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信宜市居民楼口防雷现状及防雷技术措施
2021-11-27张文博
张文博
(信宜市气象局,广东 茂名 525300)
1 信宜地区的代表性
1.1 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
信宜市属于茂名市代管县级市,地处广东省和广西省交界,与罗定市、岑溪市接壤。地形主要为山地,其中以云开大山、云雾大山最为有名,其中有不少河流,例如鉴江、黄华江、罗定河,而因为整体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所以信宜市区位于地形相对低缓的东镇镇,其人口也大多集中于此,同时,因为地形分割,朱砂镇、怀乡镇、钱排镇也是信宜的人口大镇。信宜虽然是山区县,但是,因为农业、矿业、制造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其经济处于非珠三角县级单位前十,粤西地区第四,2019年常住人口102.45万,地区生产总值482.97亿,其中,依靠三华李产业,位于山地之间的钱排镇,实现了农业和旅游双突破,成为信宜市的副中心。
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整体处于广东乃至华南中游,不算好,也不算坏,既有广西山区的特点,又有广东经济的特征,而人口的聚集与分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一定程度成为华南地区的缩影。
1.2 气候环境
信宜市气象台属于国家基本气象站,而同属茂名的电白气象站是华南地区的国家基准站,所以,信宜在一定程度上能作为华南地区气候的调查样本。而信宜的气候环境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8℃,其中1月平均气温15.1℃,7月平均气温28.4℃,年平均雨量1 802.6 mm,其中4—9月降雨量1 500.0 mm,年均相对湿度76%,全年日照时数1 795.8 h,年均蒸发量1 164.6 mm,无霜期长,盛行北风。
受夏季东南季风和冬季西北季风的交替影响,加之本地山地的抬升和阻碍作用,容易产生众多切变和涡流,形成各种灾害性天气,例如大风、台风、冰雹、暴雨和雷暴天气,其中雷暴更是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年雷暴日数为91 d,让信宜成为广东省雷电灾害最严重的市县之一。
1.3 小产权房的建筑及分布特征
因为小产权房为修建在农村集体土地上的私人建筑,而随着近几十年里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在城区、城镇和偏远村落的小产权房,均出现了不同的形态。其中,在城区的小产权房,因为政府规划、房产开发,其分布颇有规划,以占地在60~150 m2不等的沿街地块进行建设,楼层约在3~8层;而在城镇,例如靠近广西的朱砂镇,依靠产业的钱排镇,人口众多的怀乡镇,其建筑多沿一两条街道向外扩散,并因为家庭收入和地块划分原因,建筑角度和高度多参差不齐;至于到了村落,例如贵子镇绿湖村,钱排镇云开村,除靠近村中心外,其余多三三两两零星分布在各自的承包地周边,形成了低矮、宽阔,夹杂着水田、旱田、溪流、林地和山丘的独特景观。
总之,随着所处地区和家庭收入的不同,其建筑的高度随之降低,而建筑的分布却随之扩大。
2 针对小产权房防雷工作的特点与难点
2.1 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状况多样
经前介绍,城区、城镇和村落的小产权房各有其特点,而反映到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
其中,经笔者实地观察,位于信宜城南的小产权房,其高度一般在3层以上,有些甚至高达10层,外墙装修精致,屋顶建有不锈钢围栏、不锈钢水塔、太阳能热水器和铁制遮阳棚架,不过,除了个别高度过高的建筑,出于担心而建有外部防雷设施外,其余的多无相关设施。但是,因为周边的高层建筑皆准守防雷建筑规范,并且因建筑集中,市镇设施完善,所以其雷电灾害风险反而相对不大。
然后,以信宜市钱排镇举例,当地小产权房一般为3~5层,外墙相对整洁,屋顶基本没发现有外部防雷设施,同时,不锈钢水塔和太阳能热水器经常占据着建筑的最高处,加之建筑外部的架空电缆,使得当地的小产权房实际上暴露在直击雷和雷电侵入等多重风险之中。
2.2 处于防雷检测和监管的真空地带
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主要业务在易燃易爆企业、房地产建设、政府重点建筑、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至于小产权房,因为单宗检测收入过低,在按普通测点一个80元,特殊测点300元计算,总计金额常常在1 000元左右,使得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各大检测机构常常青睐服务于房地产企业和易燃易爆企业;同时,对于监管部门,小产权房分布广泛、数量过多、自身防雷级别低、事故影响相较弱,在日常的检查与监管中,都会优先将其排除出去,转而关注其它具有较大影响的单位企业,例如炸药仓、学校和医院。久而久之,导致小产权房在整个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中,处于一种检测和监管双缺乏的真空地带。
