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器乐演奏在江西弋阳腔戏曲伴奏中的有效应用

2021-11-27刘佳罗羽涵

黄河之声 2021年20期
关键词:高腔曲牌锣鼓

刘佳 / 罗羽涵

一、弋阳腔概述研究

元末明初,传奇剧本代替了杂剧,成为戏曲的通称,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传奇作家与作品,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声腔剧种,其中,以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与昆山腔最为著名。弋阳腔是宋元南戏进入江西弋阳后与本地语言与民间音乐相结合,融入了北曲的一些特点而出现的。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弋阳腔与当地的民间音乐获得了较好的融合,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逐渐地占据了我国戏剧发展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有关史料记载,弋阳腔对中国戏剧的发展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不仅对江西周边乃至全国范围内40多个剧种有所影响以外,对京剧、川剧以及湘剧等大型戏剧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也让弋阳腔实至名归地成为了我国戏剧体系“南戏四大声腔”中的重要一员。弋阳腔为何能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弋阳腔自身就拥有十分优秀的特征,弋阳腔能稳住自己的特点,也能根据各个地区的优势给出具体的变化,进而构建新的唱腔。此类案例十分多,举例在弋阳腔从弋阳往乐平推广时,在乐平一带又出现了“乐平腔”;弋阳腔开始进入义乌后,还在本地构成了“义乌腔”;在弋阳腔往北方推广后,又最终成为了“京腔”。这说明,我国戏曲界的各种剧种均从弋阳腔中吸收到了一些经验,弋阳腔在我国戏剧发展活动中的地位是十分关键的。

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弋阳腔也已变为了曲目众多、影响较多的、典型的传统戏曲类型之一,且在2006年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弋阳腔不仅用简单易懂的手段来呈现百姓的现实生活,还在某种层面上以多元化的音乐方式来展现其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正因为如此,弋阳腔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就备受学术界的追捧,将近一个世纪以来与弋阳腔相关的分析获得了较多的成绩。尤其是这些年来,学者们都是以现代高腔分类为前提,结合古代文献,对弋阳腔历史、剧目与音乐等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出版了各种作品。必须承认的是,在这么多学者的付出下,弋阳腔分析获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与弋阳腔相关的分析中还具有许多应当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鲜有弋阳腔伴奏中的器乐艺术特征研究成果,这一问题已不利于对弋阳腔自己甚至是我国戏曲声腔的理解与深入分析。

二、弋阳腔传统锣鼓编制

锣鼓作为“文武场”(即戏曲乐队)的主导乐器,是戏曲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戏曲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基本构成要素,主导着戏演节奏,起到烘托人物、渲染情景的作用,并通过锣鼓点将“行当”、“四功”、“五法”等按一定章法、规则交织为一体。与其他剧种文场靠吹拉弹奏、武场靠锣鼓击打的模式所不同,弋阳腔文场、武场皆以锣鼓击节,不入管弦,人声干唱。历史上,高腔系统都是锣鼓干唱,人声帮和,其中包括弋阳腔、川剧高腔、浙东调腔等,现在这些高腔大都保持这个传统。弋阳腔作为高腔腔系的源头,派生出各地高腔支流,各地高腔也多以锣鼓伴奏、人声干唱为表演形制,这不仅确立了弋阳腔在创建高腔腔系及高腔表演特征的地位,也证实了弋阳腔锣鼓编制是高腔体系与其他腔系相区分的主要特征,是整个高腔文武场体系的初始精华。文武场既是弋阳腔内部结构的核心元素,又是其表演形态的一大特色,三五人各持打击乐器掌控全场,为表演伴奏,为演唱上启下接、跟腔渲染。而锣鼓编制产生的“徒歌”形式,情到深处自能“此处无声胜有声”。

