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南万圣山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类型和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2021-11-27江能远廖德平张佰军

绿色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思南县思南乌江

江能远,廖德平,张佰军

(贵州省林业学校,贵州 贵阳 550201)

1 引言

思南万圣山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城东郊,森林公园地处东经108°15′08″~108°17′40″,北纬27°53′50″~27°57′18″,规划总面积为638.75 hm2,由万圣山和腾龙峡2大景区组成。森林覆盖率为82.3%,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森林公园主要游览区域经306省道距思南县城1 km,离城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适宜开展森林旅游活动,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旅游前景广阔[1,2]。

2 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类型概况

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并参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思南万圣山森林公园景观资源有5个资源类型,分别为地文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生物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3,4]。

2.1 地文景观资源

森林公园地文景观资源主要有以万圣山为代表的耸翠山峰,以腾龙峡为代表的峡谷景观,以千佛洞为代表的溶洞景观。

2.1.1 万圣山

位于思南县城乌江东岸,属于低山高台地地貌,其岭拔地而起,海拔多在800~920 m之间,最高海拔1012 m,高于思南县城500~600 m,台地之上,缓丘绵延,四周悬崖峭壁陡峻,岭下梯田层层,阡陌交错;岭上苍松翠柏,浓密蓊郁,鸟语不绝。登临高耸的万圣山瞭望塔,举目眺望,顿觉心旷神怡,尽可抒怀,但见山峦碧绿气势磅礴,看远山如黛,近山如屏,是游人观山下思南山城风光、乌江风光、田园风光及森林景观、朝晖、夕阳、云海、雾海等景观景色的好去处,同时也是森林公园开展休闲度假、森林避暑、森林沐浴、野营游憩、森林康养等活动的理想场所。

2.1.2 腾龙峡

为乌江峡谷景观,峡谷深切300 m余,两岸峭壁长达2000 m余,断崖峭壁对峙,巉岩峥嵘,奇石景观清淳古韵、形神兼备,其形如龙,其势如飞,因名“腾龙峡”。仰望崖端,蓝天白云,云气往来;俯视谷底,峡谷流水,深重凝碧。山体蜿蜒,崖壁之上色彩斑谰,颇有龙象,形态逼真,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2.1.3 千佛洞

属喀斯特溶洞。洞口高出乌江江面30 m余,洞深约3 km。洞内钟乳石形态各异,千姿百态,洞分三层,洞外有洞,洞上有洞。如今,畅游千佛洞过元宵成了思南县城的一种年俗,届时,成千上万游客涌入千佛洞,观江赏景,十分热闹。

2.2 水文景观资源

森林公园水文景观资源,主要有乌江风光和万圣山龙洞清泉。

2.2.1 乌江风光

乌江是长江上游最大支流、贵州省最大河流,乌江在思南境内属乌江中游,在森林公园腾龙峡区域内乌江河谷长2000 m余、深切300 m余,箱状峡谷紧束水流,气势磅礴,夹岸巨岭摩天,峭壁直立,风光迷人。游人站在高处远眺,奔腾的乌江河与乌江河上“腾龙峡”、桥梁景观、思南山城风光组合构成了一幅令人赞叹的奇观。

2.2.2 龙洞清泉

龙洞位于思南县城东乌江岸边的万圣山西南面山腰海拔500 m,为一天然岩洞,洞内清泉,四季不涸,分两股倾泻而下,注入乌江。

2.3 生物景观资源

2.3.1 森林景观资源

森林公园主要植被景观可分为马尾松林景观,马尾松+红叶枫香、复羽叶栾树、白花泡桐景观,白花泡桐+滇楸+香椿林景观,桃、李、梨等经济林景观,柏木林景观,芦苇景观,慈竹林景观等。

(1)马尾松林景观。是森林公园的主要森林景观类型,分布面积较大,平均树高约14 m,胸径16.5 cm,郁闭度0.8;最大植株树高24 m,胸径42.2 cm,枝下高12.0 m,冠幅5.5 m。马尾松林林相整齐,森林外貌终年为深绿色,季相变化不明显,偶有滇楸等阔叶树木点缀其间,既有较高的观赏性同时也能产生优美的声响,是较为理想的森林“声乐浴场”,听“林海涛声”是绝佳的境地,是开展森林野营、森林沐浴等活动的理想场所。

