渐总结和认识到马铃薯的退化防治规律。因此,在此基础之上,也出现了北种南用、高种低换等种薯的生产和繁殖习惯,这也在现代社会中,进行种薯生产体系建设时,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对于我国的种薯生产而言,在上个世纪就强调要充分发挥地区自然优势,主要是在一些北方以及西南山区,确定合适的区域,进行种薯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同时,还要针对蚜虫这种昆虫的特点和习性,以及种薯的生长条件进行研究,从而有效地指导基地的选址和建设。
(二)在提高种薯质量的基础之上,促进技术创新
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不具备较多的耕地占用面积,这也就使得对于马铃薯的种薯生产,呈现出分散性的特点,每个地区、每个农户在进行种薯生产时,都具有不同的环境条件。而且,随着田间繁殖代数的增加,也会加大病害的感染几率。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种薯的质量,一项关键的举措就是缩小繁殖的周期,但是在缩短繁殖周期的同时,也会带来种薯供应量的减少,以及生产成本的增加。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问题,就要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有效改善土地的繁殖基数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使得田间的繁殖代数进一步减少。近些年,我国提出了对微型薯的研究和应用,这也作为一个典型的经验,通过推进试管薯实现产业化的生产,也能够加快种薯生产技术的持续变革和创新。
(三)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加快种薯市场的培育
在我国的马铃薯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益,而且在对马铃薯的深加工时,还能够实现较大的利用潜力,所以为了推进马铃薯种植业发展,就必须要加强种薯的生产,从而为马铃薯产业化种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也在种薯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市场模式,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特点。比如说,在很多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为了能够有充足的马铃薯供应,并且保障马铃薯原材料的质量,也会在企业内部自发组织进行种薯的生产,通过专门的生产,实现自产自用。另外,还会有一些专业的合作组织,比如说近些年在一些地区所发展起来的马铃薯的生产区域,通过订单式的生产模式,进行专门品种的种薯生产,这样就能够将商品薯与种薯的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另外,还有很多种薯的生产企业,以基地为依托,将我国的南北地区充分连接起来,这样就能够打造一种市场模式,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流动,从而推进种薯市场的建设和形成,带动了这一项产业的不断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缺少有力的监管,使得种薯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在现阶段,必须要高度重视种薯的质量问题。
三、提高马铃薯种薯生产质量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第一,要做好去杂去劣工作。在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要对去杂去劣工作,实现严格的落实,特别是对于一些杂株率超标的基地来说。如果出现严重的超标情况,就必须要尽快安排有关人员,对马铃薯生产的区域开展严格的去杂去劣工作,兼顾到每一个地块,这样就能够从整体上,实现种薯质量的提升,从而防止出现报废的问题,避免马铃薯的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2]。通过对去杂去劣工作的实施,能够确保所生产出的马铃薯,具有较高的纯度。在种薯繁殖的过程中,一项核心的环节就是病毒的脱除。如果没有彻底的脱毒,那么就会使得在植物的体内,具有残留病毒,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进行病毒的复制和累积,从而造成品种退化。所以,必须要加强脱毒,严格的把控好脱毒这一关键环节,这样才能够充分保障种薯的质量。因此,必须要确立一个完善的、多品种覆盖的脱毒管理体制。
第二,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马铃薯的生产基地来说,如果常出现病虫害问题,就要定期进行喷药,对病虫害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通过对一些病株的拔除和处理,也能够降低马铃薯的患病几率,避免其出现疾病的大规模传染。病虫害问题会对马铃薯的生产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各个生产基地必须要重视起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不同类型的病虫害来说,其发生时间和发生规律也有所差异。因此,就必须要依照有关的种植经验,对相关的病虫害问题,实现有效地应对。比如说,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并且降水量也越来越多,在这一时间段,在马铃薯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晚疫病,所以就要及时地进行农药的喷洒,实现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对于病虫害问题上,必须要坚持早发现、早治理,这样就能防止病虫害问题,出现大范围的蔓延。
第三,落实好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必须要能够严格按照有关的种薯生产要求和规范,进行基地的选择,同时要让基地具有良好的隔离条件,能够开展轮换种植。针对如今一些基地的种植条件,无法满足要求,就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积极的处理
第四,合理采用轮作制度。通过马铃薯的轮作,能够进一步提升种薯的纯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所以有关生产单位必须能够积极地进行轮作规划,并且将其落实在实际的种植工作中,不断地提升马铃薯种薯的生产质量水平。
总结:综上所述,本文对于马铃薯的种薯生产,进行了有关的检验和调查,并根据检验结果分析当前马铃薯的生产现状,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不断提高马铃薯的生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