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光胃镜及超声内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1-11-27葛存锦仝巧云郑世华周明东

巴楚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白光息肉胃镜

葛存锦 仝巧云 郑世华 周明东

(三峡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 三峡大学 消化疾病研究所, 湖北 宜昌 443003)

食管隆起性病变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多为偶然发现,随着内镜检查的普及和超声内镜技术的广泛开展,其诊断准确率大幅提高[1]。食管隆起表现为黏膜表面隆起性病变,可分为黏膜隆起、黏膜下隆起以及腔外压迫等情况。超声内镜可很好的显示食管壁各层结构,并根据病灶的回声,判断病变的性质和起源[2]。白光胃镜下可根据隆起的形态,预测病变的性质及起源。但超声内镜需在普通胃镜发现食管隆起性病变后再次检查,增加了患者痛苦及医疗负担,且超声内镜在基层医院的普及率不高[3]。本文对948例接受白光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的食管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比较白光胃镜及超声内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白光胃镜、超声胃镜诊断及治疗的食管隆起性病变患者948例,所有患者的食管隆起性病变均经病理证实。通过白光胃镜及超声内镜对病变性质进行检查及起源进行分析。

1.2 仪器设备

超声内镜选用Olympus M2000超声微探头(12、20 MHz),检查方法采用Olympus Q260J型胃镜附送水类型,人工辅助注水。

1.3 检查方法

白光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前均禁食、禁水6 h,取左侧卧位。白光胃镜按照标准胃镜检查方法观察、摄图。超声内镜检查前,清洗食管隆起性病变表面的黏液,经附送水管道注入蒸馏水,完全覆盖病灶,然后从活检孔道送入微探头超声内镜,留取超声内镜图像。

1.4 诊断标准

使用12 MHz或20 MHz的微探头超声内镜扫描,可根据回声情况将正常食管壁分为5层[4]:第一层高回声为黏膜浅层,第二层低回声为黏膜肌层,第三层高回声为黏膜下层,第四层低回声为固有肌层,第五层高回声为外膜层。息肉为来源于第一层的高回声结构;平滑肌瘤为来源于第二或第四层的低回声结果;囊肿为来源于第三层的低或无回声结果;脂肪瘤为来源于第三层的高回声结构;腔外压迫为来源于食管壁外的异常回声,食管壁各层回声正常。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948例食管隆起性病变患者,其中男性567例,女性381例,年龄范围为31~76岁(平均年龄57.4岁)。回顾性分析948例患者的最终病理诊断结果,食管息肉87例、食管平滑肌瘤428例、食管囊肿296例、食管脂肪瘤32例、食管外压迫105例。不同的食管隆起性病变的白光胃镜和超声内镜表现见图1。

2.2 白光胃镜与超声内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

白光胃镜与超声内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检出情况见表1。白光胃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65.61%(622/948),其中对食管息肉的诊断准确率为97.70%(85/87),对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准确率为63.32%(271/428),对食管囊肿的诊断准确率为52.03%(154/296),对食管脂肪瘤的诊断准确率为50.00%(16/32),对食管外压迫的诊断准确率为91.43%(96/105)。超声内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5.02%(806/948),其中对食管息肉的诊断准确率为98.85%(86/87),对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准确率为87.62%(375/428),对食管囊肿的诊断准确率为72.30%(214/296),对食管脂肪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0.63%(29/32),对食管外压迫的诊断准确率为97.14%(102/105)。白光胃镜和超声内镜对于食管息肉和食管外压迫的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与白光胃镜相比,超声内镜可明显提高食管平滑肌瘤、食管囊肿以及食管脂肪瘤的诊断准确率(均P<0.05)。

3 讨论

食管隆起性病变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多为偶然发现,内镜下常表现为正常黏膜处的局灶隆起,病变可来源于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或食管壁外。其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内镜下切除及观察随访等,外科手术切除创伤大,且不能保证食管的完整性、术后存在吻合口狭窄、食管瘘等风险[1]。内镜下切除具有创伤小、住院费用低、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被广大患者接受及认可[5]。但不同性质和起源的病变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其中,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病变可采用圈套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方式切除;固有肌层的病变可采用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的方式切除;食管外压迫则需外科手术或定期随访[1]。因此,对于食管隆起性病变的准确诊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内镜医师选择合适的切除方式,降低手术风险。

白光胃镜检查是发现食管隆起性病变的主要手段,根据隆起表面黏膜的光滑程度、颜色、隆起的形态,白光胃镜可对隆起的性质及起源做出初步诊断,但白光下无法对病变的全貌、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病灶质地做出诊断[3]。随着超声内镜检查技术的发展,微探头超声内镜被广泛应用于食管隆起性病变的术前诊断[4]。对于食管良性肿瘤,如果伴有临床症状,应考虑行手术切除;无症状的患者,应对肿瘤进行超声内镜扫描,根据超声内镜下表现,评估是否具有进展风险,超声内镜下的危险因素包括肿瘤边缘不光滑、表面破溃、内部回声不均,如合并危险因素,应考虑切除,如无危险因素,可进行间隔6~12个月的定期超声内镜随访[6-9]。

尽管超声内镜在三级甲等医院已广泛开展,但基层医院尚不完全具备超声内镜检查的设备及技术,而以白光胃镜检查为主。分析白光胃镜与超声内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具有重要意义[10]。本研究分析发现,白光胃镜对食管息肉和食管外压迫的诊断准确率高,与超声内镜相比无明显差异。我们认为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①食管息肉为黏膜层来源的病灶,隆起表面的黏膜多有水肿、糜烂,与食管正常黏膜不同,白光胃镜可对食管息肉做出较准确的诊断;②食管外病变压迫食管产生的隆起多为“缓坡”形隆起,与周围平坦的食管壁形成的弧度较小,故白光胃镜对食管外压迫的诊断准确率高。

与白光胃镜相比,超声内镜检查可明显提高食管平滑肌瘤、囊肿、脂肪瘤的诊断准确率。超声内镜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患者食管壁各层次的结构、病变的回声以及与周围邻近器官的关系,因此其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11,12]。平滑肌瘤、囊肿、脂肪瘤均为食管黏膜下隆起,隆起表面均为正常的食管黏膜,且隆起边缘与正常食管壁无锐利边界线,白光胃镜无法准确诊断隆起的性质和起源,但超声内镜可根据病变的回声、与正常食管壁的关系对隆起性病变做出准确诊断。

综上所述,白光胃镜可以对食管息肉和食管外压迫产生的隆起做出较准确的诊断。对于食管平滑肌瘤、囊肿、脂肪瘤产生的隆起,白光胃镜的诊断准确率较低,应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检查弥补白光胃镜的不足,提高对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白光息肉胃镜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贵州绥阳张喜山祠 :石文化经典之作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
她在那里歌舞升平
白光(选页)
白光在国际饭店撒花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