(2)马尾松+红叶枫香、复羽叶栾树、白花泡桐景观。马尾松林局部与红叶枫香、复羽叶栾树、白花泡桐混交,春有白花泡桐的花,夏有黄色的复羽叶栾树花,秋有复羽叶栾树红果和枫香的红叶与翠绿色的林海松涛交相辉映,形成景色和谐而又怡人的美景。该地段地形起伏较平缓,林地干净,是开展森林游憩理想之处。

(3)白花泡桐+滇楸+香椿林景观。该植被景观林相相对整齐,乔木林高15 m,胸径24 cm,树干高大挺拔,春天白花泡桐的花分布其间,增添了森林景色。

(4)桃、李、梨等经济林景观。该经济林均为盛产期,林相整齐一致,季相色彩变化明显,林相丰富,为园区增添了丰富的景观资源。春天桃花、李花、梨花竞相绽放,绚丽夺目,美景如画,游客前来观赏,享受美好春光;金秋时节,果实挂满枝头,硕果累累,游人来到果园,真是馋涎欲滴。

(5)柏木林景观。在森林公园广泛零星分布,林相单一,季相色彩变化不大,但在湿润地段,林下植物种类较丰富,藤本和喜钙的花卉较多,特别是黄荆灌丛、火棘灌丛、岩豆藤、龙须藤等丰富了植物景观资源。

(6)芦苇景观。在森林公园乌江两岸芦苇灌草丛生长良好,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芦苇沿着乌江河岸、河滩分布,时宽时窄,绵延数百米,错落有致,有较高观赏价值。

(7)慈竹林景观。在森林公园千佛洞景点沿游步道一带,高大挺拔的慈竹林形成了美丽的竹林景观,与乌江水体和两岸的喀斯特植被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峡谷风景,为森林公园增添了不同景观内容。

2.3.2 核桃古树景观

该株核桃古树分布在万圣山景区蚂蟥坪寨子房前,树龄约250年,胸径114 cm,树高22 m,枝下高3 m,冠幅为15 m×6 m。虽然其树干已经开始枯朽成孔,枝丫已有枯死现象,但仍然是果实累累,显示生机勃勃、生命盎然。

2.3.3 珍稀野生保护植物景观

森林公园内有保护木本植物南方红豆杉、楠木共37株。南方红豆杉主要零星分布在万圣山主峰万十屯至大岩口一带,在大坪组一带也有零星分布,根据初步调查统计有36株,树高1.5~8 m,胸径2~42 cm。楠木仅发现一株与核桃古树在同一个分布区内,楠木树高8 m,胸径18 cm,生长茂盛,树冠青翠浓密。

2.3.4 野生动物资源

初步查明,森林公园及周边区域分布有兽类7目9科17种,鸟类有10目22科44种。其中穿山甲、水獭、雀鹰、普通鵟、鹊鹞、红隼、红腹锦鸡、白鹭,共计8种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每当春暖花开时节,这里还是候鸟的停歇地和迁徙的必经之路,更为森林公园增添了景致。

2.4 天象景观资源

2.4.1 云雾景观

森林公园云雾景观以冬、春两季出现的时间较多,其中以雨后天晴之雾景较别致。每当此时,整个森林公园景物好象披上了飘渺的轻纱,登高远望,谷中清烟薄雾傍山,崖尖白云缭绕,远山近峦披纱缠云,若隐若现。身临其间,如至仙境,尤如画卷。

2.4.2 雪景、雨凇

森林公园雪景最佳时期是冬至至初春,雪期每年可达一个月左右,每当大雪纷飞之时,万圣山一带就会积雪覆盖、银装素裹,游客在森林公园会感受到北国冬天的韵味。同时,万圣山区域由于地势高耸,深冬气温常低于0℃,冷空气入侵,常常雾罩弥漫,低温绵雨,出现雨凇天气,形成了“千枝万树银花开,水洞悬檐银柱吊”的雨淞壮丽景观。

2.4.3 朝晖、夕阳

森林公园万圣山区域,每当旭日东升,朝霞映照,万物之灵在一片朝霞中苏醒之时,百鸟噪于林中,彩霞蔚为悬挂蓝天。当夕阳西下之时,落日熔金,天空红霞相映,极目远眺,饱览峰峦层林尽染之绚丽,观云海中奇峰涌动之雄奇,残阳似血的意境震撼心灵。