三、弋阳腔中的跟腔锣鼓手法

一般来说,弋阳腔的演唱形式分为“唱”、“和”、“叹”三种。一种是一人发其声为“独唱”,众人发其声为“帮唱”,唱和之间为“滚白”,也就是“滚唱”。弋阳腔在滚唱时,因其“字多腔少,一泄而尽”和讲白一样,故成“滚白”。高腔的各种曲牌,都拥有两种形态各异的唱句,其中一种为“腔句”,另一种为“滚唱”。前者是拥有帮腔的唱句,后者仅仅是角色独唱,没有帮腔。每句“腔句”本身亦有所不同,有的先由角色独唱,然后再加入帮腔,有的则为唱句一开始帮腔便加入与角色同唱。由此可见,弋阳腔中的唱腔乐句,除了角色的“滚唱”是独唱之外,其它唱腔句都要加入“帮腔”。而弋阳腔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用笛、箫、琵琶、三弦这一类管弦乐器伴奏,却在演唱中加以人声帮腔,并以音响效果极为强烈的打击乐器加以衬托,这种伴奏所造成的气氛与歌唱相结合,就使得它高亢喧嚣的特点更为突出”。总而言之,弋阳腔最鲜明的两个特点是“帮腔”和唱腔中的“打击乐衬托”,也就是“跟腔锣鼓”。弋阳腔中的“跟腔锣鼓”指的是在唱腔过程中使用的锣鼓点,它起到“助节”、“衬托气氛”和“乐句之间”连接的作用,是构成弋阳腔音乐中的又一鲜明特点。它的基本用法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开腔前锣鼓点,弋阳腔因无“管弦”伴奏,无法通常使用的“前奏”开唱,它只能通过锣鼓点提示开腔的速度。第二种,补腔法,也就指的是在唱腔中用打击乐填补唱腔中的长音,常用“小韵锣”等锣鼓点补腔。

四、弋阳腔的器乐伴奏形式

一般而言,部分锣鼓采用的核心规则也能使用于一些高腔的分支内,即锣鼓的配合者需要帮而不是唱。弋阳腔的锣鼓伴奏也不例外,此类乐器由“鼓板”与“锣鼓”构成。前者是鼓与板,一般以谱字“大”当作鼓,“各”为板。锣鼓的代表性乐器有大锣、大钹、小锣、小钹,其分别对应“匡”、“七”、“台”、“次”。举例,在【驻云飞】的正体曲牌中采用的乐器有鼓、板与小锣(大锣只用1处)、小钹4件,帮腔锣鼓根据其应用的位置差异基本上能分为起腔锣鼓、帮前锣鼓、跟腔锣鼓、腔尾锣鼓、过腔锣鼓与结束锣鼓6种形式。

起腔锣鼓是用在曲牌的开始处,当唱腔还没有进入时,所使用的锣鼓伴奏形式,其句幅通常不长,基本上都是以鼓板伴奏,在即将完成时采用小锣,拥有引入与衬托的效果,预示着唱腔的开唱和人物的出现,能协助聚焦观众的注意力。帮前锣鼓是出现在帮腔的前2小节或3、4小节,即腔最初的一小部分,通过人声进行清唱,是在帮腔开始的前一些小节使用的锣鼓伴奏。一般以帮腔前2个小节最多见,节奏明快,气氛热闹。跟腔锣鼓也就是从帮腔起的情况下,采取锣鼓伴奏。此类锣鼓伴奏十分普遍,通常这种伴奏始终与整个帮腔一同出现,若产生了腔句句幅更长一些,就使用再次伴奏音型的方法,多次演奏,并维持到帮腔完成。因为剧情气氛存在差异,不是每种腔都一成不变地从开始就用锣鼓的,可能在中间位置或结束的一小部分才采取锣鼓协助。腔尾锣鼓即从腔的中部或尾部开始锣鼓帮腔,其锣鼓帮腔有两种安排措施,首先是在乐句的结束处,利用锣鼓伴奏,突然将气氛带起,并营造音乐的巅峰,发挥出先抑后扬的作用;第二种锣鼓的使用则没有衬托气氛的那种效果,而是身为结构价值上的效果,在句中能发挥出断句的作用,此类锣鼓伴奏需要的时间不长,偶尔只有两拍的时值或是四拍的时值。过腔锣鼓是在前后两个句子相接时,句间下锣鼓点,这种在前后句间拥有过渡意义的锣鼓,在【驻云飞】正体曲牌中的应用较少,只有3例,它们均使用在结构的第1、第2乐句间,重点包括两个领域的表达效果,第一拥有配合剧中人物登场动作的效果,让唱腔连接更自由,拥有过渡的效果;第二在句中拥有断句的结构价值,即以锣鼓敲击几次,就能使乐句结构变得更为明确。结束锣鼓就是曲牌完成位置的帮腔锣鼓,这些锣鼓基本上都使用了重复的方式,即把韵锣反复演奏,另一部分使用了组合方式,将小锣与小钹的演奏加以融合,然而在完成句最后的几个部分,通常都是使用“各大”等相关的锣鼓点收腔,反映了完成锣鼓收束全曲的性能效果,另外使完成锣鼓和开场锣鼓构建前后呼应,进而实现全曲结构全面、和谐一致的艺术效果。

