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我校古筝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1-11-27吴赟

魅力中国 2021年45期
关键词:古筝职业院校技巧

吴赟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00)

前言

古筝是我国传统艺术中最古老的一种弹拨乐器,距今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因其音色婉转悠扬,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因而从秦流传至今。古人王湾曾用诗词“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描写了古筝的演奏特点,能带领人的精神融入古筝曲目中的意境。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古筝演奏技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进行了不断的改变和优化,进而逐渐成了各大职业院校中的选修课程。作为职业院校的音乐老师,应该将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要目标,认真、细致的解决教学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从而为社会输送高素养的技术型人才。

一、职业院校古筝教学开展的重要意义

“秦筝、瑶筝”是古筝的别称,是我国民族优秀的传统乐器,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和关注。从实际角度来讲,多数传统乐曲都需要运用古筝独有的音色进行演奏,以此表达曲目的内涵和意义,如《战台风》《出水莲》等。当前,我国多数职业院校中都开展音乐选修课程,尤其以古筝课程居多,学生需要通过课程掌握古筝演奏技巧、姿势等,以此强化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相关教育部门对古筝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分析和编创,将西方古典音乐与古筝音乐融合,促使古筝的调试、音色、节奏等,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的欣赏要求,体现出含蓄、开放共存的音乐风格。

因此,古筝教学的开展不论是从传承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讲,都对职业院校学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强化古筝教学能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了解,掌握更多的弹奏技巧和理论知识,感受不同曲目中的音乐情绪,在演奏中更好地传达乐曲情感。

二、高职院校古筝教学开展现状

(一)古筝教学实施难度大

通过多次的古筝教学实践结果能够看出,教学过程实施难度较大。由于教学计划的安排,学校将选修课教学时长制定为一学期16 周共32 课时。同时,学习古筝的学生基本都是零基础,以往并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与遇到很多困难,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同时,学生的课后练习时间比较少,学生的基础知识、演奏技能等掌握的并不扎实,学生的能力之间还具有较大差异性,促使整体的古筝教学开展难度不断增加。

(二)技能训练枯燥乏味

古筝教学的开展是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基础的演奏技巧。从音乐本身的角度来讲,古筝教学的过程是一种艺术的体现,文化的熏陶。要想学好古筝这种乐器,就必须要从基础的技能练习开始,通过反复的练习提高演奏能力。但实际并非如此,在学生掌握专业化基础知识、弹奏技巧后,会因为枯燥、乏味的练习失去学习兴趣,长久下去,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消耗殆尽,学生无法体会音乐的内涵和意义,也无法感受到其中的真实情感。所以,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将此作为教学基础,并且降低技巧难度,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的熏陶,促使学生感受到古筝这种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进而实现古筝教学的目标。

(三)教学规划缺少层次

当前的古筝教学课堂中,教学规划缺少层次性,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环节过于片面化,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了课堂中学困生的真实状态。如在进行初级过渡中级的教学环节时,并没有为学生预留充足的内化、吸收时间,学困生面对旧知识不扎实的情况下,又被动接受新的知识,促使学生只能理解知识的表面含义,无法理解其真正的内涵,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进行知识吸收,手忙脚乱、丧失信心。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没有给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充足的尊重,也没有将“循序渐进”的原则融入课堂中,使学生的能力、兴趣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使教学目标没有得到有效完成。

三、高职院校古筝教学的有效策略

要想保证高职院校古筝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就要对教学模式、内容、形式、理念等进行全面的革新。基于此,本文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一)创新教学思想

1.改变“重技轻文”的教学理念。从职业院校的角度来讲,院校成立的主要目标就是从多个方位为社会、国家的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需要教师针对自身的教学思想进行改变和创新。任何古筝音乐作品中具有大量的文化内涵,以及深刻的文化底蕴。基于此,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古筝专业教师应该重视挖掘古筝曲目中的文化内涵,在课程开展的初期,组织班级学生对曲谱进行细致化的阅读和分析,标记曲谱中的专业术语。然后,教师要为学生详细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等,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等,帮助学生将乐曲理解得更加透彻、清晰,进而在演奏中能够控制好音色,将情感表达出来。

