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环境下审计人才的培养问题

2021-11-27徐敏燕裘一晟景德镇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

品牌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审计学实务审计工作

文/徐敏燕 裘一晟(.景德镇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

高校教育的一个目的就在于培养出适应新环境的人才。目前我国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挑战也是机遇,对审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及时发现环境的变化,分析高校目前审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作出调整,最终培养出能够适应新环境的审计人才。

一、审计人才培养面对的新环境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审计作为经济活动的监督者,其重要性也愈发显现。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展、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对审计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面对新环境,高校的审计人才培养也应有适当改变。

(一)中国审计国际化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发展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体联系愈发紧密,国际通行规则也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必须要面对和遵守的准则,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审计方面,尽管独立审计准则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国际化发展趋势和浪潮,以及我国现有审计制度的缺陷,要求我们的审计准则国际趋同,以便加强国际间金融合作。另外,审计国际化也有利于开展金融监管,使金融监管国际化,从而保障国家的金融安全。

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审计国际化发展趋势和要求对中国审计人才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我国审计人才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判断水平,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服务。

首先,中国在积极参与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使参与其中的国家经济都得到了发展,但客观上各国或各经济主体与中国的经济权益纠纷也随着资本国际流动而增多。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审计人才能否达成国际化,实现“走出去”,跟进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参与全球性经济管理,成为当务之急。国际审计指的是国际间或跨国的审计行为,也包括从国际环境对审计思想、审计观念、审计方法和审计准则等所进行的学术研究。各国的审计实务、文化背景、使用语言都不相同,中国的跨国公司使用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在政策、语言等方面更符合母公司的需求,但对中国的审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加国际化的需求。

其次,新环境下国际协同审计及审计准则愈发趋同。在新的发展环境之下,各国间的合作与沟通加强,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的审计准则很多是依据国际审计准则而制定的,大致基本趋同。但是对一些新环境下进行全面合作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按照国际审计标准执行有一定困难。而我国的审计工作可以对其指导、交流,使其能够逐步与国际审计标准相符。因此,新环境能够促进审计工作的国际化,也能促进我国审计工作的国际化,促进我国审计准则的发展。

再次,国际审计工作以及国际审计准则研究、国际审计学术研究对审计人才的审计专业外语水平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新的发展环境下,各国经济相互交融,我国审计人员的跨境审计工作增多,在审计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定的审计专业的外语。研究人员在对国际审计进行研究工作时也需要学习审计专业外语。

(二)中国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会计行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审计方法的创新,也增加了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如何培养符合新环境下信息技术普及运用的审计人才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议题之一。

首先,新环境下,技术水平更新迅速,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增加,审计数据愈发繁杂,审计工作的难度随之增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被应用于企业财务系统以及内部控制系统之中,数据也变得更加复杂,信息量庞大,审计工作在技术上如果不跟进,很难顺利完成审计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工作的培养不能局限于审计专业知识,是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综合性的审计人才。

其次,在新环境下,为了能使审计人才培养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应当更加重视相关跨学科知识,如计算机、统计学等学科。当今现代信息技术于会计系统中大量普及应用,为了能使审计人才更加适应、运用、创新与审计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我们的高校应该推进相关学科的普及与教学。

再次,当前环境下审计工作、研究越来越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而掌握这些技术有益于工作、学习效率的提升。对国家审计而言,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随着区块链的发展,国家审计主要依靠大数据来实现。在内部审计中,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内部审计人员除了要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及审计知识,还要学会大数据挖掘和信息整理,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的审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也开始向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过度,很多会计师事务所都开始设立IT涉及部门。

二、目前审计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之处

目前我国的审计人才培养并不一定能完全适应新环境的发展,面对发展环境的变化,只有认识到尚且不足的部分,我们的审计人才培养才能有适时的改进。

(一)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首先,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内容与实务脱节,教授的一些知识难以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就国际化审计而言,许多高校只设置了通识语言课程,而缺乏审计专业性的语言教学,在审计专业涉及外语的学习、工作中往往捉襟见肘。一些大学的审计专业会设置会计英语课程,但一般都是选修课程,且与审计学并不完全一致。其次,在当前大智移云的环境下,审计学与统计学、计算机等课程联系越来越紧密,但许多高校的审计人才培养往往是以审计学理论知识为主,较少涉及相关学科在审计学中的应用。再次,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目的、方法等有较大差异,而目前的审计教学主要以社会审计为主,使得审计人才的知识面有一定局限性。

