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安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问题及建议

2021-11-27王礼伟石亚运蒋守华

养猪 2021年5期
关键词:粪污资源化废弃物

王礼伟,陈 成,石亚运,蒋守华,周 刚,曹 利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淮安 223000;2.清江浦区和平畜牧兽医服务站,江苏 淮安 223009;3.淮阴区丁集镇畜牧兽医服务站,江苏 淮安 223304;4.淮安市农业农村局,江苏 淮安 22300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资源及环境矛盾日益尖锐,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在农业生产环节中的具体应用,是一种集约化的增长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内容[1-2]。近年来,淮安市畜牧产业蓬勃发展,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本文通过调研淮安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的现状,进而论述存在的问题,希望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和建议,促进地方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1 淮安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现状

1.1 淮安市畜禽粪污产生情况

2018年淮安市畜牧业坚持以提质量与优环境并重的总体思路,以畜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保生态、稳产能、提水平、增效益,产业稳中向好。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市纳入统计范围的1 307个规模养殖场,其大中型规模养殖场574个;经过县级农业、环保等部门治理检查认定规模养殖场为1 194个,其大中型规模养殖场563个,全市年出栏生猪180.06万头、家禽6 664.97万只、肉羊20.11万只。根据《农业技术经济手册》畜禽排污系数测算,全市生猪粪便年产生量71.69万吨、尿液产生量118.23万吨;家禽粪便年产生量167.92万吨;肉羊粪便年产生量19.07万吨。而随着河南牧原、广东温氏、江西双胞胎等大型龙头养殖企业在淮安投资布局,预计项目建成后,全市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70%以上。然而,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资本进入,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满足地方政府畜禽肉品稳产保供前提下,无疑也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压力,畜禽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3]。

1.2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

在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面,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保供给与优环境并重的总体思路,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治理重点,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为主要利用路径,以肥料化和能源化为主要利用方向,强化责任落实,完善扶持政策,严格执法监管,全面推进淮安畜牧业绿色发展。2018年,通过制定出台《淮安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淮政办(2018)60号],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等重点指标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

利用工作机制、政策落实等重点工作纳入考核体系。根据各县区上报数据统计分析,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7.34%,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1.35%,其中,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8.08%。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88.9%。

1.2.1 构建畜禽养殖废弃物集中处理网络 利用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重点推进淮阴区、涟水县和盱眙县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转化和利用网络体系。探索建立受益者付费、第三方处理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合理收益的运行机制。结合兽医购买服务,组建以村级防疫员为主的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组织,建成专业化服务体系,逐步解决小散户畜禽养殖粪污处理难题。淮阴区针对中小规模养殖户粪污处理难题,引入第三方社会服务企业—国峰清源粪污处理中心进行粪污的统一收集、运输及处理,该公司采用欧洲先进的湿式厌氧发酵技术,回收利用畜禽粪污、秸秆、病死畜禽等农业废弃物,用于生产生物天然气、有机肥、水肥等。在制度层面,金湖县通过机制体制改革进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服务和监管,县农业农村局垂管乡镇畜牧兽医系统,10个乡镇兽医站改制成为3个中心畜牧兽医站,并肩负动物卫生监督职责,各个中心畜牧兽医站具体负责对应片区畜禽养殖、养殖废弃物和病死畜禽的集中处理工作,同时与中华保险进行理赔合作,形成“政府+保险公司+养殖户”的运行格局,立体构建畜禽养殖废弃物集中处理的网络。

1.2.2 分类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行分类指导,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利用采取一场一策。大型养殖场主要采取种养结合再利用、畜-沼-菜(藕)、猪-沼-稻、清洁回用无外排模式、粪污干湿分离、有机肥堆肥制作、干粪养殖蚯蚓模式等;中型养殖场主要采取种养结合再利用和发酵床养殖模式、尿泡粪、刮粪板工艺等;小散养户实行集中处理协作消纳模式、就近还田或田间蓄粪模式等。重点推广猪场粪便外置发酵床技术,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市400个猪场已建成粪便外置发酵床,面积达4.5万米2左右;建设各类沼气工程473处,总容积9.96万米3,其中2018年以来新建规模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5处。

1.2.3 出台市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扶持政策 制定《关于整市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意见》,重点支持建设完善畜禽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体系,重点扶持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规模化养殖场种养循环产业园和畜禽粪污社会化服务组织。2018年对创建的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给予10万元和2万元奖励,全年共计奖补210.2万元。并统筹198万元,主要用于粪污处理中心补助、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奖补等。同时,落实各项中央、省级资金。非畜牧大县结合县区养殖分布、规模结构,合理规划,科学编制畜禽粪污整县推进方案,使用省级畜禽污染治理奖补资金744万元,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资金1 111万元。

1.2.4 强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 政府通过建立严格的畜禽养殖环境准入制度,对畜禽规模养殖相关规划依法依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2018年对15个畜禽养殖项目的环评报告书进行审批。完善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制度,对畜禽粪污处理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实施畜禽规模养殖场分类管理,引导小散养殖场户开展技术改造,实行畜禽粪污就地利用或集中处理。全市共查处涉及应当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而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配套设施运行不正常等环境违法行为共43件。

根据PT中所得到的位置和距离信息,按照第1.3节中的方法,得到每个区域内点,以每个区域内点到原点(目标船)距离为指标,将距离分为若干区间,分别统计各个区间内出现的频次和频率。将每个区间中点值作为该区间的值,以频率近似替代样本概率。假设目标船到周围最近船舶的距离分布是连续的,利用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CFtool对区间上系列点及其概率进行拟合,即可得到每个区域内目标船到周围船舶的距离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f(D)。