2.5 人文景观资源

森林公园处于思南县城郊,人文景观资源丰富。主要有:文物古迹、文学艺术、民族风情、建筑景观等。

2.5.1 文物古迹

(1)仁寿摩崖。位于思南县城东1 km的万圣山西端石壁上,岩高百余米。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府赵恒于岩正中题刻“仁寿”2字,字大罕见,每字高3 m,宽2.5 m,仁寿岩由此而得名。“仁寿秋高”景点为思南八景之一。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2)龙洞摩崖。位于思南县城东乌江岸边的万圣山。山腰有一天然岩洞,名为龙洞,洞内清泉,四季不涸,分两股倾泻而下,注入乌江。龙洞旁石壁上,有“山高水长”4个大篆字,每字长宽各0.6 m。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3)万圣山斗坤书院。明隆庆年间佥事周以鲁在思南府治万圣山顶建立。书院下临乌江,悬崖陡绝。山上方圆十数里,清新幽雅,实为潜学胜地。现只留下遗址。

2.5.2 文学艺术

与万圣山有关的古代文学主要有:万圣山(诗),何之润著;圣岭春耕(五律诗),冉中涵著;思南十景诗(诗集),安康著;思南八景诗,张清理著。

2.5.3 民间艺术

(1)民间戏剧。主要有:土家花灯(思南土家花灯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项目之一)、辰河戏(引进的地方剧种)、高台戏(地方剧种)、傩戏(地方剧种)。

(2)民间音乐。主要有:八音小曲(土家音乐)、打围鼓(也叫打响器、打溜子,土家传统打击乐)。

(3)民间舞蹈。主要有土家族传统舞蹈:马马灯、龙灯、采茶灯、狮子舞、摆手舞。

2.5.4 民俗风情

(1)土家族民族服饰。主要有土家服饰、女性服饰、男性服饰、童式服饰。

(2)民族节日。主要有六月六、七月半节、中秋节、吃刨汤肉、送灯、艾蒲浴。另外,还有印毛虫、听鸟语、玩草把龙、点月炮、捏粑粑人、倒挂艾蒲、游沙洲、照五更、嘘花、赛龙舟等节庆。

(3)民间工艺。主要有竹编、藤编、草编、花烛、印染、挑花、剪纸、雕刻等。

(4)风味小吃。主要有花甜粑、千层粉、米豆腐、松花皮蛋、野生百合粉、绿豆粉、糖麻圆、甜酱瓜、麻饼、腊肉、斑鸠丁豆腐、酸鱼等。

2.5.5 瞭望塔、长廊建筑景观

万圣山景区内的马峰槽和龙洞堡瞭望塔、长廊,基础设计为独立柱基,瞭望塔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三层,建筑面积117 m2,建筑总高19.2 m,其中2座瞭望塔占地面积为276.68 m2,龙洞堡长廊占地面积为85.68 m2,马蜂槽长廊占地面积为116.10 m2。是游人观光、休闲、避暑的理想场所。

3 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3.1 有利条件

3.1.1 交通便利

森林公园对外交通条件便利,思南县城区域杭瑞高速公路、思剑高速公路、203省道、306省道从森林公园边缘经过。利用高速公路在思南县的出口,作为周边城镇及思南县境外游客进入森林公园的主要通道。便捷的外部交通条件,对森林公园的发展十分有利,为森林公园提供了对外交通保障。

3.1.2 地理区位及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在地理区位优势上,思南县有“黔东首郡”“乌江之心”的美誉,历史上是乌江中下游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乌江黄金水道的重要客货集散地,东邻梵净山、铜仁、凤凰古城、张家界;南与泉都石阡相近;西靠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北顺乌江达重庆。

在旅游区位优势方面,思南是乌江山峡与梵净山的结合点,有着很好的旅游区位,思南县城位于乌江岸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旅游资源以县城为中心,沿乌江水系扩散,极具资源的独特性。思南是乌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乌江画廊”与长江三峡连接,向东可延伸至湘西,与凤凰、张家界形成大旅游的环境。

万圣山森林公园位于思南县城郊,森林公园主要游览区域经306省道距思南县城1km,交通、地理及旅游区位优势明显,森林公园可以十分方便地融入贵州东北部旅游网乃至于省内其它旅游网和邻近的省外重庆、湖南旅游网络中,为万圣山森林公园吸引和争取省内外客源提供了便利条件[1]。

