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互联网+”下高职图书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路径研究
2021-11-27石倩天津职业大学
文/石倩(天津职业大学)
一、“互联网+”下高职图书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新特点
图书馆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的教育和信息服务载体,是校园文化与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有其独特的优势,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落实意义重大。新时代,现代化信息手段与自媒体的传播和发展,学生在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接受信息更加多元的同时也受大数据推送的影响更加局限,如何让学生在碎片化、多元化的信息中汲取积极向上的思想能量是培养综合素质大国工匠的重要环节。新时代,高职图书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也呈现出新特点与新问题,在契机与挑战并存的同时进一步分析其特征很有必要。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存
教育职能历来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新《规程》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高职图书馆作为校园基础设施与培养学生思想的重要场地,其思想政治教育就有明显优势。与思想政治教育课或其他职能部门发挥作用不同,潜移默化的隐性特征是其主要特点。
高职图书馆从硬件设施上来看窗明几净、整齐有序,先进自动化管理手段,给学生庄严肃穆的感觉,大厅、走廊里伟人照片、经常会有各类伟人学者的名言警句,可以时刻教育学生。从软件设施来看图书馆经常举办各类报告会、研讨会等也营造出安静肃穆的文化氛围。同时馆藏图书让学生汲取知识的同时也具有学习的动力。
高职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特点表现在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利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图书馆主要采用创设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景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不自觉地得到教育和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无形而有力的影响[1]。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图书馆的职能不断丰富,其隐性教育性的特征也表现得更加突出。“互联网+”时代创造的新环境,改变学生生活学习与思维方式的同时拓宽了其获得知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渠道,也为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条件。新时代学生个性化特征表现越加明显,高职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更加体现在其利用自身服务性能与学生广泛接触和思想互动、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的变化,能直观地掌握学生内心状态,从而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开展思想政治职能教育、充分发挥学术性的特征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其他有关从业人员不断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规律和特征,对于学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具有显著作用。
(二)主动选择与被动接纳并存
高职学生为完成学业任务与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会主动走进图书馆,运用各类平台、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时仍然会主动走进图书馆,选择相应的图书进行阅览。即使是学生仅浏览与自身专业相关的书籍,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依然可以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高职院校书籍经过严格的把关,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图书馆作为相对开放自由的学习场所,对于学生而言,不像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活动有固定的模式任务与培养方式。学生的一切行为是自身意愿与行为的结果,而非图书馆主动教育的呈现,所以呈现出主动选择的特性。
除此之外,高职图书馆以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为基本职能,相对学生读者而言,是处于被选择对象的地位[2]。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主要是依靠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利用创设浓厚的人文环境,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选择信息,影响大学生读者政治思想素质的养成和行为选择,从图书馆视角看,具有被动选择性的特点[3]。因主体不同,高职院校图书馆呈现出主动选择与被动接纳的特点。
二、“互联网+”下高职图书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新特点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新时代高职图书馆有其自身优势的同时还面临着其他的问题。如思政教育内容不系统、思政教育手段不先进、思政教育功能不到位等特征。
(一)思政教育内容不系统
高职图书馆作为被查阅和传递知识的工具,多数情况下忽视了其“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教育功能反映在思政教育上常常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够系统,具体表现在如思政文献信息资源整合不够、与学校的思政教育体系融合度不高、思政教育显性与隐性教育结合度不高等方面。许多高职图书馆在工作中将日常事务和文献管理作为其根本职责,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即使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政教育活动,也没有充分发挥师生参与力量,造成了走过场、重形式、活动内容无体系等问题,没有系统的培训体系、思政教育内容体系成为图书馆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很大掣肘。
(二)思政教育手段不先进
在“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化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以及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很多图书馆的思政教育形式还没有进行时代转变,“互联网+”与思政教育结合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图书馆运用网络技术拓宽资源载体、补充馆藏资源,准确、有效、及时地实现资源载体的有效拓展,提供具有特色的网络资源服务势在必行。但实际情况往往是高职图书馆自身网络资源建设欠缺,更不能发挥优势配合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能力不强。没有运用学生喜闻乐见、易接受的方式传达思政教育理念,前沿性、便捷性、互动性、沉浸式的网络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是高职院校中涉及智能化类专业,更应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使图书馆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思政教育功能不到位
