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普洱茶神祭祀研究
——以宁洱县温泉村为例
2021-11-27张译木
张译木
云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近年来,普洱茶文化作为普洱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形象的支柱产业,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随着普洱茶传统文化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在普洱市宁洱县温泉村,茶神的祭祀也逐渐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温泉村以茶为依托,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哈尼族传统的祭祀仪式,也把茶文化的内涵扩充到了实际的日常生活。这样的仪式不仅体现了当地哈尼族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是传统祭祀活动的体现。
一、温泉村茶神祭祀概况
温泉村地区的哈尼族世代生活在这里,茶是当地哈尼族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作为最早种植茶的民族,茶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历史发展中息息相关。被当地称为哈尼红蛋节中的“昂玛突”祭祀仪式里,神圣的祭茶神仪式,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昂玛突”是哈尼族古老的祭祀仪式之一,“昂玛突”最初记载在哈尼族长篇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昂玛突”意为祭祀寨神“昂玛”。在史诗的讲述中,“昂玛突”的起源与哈尼族族群的迁徙息息相关,是哈尼族原始社会农耕祭祀的产物,是哈尼族自然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原始信仰的体现。为了祈求来年农业丰收以及子孙繁衍,哈尼族会进行“昂玛突”祭祀活动。大部分哈尼族的“昂玛突”仪式都是围绕祭祀进行的,他们会在当地选择一片神树林,这片神树林被称为“竜林”。“竜林往往位于村寨背后,在哈尼族眼中,竜林是寨神居住的地方,庇佑着寨子和族人”。“昂玛突”的仪式几乎都是围绕这片神树林进行。因为哈尼族支系较多,分布的地区较广,所以各地的祭祀活动随着哈尼族族群的迁移和发展,各有不同。有的地区是祭祀树林,有的祭龙,有些地区则是祭祀山神等。对于当地的哈尼族来说,对于茶神的祭祀,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寨神的祭祀,更是代表着一个民族信仰、精神希望的一种茶神祭祀活动。
二、哈尼族普洱茶神祭祀的内容
(一)祭祀前的准备
首先,准备祭祀所用的旗帜。旗帜共有7副。分别为“茶神之位”“水神之位”“山神之位”“回避肃静”以及“风调雨顺”。7副旗帜用麻布作为绘画的底部,其中,绘画的颜料用色也极为讲究。“回避肃静”“风调雨顺”用红色、黑色的颜料为主色调,代表着庄重严肃;“茶神之位”用 绿色为主色调,代表茶树的颜色;“水神之位”用蓝色为主色调,代表水的颜色;“山神之位”用黄褐色为主色调,代表着养育茶树的大地的颜色。7副旗帜,在祭祀时分别插在二龙山祭坛的中间和两侧。“茶神之位”居最中间的位置,“山神之位”“水神之位”分别与两侧,表示茶树的生长离不开水和山的孕育。
其次,哈尼族人们会准备一只鸡冠较大、毛色较为光泽的公鸡、三枚鸡蛋、三碗米、三杯茶水、三杯酒、三炷香作为祭司在祭祀时的主要用品。这些祭祀用品是为了给茶神作为享用,也代表了祭祀的人们对于茶神的敬意。其中,三炷香,是用一根比筷子长的竹签,裹上当地的一种捣成粉的粘性植物——滑叶以及自然脱落在山里的思茅松的粉末融合,搓成香的形状,晒干而成。
最后,哈尼族还需在祭祀之前准备祭祀时的簸箕和长号。簸箕是由哈尼族手工编织的圆形簸箕。抬簸箕和吹长号是由当地的哈尼族同胞来进行表演。在抬簸箕的时候,需要准备两株鲜嫩的茶叶插在簸箕上,以表示对山神的敬意。
(二)祭祀的过程
仪式开始前,哈尼族同胞会聚集在位于温泉村的二龙山上。二龙山周围被茶园包围,地势较高,可俯瞰整个温泉村的景色。祭坛就设在二龙山标志性的贡茶雕塑旁。祭坛的正前方摆着古人留下来的山神石,这块山神石,传说是在温泉村南部的云盘山出土的一个石碑,石上刻有“二龙山神之位”,没有落款和年月。茶的种植离不开山和水,所以在茶神祭祀的时候,人们往往需要在当中加入山神和水神,而这一块具有灵性的石头,就成为了山神的代表。茶神祭祀的仪式就在这块灵性的山神石前举行。被当地哈尼族人为“摩批”的祭司来进行主要的祭祀活动。“摩批”是哈尼族人对于祭司的称呼,祭司大多有男性担任。
届时,祭司站在祭坛的正中,而后会有共8名哈尼族吹长号的男性分别各4名站在祭坛的两侧,有4名抬簸箕舞蹈的男性站在祭司的身后,在这4名男性的身后,会有14名哈尼族女性背着采茶的背篓参与。她们的背篓上绘有茶叶的样式,来表现哈尼族人对茶神祭祀的重视。仪式开始时,先准备好一只的公鸡、三枚鸡蛋、三碗米、三杯茶水、三杯酒、三炷香分别放置在祭坛前方的台阶上。
在“摩批”进行仪式之前,长号会首先吹响,声音洪亮、严肃庄重,表示着祭祀仪式的开始。“摩批”首先点燃三柱香,然后把公鸡抱在手中,身体微微向前倾,紧闭双眼,口中念着哈尼语的口诀。口诀的内容大致是请求茶神、山神的庇佑,祈求来年有更好的收获。紧接着“摩批”一声令下,在他身后举着簸箕的4名哈尼族同胞会举起簸箕到头顶,然后开始围着祭司进行2次转圈。祭司则继续他的祈祷。同时,祭司会把公鸡杀死用来祭祀茶神,表示对茶神的敬意。等到两圈结束,长号会再次吹起,这标志着祭祀仪式的结束。
温泉村的“昂玛突”仪式保留了一直以来的祭茶神仪式,这也是整个活动的主要内容。在祭茶神仪式结束之后,便是当地人们和外来游客或者本地其他民族们的新增加的体验活动。温泉村是宁洱县绿茶主产地之一,“昂玛突”是开春时的活动,他们就会在二龙山上进行开采春茶的活动,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采完春茶之后会进行斗茶、山歌比赛、舂粑粑等活动。
