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风险隐患治理系统设计
2021-11-27熊姗姗郑博
熊姗姗 郑博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14)
0.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交通运输迅速增长,交通需求与交通设施供给、道路服务水平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类交通事故频繁,基本趋势是事故发生数和事故死亡人数逐年持续上升,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极其严峻,如何有效地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在此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的交通管理,使用效率科学的分析方法、挖掘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各种原因是合理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预防交通事故的关键。
1.需求分析
1.1 精准识别道路安全隐患
利用交通事故、交通违法等信息开展交通安全形势分析。对本地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区域、路段、时段、肇事车型、道路类型和驾驶人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发现道路风险隐患位置,并准确分析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和深层原因。
1.2 实现隐患治理的闭环管控
对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机动车数据、驾驶人数据、违法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工作机制,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将隐患信息报送各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业务处室实施整改和管控,及时消除隐患,整改后及时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达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目标。
2.系统架构
系统按照分层解耦的方式设计,共分为4层架构:(1)基础设施层。以保障系统运行环境为目的,建设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的硬件基础资源,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云平台等软件运行环境。(2)数据层。基于大数据平台,将六合一平台的人、车、事故、违法等数据,以及PGIS道路交通空间数据进行汇聚清洗、关联融合、存储管理,形成各类风险隐患主题库,作为分析研判的数据支撑。(3)分析层。建立事故多发点、事故多发段、事故成因、安全形势等分析研判模型,基于大数据技术,对风险隐患主题库数据进行综合研判,形成分析结果,用于指导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4)应用层。构建从排查、上报、审核、调查、整改、复核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的闭环管理流程。
3.功能设计
3.1 事故多发点段分析
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大致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道路安全检查,主要是指对现有道路进行全面排查,侧重于对已建道路开展以预防为主的事前检查;另一类是事故黑点鉴别,主要是鉴别出一段时间内现有道路上交通事故的数量或特征异常突出的点,侧重于对已建道路开展的以治理为主的事后检查[1]。
通过汇总近3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对事故多发点段进行分类:(1)一类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满足如下条件之一即可:近3年内,发生1起及以上一次死亡5人(含)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且事故的发生与道路因素有关的;近3年内,发生2起及以上一次死亡3人(含)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近3年内,发生6起以上死亡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存在特别严重安全隐患的其他事故多发点、段。(2)二类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满足如下条件之一即可:近3年内,发生1起一次死亡3~4人道路交通事故,且事故的发生与道路因素有关的;近3年内,发生3~5起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的;近3年内,发生6起以上致人伤亡的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其他事故多发点、段。(3)三类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满足如下条件之一即可:近3年内,发生1~2起死亡交通事故,且事故的发生与道路因素有关的;近3年内,发生3~5起致人伤亡的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存在安全隐患的其他事故多发点、段。
3.2 事故成因分析
(1)道路因素分析:把道路分为高速、国道、省道、城市道路和农村道路,分别统计这5类道路事故发生情况已经常见的几种事故原因。(2)人员因素分析:对事故当事人的年龄、职业、驾龄、准驾车型进行综合分析,统计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段、主要责任年龄段以及各种驾龄段发生事故的占比排名。(3)车辆因素分析:基于车辆类型和使用性质两大维度进行二次归类,对客车、货车、小车、面包车、摩托车以及电动自行车事故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各类车型的亡人事故占比、致死率、主责占比。(4)违法因素分析:对造成事故的违法行为进行分析,对高发的违法行为进行排名,统计致死率最高的违法行为,并对近期事故占比持续上升以及上升较为明显的违法行为进行识别。(5)环境因素分析:对事故发生时间和所在道路的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如天气、光照、坡度、转弯角度等,统计环境因素对事故发生的影响变化,对造成事故量上升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最终基于事故成因分析结果,指导开展相关的隐患治理整改工作。
3.3 安全形势分析
(1)总体情况概述:统计说明全市交通事故总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以及同比增长、下降幅度,重点概述亡人事故情况和较大事故情况。(2)事故特征分析:包含事故分析情况、道路类型分析、天气因素分析、车辆类型分析、事故形态分析和事故原因分析。(3)亡人事故分析:主要针对出现死亡的事故进行分析,对存在共性的违法行为、车辆类型等方面进行说明。(4)整治情况分析:对专项整治工作、隐患排查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并回顾上一周期整治情况与整治效果跟踪结果。
3.4 隐患治理
(1)隐患排查。1)日常排查:在日常执勤执法工作过程中,对急弯、陡坡、临崖、临水、长下坡等重点路段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严重缺失、损坏,以及群众或者其他部门反映的明显危及交通安全的道路安全隐患进行梳理和排查,并进行现场取证,形成日常道路安全隐患排查记录。2)专项排查:专项排查的目的是针对恶劣天气,如雨季等特殊天气情况,或者春节等节假日,组织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隐患排查[2]。针对专项排查发现的突出安全隐患问题,排查工作专项小组对道路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取证记录。(2)隐患上报。对于日常排查工作,可根据上报记录,生成待分析的排查工作报告。之后由隐患排查人员进行进一步核实分析,完成日常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报告。对于专项排查工作,由专项排查工作小组对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记录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最终的专项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报告。(3)隐患审核。发现隐患后需由所辖大队进行审核,对隐患内容进行确认,排除掉无效和不需要处理的隐患数据,可根据实际情况上报支队审核。(4)隐患调查。根据安全隐患排查报告,组织开展线下调查工作,核实了解安全隐患的具体情况,录入并上传调查报告。(5)整改意见。对隐患内容出具整改意见,生成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报送或抄告相关责任单位。采用多管齐下的整改策略,全方位地开展隐患治理工作。如改善道路不适当的道路线性规划,消除危险的道路线形工程设施;将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分开,将机动车辆与公路交通的一般环境中的行人分开;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增设交通信号灯、减速限速表盘等[3]。(6)隐患治理。与隐患治理部门保持沟通,跟踪整改情况,及时获取隐患治理的执行情况。当隐患治理玩抽,由责任单位反馈任务完成回执并登记整改结果,上传相关附件资料存档,记录经办人相关信息。(7)治理复核。对整改完成的隐患进行实地复查,通过现场拍照记录整改后的形态,确认隐患已排除,实现隐患排查全过程闭环处理。
4.结语
本方案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事故信息、事故原因、事故特征及分布特点等进行分析,开展道路交通事故易发风险评估,提早发现道路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并对暴露出的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意见,最终形成可控、闭环的隐患治理流程,确保城市道路安全水平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