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2021-11-27肖红芸

山西青年 2021年11期
关键词:微课动作中职

肖红芸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溧阳 213300)

教育领域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撑下,获得了较高的教学成效与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大多中职院校的体育学科,具体教学环节仍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因时间与空间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教学成效不理想。现阶段,信息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更加丰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而,中职体育教学需要结合职业特征,采取针对性教学模式,通过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学生体育训练与职业技能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中职生的现状分析

大多中职阶段的学生年龄都在15-18岁左右,正处于敏感的青春期,中职学生在此阶段正在步入成熟化,此类成熟仅为身体、观念、心态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也是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

目前多数中职院校不具备稳固的生源,还有很多学生源自农村,父母很少有空闲时间,家长也很少和孩子进行交流,在孩子成长中更多地在物质需求方面给予孩子满足,并未对孩子心理加强关注。因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不足,造成很多中职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此外,多数中职生因为初中学习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中只能选择进入中职院校,这就让中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较低。有些中职院校为了实现扩大生源,录取上采取零门槛原则,导致中职院校内部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整体不高。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基于我国基本国情而言,如今信息化教学模式从小学开始就是基本起点,伴随学生年龄的逐渐增长,学习程度的不断升高与实际需求。在中职体育学科的教学中,针对无法通过肢体进行表达的动作可通过信息化教学方法来演示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使体育方法与动作在学生面前清晰呈现,教师在原先展示中,会重复多次演示比较复杂的体育动作,而通过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详细分解难度较大的动作,促进学生的不解得到满足。学生能更清晰地理解高难度体育运动,从而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在基础有限的体育知识中能够对更多体育知识与内容所具备的学习意义深入理解,此种教学方法才有利于学生具体学习意义的全面提升,并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出来,从而最大化提高学生思维空间及体育综合素质。

三、目前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素质有待提升,信息意识不强

基于中职院校来说,大多体育学科的教师并不了解信息化教学模式,大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仅对训练技巧和专业知识给予关注,对于信息技术也尚不了解,很多教师甚至对制作PPT课件等缺乏了解,何谈融合体育教学及微课视频等[2]。另外,在传统教育手段的恶劣影响之下,有些教师不愿耗费时间和精力对新型教学模式及更多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所以,在一定层次上,对融合体育教学和信息化技术造成阻碍。

(二)信息化的投入程度少,资源不足

因中职院校体育学科有效教学资源的缺乏,且并未重视体育课程,甚至压缩体育课时。所以,相较体育课程和其他类专业课程,未得到足够重视,体育设备及设施的投入不多,在硬件条件的约束下,无法提升体育学科的信息化效果。

(三)学生缺乏较强的意识,增加推广难度

中职院校的学生因长期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意识中以为体育课程和升学甚至于专业成绩之间的联系并不多,以至于并未将过多精力投入体育教学之中,且无法提起对体育学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兴趣,造成体育信息化教学模式无法实现有效发展[3]。

四、基于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通过对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运用,调动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为了将中职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必须有效融合信息化教学模式和体育课程内容。比如说,合理融合听觉和视觉信息,让学生探索欲增强,在教学中实现主动参与,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终极教育目标。如体育老师在讲述“篮球体前变向运动”时,可以先将学生带进计算机教室中,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以视频形式将与本节课程有关的知识和动作技巧为学生播放,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掌握动作的要领,并通过感官和听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4]。在这一流程中,老师可以利用视频或是图片形式,慢放一系列体育动作,使学生对体育动作技能切实掌握的同时,可以有效完成体育动作,并在其的辅助下,对学生的篮球体前变向运动实现有效训练。学生在对动作技巧深入掌握的条件下,老师可以将学生带到训练场,使学生模仿老师刚刚讲述的内容,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实现更好的运用,在这项环节中,教师需要及时指正训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此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准确训练提供保障。通过融合信息化技术,可以变体育知识为有趣化、生动化,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并在体育课的学习中积极参与,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二)通过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微课视频的有效制作

在如今的中职体育课程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并不是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完全取代,而是将信息化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融合起来,以直观化、形象化的信息教学模式,使枯燥的体育教学更具丰富化;而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师生互动和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所以,结合信息化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提高教学模式的丰富性,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学效率。目前教育领域中正在对微课普及运用,并且效果卓著。所以,体育学科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微课视频。首先,在上课准备阶段,对微课优势给予关注,合适的教学时间为15min左右,最短的视频也不能短于30s。一般微课能够将单一知识点制作成视听内容,从而彰显学生在课堂上学过的重难点知识,而后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分解体育动作或者知识内容,保证在微课视频的帮助下,使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教学要领和重点迅速掌握。其次,在实践教学中,微课视频可在线上实施,并在弹幕、评论、作业等区域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在具体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为学生播放微视频,针对性开展体育训练,对课程中不了解的内容需通过重复观看视频,才能对专业知识和训练技巧实现有效掌握与理解。通过运用微课视频,可以辅助学生将体育重难点内容有效突破,确定训练要领与动作,从而将学生的体育技能充分呈现[5]。

(三)通过对体育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实现学生的在线交流互动

基于中职体育课程而言,体育学科的施教者需通过建设网络交互平台,给学生交流体育学习心得与体会体育运动夯实基础。首先,教师需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交互平台的构建。而后在此类平台上为学生进行趣味性体育新闻、运动发展方向以及资料的定期推送。学生能按照本身兴趣爱好,主动对体育资料进行阅读,使本身对体育运动加深理解与掌握。同时,学生可以紧扣体育方面的新闻沟通交流,并将自身见解充分发表。并紧扣某个体育运动实施讨论与交流,从而有效传递和共享体育学科的学习资源。例如,学生可以利用讨论“如何提升篮球的成功投篮率”,巩固体育知识,并得到新型发展,从而保障学生体育素质的进一步增强。

(四)通过信息化教学评价系统的构建,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体育学科教师在训练学生体育动作的过程中,需要对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给予关注,利用激励语言和信息化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自信提升,并对体育技巧充分掌握。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将学生训练体育运动录制成视频的方式,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指导学生对自己在同一运动中做出的表现进行观察,对本身运动中的不足情况进行考虑与分析,方便在后续体育训练中,针对弱化环节实施针对性锻炼。教师为确保提高评价效率,可将信息化方法作为主要载体,并进行电子化成长档案的建设,记录学生在不同阶段体育运动的具体表现,以此来跟踪评价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同时还要确保评价所得数据的客观性及真实性,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有效评价,有效创新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在促进学生学习体育兴趣有效提升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6]。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的深入改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更多行业之中,且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实现有效渗透。而有效融合信息手段和中职院校体育学科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的压力及备课工作量进一步减少的同时,可以让使用课件的概率有效增强,并以直观形式辅助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理论知识及动作要点深入掌握,保证学生体育实践力提升。另外,融合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体育知识得到有效拓展,可以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大幅度培养,并促进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创造高效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主动参与,实现教学效果的进一步强化,使中职生养成终身的体育习惯,从而为以后合理步入工作岗位夯实稳固的身体素质保障。

猜你喜欢

微课动作中职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