2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2.1 畜禽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环境压力增大

受到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和生猪稳产保供压力,淮安市各级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产业,规模化畜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与传统养殖方式有着较大的区别,一旦现代化的处理工艺、能力与实际应用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处理畜禽养殖过程中的废弃物,将直接造成面源污染,对人类生活、畜禽生产和社会环境产生严重不良影响[4]。据本次调查现状结果,淮安市全年招引的生猪养殖上市公司设计规模均为单体母猪万头以上,预计项目建成年出栏将增加130万头,无疑增加了地方土壤、大气及水源的环保压力。对于中小养殖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环保等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在市场价格高位时,无序扩张,进一步增大了环保治理的压力[5]。

2.2 粪污资源化利用缺乏技术创新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关键依靠创新,目前我国畜牧业环保技术研发水平滞后,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从原理、设备、人员均有待加强。如在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之前,为了考虑经济成本,所有调研养殖场均未对粪便进行除臭脱硫预处理,现阶段尚未有成熟廉价快捷的工艺手段解决这一问题。

2.3 畜禽粪污就地还田或集中处理存在堵点

肥料化是粪污的主要利用方向,有机肥对于改良土壤、提高肥力、提升作物品质具有积极作用,用于蔬菜、水果、茶叶经济效益较高,但用于水稻、小麦的大田作物经济效益不高,农民往往选择施用方便、速效和高产的化肥,而忽视畜禽粪污的直接还田处理。一般大型规模养殖场自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自行处理利用,但更多的小规模和非规模养殖场,由于受限于资金、场地,更需要依赖社会化服务体系[6]。目前,全市粪污收集处理网络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可提供集中处理服务的社会化组织数量少、覆盖范围有限。同时,在养殖密集区可用建设用地稀缺、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环评标准高、选址周边群众不支持等原因导致粪污集中收集处理中心存在落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粪污处理体系和社会化组织的发展[7]。

2.4 基层工作人员不足,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虽然国家在2002年起已经制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粪污治理的标准、法规,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由于畜牧养殖企业、散户存在点多、面广、分散的特点,农业部门的基层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人员调动、流动性大、身兼数职、人员知识老化等因素,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养殖场的动态;环保部门更多因为环境评估、项目验收、他人举报等情况开展执法监督,无法及时对粪污治理不达标、偷排乱排等现象进行监管和处罚,造成了企业大胆冒险违法的从众心理。

3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3.1 科学系统地做好项目顶层设计

地方政府针对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需要科学的部署规划,要做好牵头实施、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和督查调度相关工作,可以将农业、环保、水电、安全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投资企业、地方群众共同建立专项的工作推进小组,形成具体的部门设置,明确职责分工,设立项目的规划组、推进组、督导检查组,各司其职。根据企业编制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为项目实施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保证项目顺利有序开展[8]。

3.2 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模式的配置效率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需要完善配套的服务设施,除了企业自身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外,还要继续完善粪污公共设施的建设。政府要加大废弃物集中处理网络的建立,搭建规模养殖户与社会第三方粪污资源化利用企业之间沟通的纽带,积极引导养殖户进行粪污的集中处理。企业也要及时高效地周转养殖户定期排出的粪污,提高养殖户的补贴,形成良性循环[9]。同时,地方政府要积极推动畜-沼-菜(藕)、猪-沼-稻、猪-沼-果等循环农业模式,实现粪污资源的就地消纳,变废为宝;积极鼓励引导规模猪场利用有机肥堆肥制作工艺进行粪污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延长养殖产业链,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政府要根据养殖企业周边种植土地的配套,继续加大对粪污沼气发酵工程的投入,形成沼气发电、沼液灌溉、沼渣施肥的粪污资源多元化利用途径[10-11]。

3.3 改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技术工艺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在处理技术上进行提档升级至关重要[12]。养殖场粪污的脱硫除臭除氨气相关处理工艺的技术攻关,如何形成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快速便捷的处理模式进行推广应用至关重要。如传统畜禽粪污干湿分离后的干物质处理加工的方式为厌氧或好氧堆肥,直接进行产品的包装销售。企业需要从设备、技术手段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的转化能力,针对不同土地类型、种植类型开展粪污资源的定制化生产加工,制作高品质有机肥产品,全面提升粪污的附加值[13]。因此,地方政府要积极培育企业主体,针对具有科研攻关实力的企业进行鼓励扶持,推动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积极拓宽市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搭建企业和地方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合作的平台,如借助于淮安本土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对农业发展提供基础研发支持和人才支持,形成持续的创新动力支撑,为养殖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推广示范[14]。

3.4 创新政策、技术、资金配套保障服务

政府要利用政策、技术、资金相关的资源要素,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制定符合地方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的养殖、环保、土地、规划的政策制度。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引导企业参加社会化保险服务,降低企业运行风险[15]。在企业项目招引、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要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相关的补贴资金,减少企业运营的成本,例如生猪的出栏补助、地方规模示范场的申报等。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在技术方面,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到相关的养殖企业学习先进粪污处理技术、生产经营和管理经验等;在资金方面,积极协调申请金融机构的贷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融资,促进企业做大做强[16]。最终,形成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走出一条具有淮安特色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道路。

猜你喜欢

粪污资源化废弃物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养殖污染防治措施探讨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电子废弃物
山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今年要达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