(二)教育模式较为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审计专业教育模式以传统方式为主,教学中更为关注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略知识的实际应用。而课堂内容多为书面知识的传授、讲解,缺乏兴趣与动手能力,依靠简单记忆的书本知识难以灵活运用在实务中,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审计学习、工作中的运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传统的单一审计知识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环境下的审计人才需求。新环境下掌握复合知识、学科交叉成为高端人才的标准之一。审计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与实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三)实践环节较为薄弱

首先,在案例教学方面,虽然现今很多高校开设的案例教学带动了学生积极性与兴趣,但大部分案例以国内外较经典的案例为主,不太适应新环境下国际化、大智移云的背景,甚至一部分案例只要求学生对案例中的会计处理进行审计调整,这样只是培养了学生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达不到研究审计案例的目的。其次,从校内实训来看,大部分高校采购的审计软件是通过模拟仿真对一家被审计单位进行模拟审计,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审计模型和审计方法,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其针对对象也以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为主,缺乏对国家审计的模拟学习。而许多高校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的限制,没有专门的审计仿真虚拟实验室,难以开展综合的审计实务训练。再次,在校外实习方面,目前许多高校为审计专业学生搭建的校外实训基地多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但大部分实训学生往往以凭证抽查、Excel录入等简单重复的工作为主,校外审计实训的效果并不完全理想。

三、新环境下解决审计人才培养问题的措施

当今时代中国对外经济愈发紧密,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快速发展、运用,我们的高校应当立足新环境,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作出新的探索。

(一)设置多学科交融的教学内容

新环境下,审计人才不仅要掌握审计专业学科,还需要与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并依据需要开设审计专门外语课程。形成以教材为核心,围绕审计专业进行课程规划,将信息技术、语言课程、通识教育等内容与审计专业知识有机结合。首先,除了审计学、内部审计学、经济法等审计专业相关课程,高校应当融入财务管理建模、大数据基础、审计软件操作、会计信息化系统、数据查询操作、计算机审计、数据处理操作课程等,以应对新环境下对审计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其次,高校应当开展审计专业学生的语言需求分析,依据学生的语言需求开设审计专门语言课程,以应对当前新环境下对审计人才国际化的需求。

(二)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掌握理论知识,很难将其快速应用在审计工作中。所以高校在审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首先,高校应该进一步推动案例教学,以真实的、较新的审计案例,结合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其次,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新环境下,高校应当尽快建立大数据审计实践教学平台,融合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思维和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审计专业学生对新环境下审计工作的认知,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对数据的有效搜索、分析、处理能力。最后,高校应当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企业、政府等单位的人才合作培养,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组织的组织形式、审计实务等内容。

(三)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新环境下,对审计人才的新要求同样也是对教师队伍的要求。新环境下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或者国际化的审计人才,就需要一支懂得计算机、统计学等信息技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首先,学校应当在信息化、国际化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其次,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推动教师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调研、合作,内容可以与大数据审计、国际化审计相关。最后,高校可以邀请一批懂得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审计人才进入课堂,以课堂或者讲座的方式教授新环境下的审计实务要点。

(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高校的许多教师都有留学或对外交流的经历,高校应利用对外交流的资源,促进国际交流,定期开展学术研讨活动,推动国际化审计的研究,深化对国际审计的认知,拓宽视野,找寻审计创新的新途径,满足我国对国际化审计的需求,培养出符合新环境的国际化审计人才,也能提高我国审计专业学者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四、结语

在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和审计国际化趋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新环境下,审计工作的方法与模式正在发生革新,社会对国际化、复合型审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高校对审计人才的培养有适当的改变也是适时之举。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实施措施,对培养新环境下审计人才会有较大作用。审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以及国际化接轨,将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有极大的正向影响,也是高校及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审计人才培养中必须要坚持的方向。

猜你喜欢

审计学实务审计工作
汽车销售实务课程改革
关于《民法典》中不动产登记实务要求的新变化新思考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仓储绩效管理实务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审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