2.3 基层防雷技术不过关
即使居民出于自身安全而对自建楼进行防雷装置建设,但实际建设时却经常问题不断。小产权房不像居住小区,其建设主体基金有限,多为家庭和家族,施工单位技术不足,多为民间施工团队,能将建筑搭建起来,并保障其工作生活需求,已经算尽到其能力了。但是,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毕竟属于专业领域,如果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和实际应用,并获得相关资质,普通施工队是难以做出合格的防雷装置的。以2021年的实际检测为例,在怀乡镇一栋高11层的自建楼中,虽然屋主在建筑四角各安装了两条引下线,但是,因为截面不足而被迫返工。至于其他例子,如为了迎合建筑拐角而将引下线截断再焊接起来,抑或贪图施工方便直接将预留的引下线截掉,还是纯粹的接闪带、接闪针、引下线间的焊接面不足,还有加装的不锈钢水塔等屋顶金属物根本没进行等电位连接等问题,更是不胜枚举。
3 针对小产权房防雷工作的探讨
3.1 通过现有设施提高雷灾防御效率
雷电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一种,而气象灾害则属于自然灾害的一种,如果将雷电预警信息打包,通过乡村大喇叭、显示屏、手机短信和微信发送等形式,在要发生强对流等气象灾害时及时通知当地居民,并有效提供防御指南,便可尽可能降低人身及财产损失。这需要气象站台和预警中心的继续配合,及时提供专业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也需要电信单位和设备厂商的积极配合,努力让各种露天设备,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乡村大喇叭能正常工作,为居民获取信息搭建最后一秒钟;更需要当地街道办、居委会、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实地操作,在现有的灾害防御预案下,加强雷电灾害防御计划,提前发现隐患点,尽早进行工作部署,努力消除灾害可能,及时保障居民安全,以最小的成本,带动最大的防御效益。
3.2 通过部门联动加强综合保障水平
单纯依靠气象部门进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无疑是杯水车薪,但是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各兄弟单位的协同操作下,却能利用集体的力量事半功倍。第一,针对防雷工作重视不够、经费不足的问题,希望上级气象部门能提供更多针对小区域、低成本、强操作的防雷科研与指导服务,同时地方政府将其纳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为开展工作提供政策支持,若可以,适当建立专项资金,为日常防雷监管及检查工作提供补助。第二,针对小产权房忽视外部防雷装置建设以及入户水管、电线、光纤胡乱搭建的问题,气象部门应联合供水、消防、电力、电信以及住建部门,确定统一的信息交换路径和技术标准合作,在建筑报建初期就要进行指导和巡查,并根据建设进度适时参与,做到装置建设完善,线路搭建合理,安排浪涌保护和等电位连接,杜绝雷电直击与雷电侵入、感应所引发的人身及财产损失。第三,针对小产权房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监管困难的问题,各部门可以推出针对小产权房的联合巡查,抽查一部分楼层高、面积大、有代表性的小产权房,以教育为主,指导为辅的形式开展工作,通过突出典型,以点带面,让社会产生重视雷电灾害防御的意识,做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3.3 通过社会参与促进防雷事业发展
尽管政府部门可以对防雷工作加大力度,但是,雷电灾害防御的核心,还是实际受到灾害潜在影响的人民群众,所以,让人民获得知识、明白风险,同时得到有保证的产品和服务,才是促进防雷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4 结语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居民的生产有了长足发展,生活有了稳步提高,同时承载了居民美好幸福的自建楼也一栋栋拔地而起。然而,因其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多样性等特点,其防雷工作也呈现了空虚、复杂、成本过高等特征,某种程度上,小产权房的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是一件操作复杂、成本颇高,并且没有多大经济效益的事情。然而,灾害防御涉及千家万户,再小的概率也无法掩盖防雷保障对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用,所以,作为维护公共安全单位的一个环节,雷电灾害防御必须要持有饱满的热情,谨慎的态度,无微不至的服务,来应对随时发生的雷击灾害,以保障人们规律繁忙的工作和幸福安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