三、哈尼族普洱茶神祭祀的功能
(一)情感寄托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在满足早期的物质生存条件之后,人们的精神层次的需求则逐渐扩大。随着哈尼族不断发展和进步,这样的祭祀仪式代表着不同时代哈尼族的观念和情感。
首先,早期的茶神祭祀文化是哈尼族人对于大自然感激和敬畏之情的情感寄托。早期的哈尼人通常把神、魂、鬼等外界的东西看成和自己相同的,有意识的生命体。这种意识,往往使得哈尼人对于万事万物往往带有自己的情感。并且原始的宗教信仰大多来自对大自然的敬畏,当人们无法解释某些自然现象时,就会产生一些情感的寄托。当这种情感慢慢在哈尼族的生活和心灵产生影响时,就会在他们遇到病痛、困难甚至于大自然的灾难时,这种祭祀活动就成为他们的心灵的慰藉。
其次,茶神祭祀文化是哈尼族人们对于祖先的情感寄托。哈尼族人们一直对于祖先给予的恩惠和流传下来的仪式保留着感激的情感。世世代代的哈尼族人们,都把这样的感激,在一次次的茶神祭祀中,用来怀念已故的祖先。茶神的祭祀,寄托了一代代哈尼族人们对祖先的情感,也教导着年轻的哈尼族同胞,牢记祖先的恩惠。这种情感的寄托,是哈尼族人对于安宁生活向往的一种寄托,是对守护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大自然的一种寄托。
(二)社会维系功能
茶神祭祀作为当地哈尼族隆重的祭拜活动,自然形成了维系民族之间的纽带。它不仅仅寄托了哈尼族的情感,更加维系了哈尼族的社会生活的稳定。祭祀仪式是与神沟通的主要手段,是人们祈神、谢神的基本形式,其用意在于防灾祸、求好运;同时,通过祭祀也能加强家族、氏族、部落内部的团结,提高战斗力。祭祀时,哈尼族人形成的对茶神的崇拜,必然会导致他们在精神世界里是统一的思想。这样的祭祀仪式,教导了年轻哈尼族人们尊重祖先和在生活中形成勤劳智慧的生活态度。哈尼族人用这一传统的祭祀仪式形成的道德伦理,使得他们族群内部团结的凝聚力能够不断的加强,规范他们在生活中的行为和人际之间的交往,茶神祭祀从而维系了哈尼族人的社会生活。
四、哈尼族普洱茶神祭祀的传承与发展
(一)普洱茶神祭祀文化的传承
普洱地区从1792年设立普洱府到1911年民国政府成立,共182年的时间,是普洱茶发展的鼎盛时期。作为当时专门制茶送往京城的茶源,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普洱茶文化,有许多仍然保存完好。
在哈尼族中,普洱茶神祭祀的地位更是不可撼动。首先,茶神祭祀文化融入了哈尼族人千百年来的情感。其次,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普洱茶早已成为了哈尼族人们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可见,普洱茶神祭祀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一种神秘封闭的祭祀仪式,而是包含着民族情感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当地的哈尼族更是在时代的发展里不断在祭祀中增加新的积极健康的活动,使得茶神的祭祀仪式变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趣味活动。茶神祭祀属于普洱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应当努力传承,取其精华,不断创新,才能够让普洱茶神祭祀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二)普洱茶神祭祀文化的现实发展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文化,“那柯里”茶马驿站是宁洱县最出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它曾是茶马古道中的一个重要驿站。因保存较为完好的驿站建筑以及马帮所建的风雨桥遗迹,在现今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情境下将大放异彩,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见证了茶马驿站所传承下来的历史,而驿站在自己独有的马帮历史基础上,得到了现实的发展。如今在茶神祭祀的活动中,早已不是一种封建、神秘、保守的思想传播,而是一种作为祈福、怀念祖先和感恩自然的思想,怀揣了所有哈尼人的愿望,以一种感恩的心灵来进行祈祷。近年来,宁洱县政府重视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规范了祭祀仪式的宣传和祭祀的内容,这使得茶神祭祀文化融入了更多积极健康的内容。现如今,温泉村地区的哈尼族茶神祭祀如同茶马驿站一样,每年的祭祀活动也成为了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祭祀仪式也得到了现实发展。
五、结语
普洱茶一直是作为中国传统经济作物而远销海内外,并被大众所接受并喜爱。作为一种功能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普洱茶神祭祀文化在普洱茶的文化体系中,体现的是哈尼族世代情感寄托和维系群族凝聚力的精神追求,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缩影,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之一。其中人与自然相处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所以,哈尼族茶神祭祀文化需要被认可、被接受、被不断传承创新,形成服务社会的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