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涛:拓宽致富道路成就村民“脱贫梦”
2021-11-27张涵韵
本刊记者 张涵韵
人物简介
刘海涛,吉林省图们市石岘镇合鑫农民协会会长,图们市石岘镇河北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现任延边州图们市石岘镇党委委员。2012 年被吉林省委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2015 年5 月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8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坚持造福于民 引领全村脱贫致富
2007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刘海涛正准备返乡创业,偶然听说图们市石岘镇地理环境好、林地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种植食用菌。多年的打工经历让他感到食用菌种植行业商机潜力巨大。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经验不足、缺乏技术、不了解市场等原因,刘海涛种植的食用菌一直没有盈利,很多人都劝他改行,但他却坚信南方能发展起来的食用菌产业在北方也一定能做起来。
2007 年1 月,刘海涛在图们市科协的帮助下组建了图们市石岘镇合鑫农民协会,并当选会长。
2008 年,刘海涛联合当地5 户村民成立了图们市石岘镇合鑫农民专业合作社,潜心研究种植技术,开始研发市场前景好的杏鲍菇。经过努力,第一批杏鲍菇种植成功,并在延边州打开市场销路,合作社经济效益连年攀升,资产由最初的100 多万元增值到近800万元。
种植杏鲍菇获得成功后,刘海涛把镇上的部分下岗工人招到自己的合作社,教他们食用菌种植技术,以此拓宽致富道路,成就他们的“脱贫梦”。
突出产业脱贫 扶贫项目增收明显
刘海涛认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是产业发展。于是他结合河北村地域特点和产业基础,为返乡人员搭建创业平台,降低创业成本、减少创业风险,同时为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实现“输血为造血”功能,采用了“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
自2016年脱贫攻坚开始到2019年,刘海涛累计上缴扶贫分红收益90多万元,带动6个村178户281名贫困人口成功脱贫;2018年为了增加基地产品附加值,开拓产品销售渠道,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合鑫农民协会筹资230余万元建立了木耳加工扶贫车间,开发了15克到500克6个规格木耳包装产品,使木耳产品附加值增加30%,产品销往浙江、广东、河南等地,2019年基地的白玉木耳成功销往日本市场。加工车间聘用产业工人18人,其中贫困户11人,通过务工劳动,11名贫困户年增收达6 000元以上,通过产业发展,河北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3 000多元提高到2019年的13 000元以上。
产业收入不均分 乡村振兴无缝对接
“怎样才能做到精准分配”是刘海涛不断思考的问题。在经过反复的商讨后,他决定制订“按户到人”精准分配法,结合实际、与时俱进,上合政策、下符民情。
“扶贫先扶志,”刘海涛说,“自2017年开始,我们就以贫困户党员为核心,成立了扶贫扶志委员会,并制定了系统的分配制度,即产业收入不均分,鼓励‘劳有所得,多劳多得’。”
而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无缝对接,就必须紧盯产业转型。
刘海涛的脚步从未停止。在充分发挥传统优势扶贫产业带动作用的基础上,实现了以田园综合体为龙头的特色旅游产业集群稳步推进,通过打造集民俗民宿、田园风光、采摘垂钓、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新农村,全部投身项目建设之中,预计可收入100万元以上。
在刘海涛的带领下,合作社村民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通过5 年的时间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利用产业兴旺,成功实现脱贫摘帽,通过壮大合作社收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达成共同发展、全民小康的目标。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