3.1.3 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森林公园区域生态环境优美,有夏季凉爽,秋高气爽,春暖花香的得天独厚的小气候,这里森林气息浓郁,空气清新宜人,空气负离子含量高,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区域环境综合舒适度高。森林公园凉爽的气候具有区域独特性和影响力,实为理想的“天然氧吧”,游人进入森林公园会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森林公园组合推出的休闲、度假、游乐、避暑、康养、生态体验等旅游产品,符合现代生态旅游发展的需求和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欲望,对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成为思南县及其周边旅游市场的卖点,其开发利用市场前景广阔。

3.1.4 旅游后发优势明显

万圣山森林公园处于开发起步初期,资源保护较好,在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可有效规避早期开发经验不足带来的不利影响,可借鉴周边其它旅游景区特别是森林公园在开发建设中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在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及景观设计等方面将更新、更先进于其他早期开发景区[5]。

3.1.5 村民参与热情高

旅游是一个高度重视服务质量和心理感受的行业,特别需要高素质的公众和高水平的经营管理。思南县特别是森林公园内民风纯朴,人民向来以热情友好、乐于助人的态度对待来客。森林公园内及邻近的村民对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热情高,对旅游效益已达成共识,并有普遍的参与意识。这预示着当地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会得到较好的发展,村民显然能适应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变化。

3.1.6 地方政府及林业部门重视

为建设万圣山森林公园,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与带动作用,思南县政府、铜仁市林业局就万圣山森林公园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和提供了一定配套资金,为森林公园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政策保障。

3.2 不利因素及对策措施

3.2.1 建设资金短缺

森林旅游是一项投入大、效益较长的产业,资金短缺是制约森林公园发展的主要因素。万圣山森林公园在旅游发展中,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服务设施建设,景区景点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森林公园主管部门应采取引资、银行贷款等多种形式,筹措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所需资金,滚动发展[6]。

3.2.2 森林公园内基础服务设施薄弱

目前,森林公园万圣山景区虽已通车行道,但道路等级较低,为村级公路,景区内多数景点未通游步道,景点的出入性较差,与旅游业“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的要求和游客的愿望差距很大。另外,目前森林公园除了万圣山有6家简易的农家山庄和千佛洞简易开发外,基本上还是一个未开发的旅游景区,森林公园内的管理服务设施尚不完善,吃、住、游、购、娱等基础服务设施基本上处于空白,没有形成体系,旅游服务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是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森林公园管理部门应做好相关规划,建设和完善管理用房、游客接待中心和住宿、餐饮、娱乐、购物、医疗、导游标志等旅游服务设施及道路交通、防护工程、给排水工程等基础设施。

3.2.3 人才缺乏

通过对思南县旅游业现状分析,目前,旅游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特别是森林旅游方面的人才更为缺乏。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培训和引进旅游专业人才,以解决万圣山森林公园在开发建设和管理经营中所需要的相应人才。

3.2.4 土家族传统风貌变迁较大,区域旅游形象有待提升

思南县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整体风貌变迁较大,汉化较明显。部分人文旅游资源景观完整性较差,破损现象较严重,有形民族景观符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有效保护,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大型旅游吸引物相对较少,旅游资源特色主题形象尚不鲜明。

土家族文化是思南县、也是万圣山森林公园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应加强土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根据森林公园开展旅游的特点,恢复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应分门别类地对土家族风俗习惯、节日活动、歌舞、史诗、故事、传说等土家族文化进行整理。同时可选择森林公园内的大坪、皮家湾民族村寨作为旅游典型示范村寨,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对寨容寨貌进行整治,改善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开展“森林人家”旅游,让游客在“森林人家”真正感受到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进而也促进森林公园内农村居民的经济发展。

4 结语

万圣山森林公园景观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有地文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生物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有交通便利、地理区位及旅游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美、旅游后发优势明显等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建设资金短缺、森林公园内基础服务设施薄弱、人才缺乏等不利因素。森林公园在开发利用中,应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结合森林公园特点,按照新发展理念,走独具特色的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使森林公园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健康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思南县思南乌江
又见乌江
思南公馆购物节期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行吟乌江
全家总动员上学去
一间市民书房,一座全民阅读灯塔
吊乌江
铜仁市工关委到思南调研
思南县蔬菜育苗现状与前景分析
乌江,乌江
思南县思林乡辣椒栽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