高职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素质、道德水平、文化素养。然而,许多高职图书馆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性。认为思政教育只与思政课、辅导员或其他学校职能部门有关,很少有人想到图书馆;固化主要职责是为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服务,而思政教育功能往往被忽视或被边缘化[3]。正相反。我们应该看到,高职图书馆虽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部门,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从自身基础工作中延伸出的特殊功能,在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部门开展的工作或活动中得以彰显[5]。总之,高职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影响。
三、“互联网+”下提升高职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路径选择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不仅受外部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受图书馆人(读者和馆员)、物(馆藏文献资源)以及中间媒介(硬件、软件设备等)等自身条件的影响[4]。本文基于对新时代,新背景下高职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分析发现其新特点与新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出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路径选择。
(一)强意识 重责任
立德树人本身就是高校应承担的责任与任务,也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秉持的育人理念。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增强自身“立德树人”责任意识尤为重要。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高校图书馆不应将自身功能边缘化,要主动投入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系统中,充分挖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潜能,将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有机结合,达到“三全育人”的目的。
从图书馆工作人员角度出发,首先要明确自身是教育工作者,有肩负学生思想教育的职责,工作中也要关心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高馆员思政课程意识,坚定政治立场,在深入挖掘,提炼各门学科所蕴含承载的德育元素和功能时,能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政热点,做出准确判断,提升创新服务理念,快速摸清思政课建设中图书馆相关资源情况,更好发挥图书馆的思政功能。其次,图书馆作为职能部门对于提供的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读物要严格把关,优质的同时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把教育职能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图书馆的职能中去。用最新最优质的馆藏资源为学生带去思想政治的洗礼。再次,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参与主动性有待提高,利用场地资源与图书资源开展具有针对性地思想品德活动。当今时代,各个高校对于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愈发重视,图书馆具备举办高品质活动的设施与场地,组织丰富的学生活动,主动把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去思考、策划、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势在必行。
总之,图书馆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不强,将直接影响图书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过程的落实。如果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意识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
(二)整资源 促合力
图书馆在发挥思政职能时,往往单线作战,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作为高校教育与传播媒介,其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要有“大思政”理念。广泛调动全员参与育人工作,从新生入学抓起,直至毕业生离校均应发挥育人作用。建立从“新生入馆教育”到“毕业生离校教育”,学校思政课一般从校党委及职能部门出发,学院党委院系分管领导、职能教师和辅导员主要发力,图书馆与各部门的配合不够主动,即使有一定的配合和合作,也是出于工作需要偶尔为之,没有建立健全长期的工作体制。使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工部门及团委系统、思政教师教学等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统一组织起来,实现信息交流互鉴共享资源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图书馆完全可以发挥自身优势,联合校外资源,进行社会服务。校外革命基地、红色教育场所资源与图书馆资源相结合,实现共同育人作用。当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持续推进,也为图书馆发挥作用提供了另一个平台,教师在社区服务宣讲时可以结合社区特色,建立红色书籍共享。总之,将学校各部门、教师、社会资源合理整合,促进各方合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渗透到各个方面,实现教育的最大实效很有必要。
(三)依载体 拓途径
当前我国已进入5G商用时代,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高校图书馆依托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进工作手段,拓展资源载体,发挥网络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不断扩充资源载体,更应用网络资源提供具有特色的优质资源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建设特色数据库、学科导航、信息门户等方式,加强自身网络资源建设。在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的同时要主动配合其他职能部门发挥思政政治工作。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新形势,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互联网平台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在发挥图书搜索引擎的职能时可以专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数据库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导航的方式,为学校专职部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具有前沿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的网络信息资源。“互联网+”时代,网络是大学生传播、交流信息最易接受的教育平台。图书馆应抓住有利时机,把握网络教育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立网络交互对话系统,及时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网站小视频等客户端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引领。依据“互联网+”的背景,实现思政教育的途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