【驻云飞】正体曲牌的帮腔位置,通常均是使用锣鼓,帮腔每次产生均离不开锣鼓的帮助。鼓板重点使用在腔句的开始位置,节奏相对稳定,时值相对更长,小锣、小钹使用在帮句的结束位置,节奏相对更快,时值相对不长。锣鼓在音乐中的效果重点反映在两个领域,首先是烘托与渲染剧烈的环境效果,其次是拥有结构方面的断句与终止的效果。虽然锣鼓的安排在详细的位置上具有一定的出入,然而在演奏手段上的出入较小,所应用的节奏原理总体相符,在对人物个性的塑造领域,不够浓郁,由于锣鼓使用的持续改变,眼下有的高腔分支就开始使用管弦伴腔,其中包括赣剧高腔、松阳高腔等就较多地使用胡琴、唢呐等管弦乐器,这是为了使音乐色彩更为多元,让人物形象更为形象、活泼。而弋阳腔【驻云飞】曲牌,以其自己的帮腔与滚唱形式,结合一些经典的锣鼓伴奏和淳朴的语言,被群众所青睐,充分地影响我国的各种声腔剧种,并展现出这支声腔的艺术活力。

结 语

在全球化和现代文明的强大冲击下,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弋阳腔器乐伴奏音乐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走到了无人传承、濒临消亡的地步。当下从“非遗”视角出发,对弋阳腔器乐伴奏音乐活态传承进行探索是有效措施之一,有利于深入弋阳腔器乐伴奏音乐的研究,有利于完善弋阳腔器乐伴奏音乐保护体系,有利于探索弋阳腔器乐伴奏音乐的现代价值,从而提升弋阳腔器乐伴奏音乐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目前国内对弋阳腔伴奏音乐的相关研究较少,而以“弋阳腔”为关键词在知网的进行粗略检索共得相关结果725条,其中关于弋阳腔曲牌文化及器乐伴奏的相关研究仅约占20%及10%。尤其是关于江西弋阳腔伴奏中的器乐研究,目前相关文献较少。而我国专家、学者对其它地区戏曲伴奏音乐已有深入的研究。并且有些通过戏曲曲牌音乐改编为优秀的器乐独奏曲。例如:笛子独奏曲《三五七》根据浙江婺剧曲牌改编而来。有些戏曲器乐伴奏已成为独特的器乐乐种,形成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例如:广东音乐、江南丝竹。

弋阳腔是在江西东北一带兴起的,为我国发展优秀的民间古典戏曲声腔,是我国高腔戏曲的始祖,拥有优秀的历史与文化意义。弋阳腔是江西最具有代表性的戏曲,自宋元时期发展以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具备自身独特之处,并对江西乃至全国的戏曲文化产生影响。弋阳腔作为我国古典戏剧的代表性唱腔,与其他宫腔不同,弋阳腔是从民间戏曲中兴起的,所体现的是广大百姓的现实生活,给其带来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心理体验,此类易了解、亲民的特征,让弋阳腔获得了百姓的青睐,且对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所以,为了进一步弘扬与发展弋阳腔,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对弋阳腔音乐的分析投入更高的热情,并重点关注和加强弋阳腔伴奏中的器乐艺术特征研究。■

猜你喜欢

高腔曲牌锣鼓
曲牌的传播与传承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常用曲牌新谱》出版座谈会”在本社举行
时代主题与传统文化的“高腔”
昆曲曲牌与昆笛演奏
岳西高腔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论高腔在川剧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缘由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常德高腔的发展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