以《渔舟唱晚》为例,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借助多种途径进行信息搜集,如网络平台、图书馆、阅览室等,观摩一些优秀的演奏视频,探索曲目的风格流派、创作时间、创作背景,作者的人生路程等,如“《渔舟唱晚》是我国十大古筝名曲之一,这首作品是由娄树华尝试古曲《归去来兮》为素材,发展编创而成的,创作于1938年--1939年之际。一经问世就开创了筝曲的新纪元。经过50多年表演证明,是一首受到中外音乐界公认的名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在掌握最基础的曲目知识后开展后续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将曲目记忆得更加扎实,在演奏中能够真正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古筝学习质量,教师要重点开展开放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中涵盖了即兴演奏、探究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而将这些方式引入到实际课堂中,能让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得到有效改变,能突显出学生的主体价值,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授课时,教师要避免对学生提出一些难度较高的要求,而是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启发,对学生的思维展开锻炼,为学生内心情感的释放提供机会和平台。

(二)创新教学手段

不论进行哪一科目的教学,都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但在实际的课堂中,师生交流的机会、时间都是有限的。古筝是一对多的教学模式,老师授课时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看得很清楚,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教师要尽全力打破互动的限制,借助信息科学技术,利用信息移动设备,开辟全新的师生互动路径,促使师生能够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和互动,共同讨论学习过程中的知识、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或者QQ 建设班级群组;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交流群;利用云班课软件进行视频教学;借助多媒体电子设备制作教学课件等。通过这些媒介的作用和功能,与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与教学,使学生能够及时对教师提出问题,并获取有效的答案,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疑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主动性。通过信息设备的运用,有效打破时间限制,以此实现双向互动的目标。

(三)创新教学内容

1.加强舞台实践练习。为了提高古筝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模拟舞台表演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能在观摩、演奏中得到自我能力的增强。例如:教师在指引学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后,为学生安排针对性的课后作业,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舞台训练,由教师指派学生担任评委角色,在仔细、认真的倾听古筝演奏的基础上,为演奏的学生提出有效建议或者意见。这种教学形式的开展,能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之间,主动审视自身,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后续的学习中能自觉、针对性的补足和改进。同时,还能够通过活动的开展获取更多的演奏经验,学习到更多的演奏技巧。

2.丰富演奏形式,提高课堂灵活性.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古筝艺术的魅力,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古筝教学应该针对性地开展古筝文化板块,通过板块的设计,促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多我国优秀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掌握古筝演奏技巧的演变过程,从而真正认识到古筝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古筝文化的了解,能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动力和欲望。同时,古筝教学中应该展开丰富的演奏形式,如师生齐奏、二重奏、三重奏、小组齐奏、整班齐奏等,以此提升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内容上不能一味选取书本内容,可以加入一两首影视剧作品,流行音乐,拉近学生距离,提高主观能动性。

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演示性的名家古筝演奏视频,让学生进行细致、认真的观察,学习古筝名家的演奏技巧,积累演奏经验,以此实现传承古筝文化的目标。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讲解一些现代化的古筝演奏技巧,以及传统的古筝演奏技巧,如“托-大拇指向外弹弦;大撮-大拇指向外,中指向里同时弹两弦”等,让学生对两者进行有效结合,以此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标,促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演奏中对古筝演奏技巧进行创新,使整体的古筝教学得到更好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古筝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传统乐器弹奏学习,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而职业院校的学生作为古筝爱好者,传承者,需要经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古筝的发展历史,古筝演奏的理论知识,不断实践,掌握古筝演奏技巧。甚至通过课堂外的继续学习,扎实基础,提升演奏水平。同时,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者,必须要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放在教学目标、任务的首位,在了解教学中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跟上时代的发展,全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古筝职业院校技巧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网上点外卖的7个技巧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协奏曲的和声技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