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道水环境治理中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的探讨

2021-11-27王馨莹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内源外源河道

王馨莹

(沈阳绿恒环境咨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是一项融合了多种生态治理理念的全面化生态治理技术。在河道治理中运用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水体污染减少河道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轻河道水源的富营养化程度。不仅如此,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还包含了污染修复技术,借助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的恢复河道生态。本文主要研究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为改善水体污染提供参考。

1 对比国内外采用生态修复技术的主要情况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河道污水问题便开始困扰西方发达国家。当时生态修复技术就已经出现,相关专家希望通过生态修复技术改善河道污水问题,但由于经济发展的迫切性,生态修复技术并没有在河道污水治理中得到实际应用[1]。直到上世纪70年代,生态修复技术才被少部分发达国家应用于城市污染治理和河道污水治理,并取得了可观的效果。虽然生态修复技术在国外取得了可观的效果,但生态修复技术在我国却没有得到大范围的应用,究其原因,还是由于相关部门缺乏对河道污染问题治理的重视程度。

2 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

2.1 外源污染控制

外源污染是河道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倘若不对外源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河道污染将加剧。为此,在河道污染治理过程中要着重的控制外源性污染,从而保障河道水体的质量。当然外源污染并不仅仅包含工厂的废水排放,还有很多自然因素导致的外源污染[2]。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暴雨中包含着大量的浮尘这对河水的污染不亚于工业废水的排放,由自然因素导致的河道污染需要制定多方面的措施以满足河道治理的需求,而不能仅仅采用控制污染源的方式进行河道治理。在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中包含着过滤技术,其主要目的便是治理由自然因素引起的河道污染,利用过滤技术可以有效的减轻雨水对河道水的污染程度,这对缓解河道污染情况具有很大的帮助。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过滤技术包含一套成熟的过滤系统,借助过滤技术不仅可以阻止污水进入河流,而且其具有较强的过水性能可以有效的避免河道的阻塞。在借助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河道治理时还应当在各河道周围设立警示牌匾,告诫路过或游玩的人群不要向河道内丢弃废物,从可控方面尽量减少河道水环境中的污染。

2.2 内源污染控制

内源污染控制同外源污染控制一样重要,二者都是治理河道水环境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水体内重金属等堆积物的处理,可以防止内源污染在水体内进行二次污染[3]。这种控制手段主要是运用机械化工具以及生物酶底泥等方式进行治理。在修复河道水环境的过程当中,采用物理和生物两种技术结合的方式对河道内源污染进行控制,并通过特殊手段进行及时修复。但在实施内源污染控制的过程当中,避免将此种方式应用于大面积区域,此种治理手段仅适用于小面积的底泥修复,通过激活水体内原有微生物的酶活性,对水体内的含有毒素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进而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2.3 人工净化技术

倘若外源污染控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导致大量的环境污染物进入河道且对河道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之后,便需要利用人工净化技术对河道水体进行净化,通过人工净化技术对污水进行净化可以有效的降低河水中污染物的比重,最终达到污水治理的效果。近年来,人工污水净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了长江河道的污染治理中,由于其本身固有的优点所以发展成了当前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手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高科技防治技术被融入了人工净化技术中,当前,在人工净化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便是微生物净水技术和污水处理系统技术[4]。它的主要工作力学原理主要是通过混合法用该技术可以制备可分出微米夸克级和亚基尼微米两个等级的混合气泡,利用这些混合气泡大大减少了地下水环境中固体氮气和磷的平均含量。利用该工艺技术使它能够有效地大幅增加农业水体环境中的水可溶性和氧透光性能,不断性地改善农业水体的溶氧透光和水体清澄度的情况。通过大自然自身特点进行河道水环境治理只是杯水车薪,在修护河道水环境的过程当中,应当针对不同河道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周围河岸的土壤特点进行针对处理,以此才能真正改善河道水环境。

2.4 水体自净化技术

沉水植物、挺水动植物以及悬挂花卉等生物可以降解河道污染。因此,通过增加一些水体植物可以从侧面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挺水植物以及一些漂浮树木等在解决河道污染的同时可以达到提高河道水体美化的效果,进而维护整个河道的水质;而沉水动植物能够有效地保持了河道内的生物多样性,保障河道内生态的稳定发展[5]。

水体自净是指利用河道的自净能力对污染物进行净化,并且要保证污染物增长速度要小于水体自净速度,从而推动水资源的良性利用,加强对河道能源、资源的利用和良性循环,同时河道潜水区域可以在水下设置一些草皮,而渗水的区域则可以设置水下森林。其主要优点表现在:(1)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素,从而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2)通过提升河道中水体的硝化、逆硫酸盐硝化和氧气等过程,减少了水体氮的含量;(3)通过提升水面上的悬浮物和沉降率,抑制底部物质悬浮,控制底部泥土中的氮磷等营养素向水体中释放;(4)光合释放氧加速河道和水体中各种营养素、重金属快速的沉积[6]。

河道内,通常会存在许多水栖动物以及各种各样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通过摄取河道内有机物质存活,并排泄出一定的带有腐蚀性质的排泄物,这样的生存方式可以有效保证河道内水资源的纯净度以及透明度。同时河道内的鱼类生物多以捕食枝角类的浮游生物来生存,这些浮游生物可以利用自身特质将水资源内的蓝绿藻等物质转化为动物所需要的蛋白质,进而达到水体自净化的目的。

3 结论

在对已受污染的城市河道地区水环境进行修复时,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城市河道地区的特色,采用有针对性的修复技术,从而稳定我国城市的发展。本文分析当前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为推动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我国河道地区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提供建议。

猜你喜欢

内源外源河道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析
畜禽粪便生物炭内源重金属在酸性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施氮量对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和内源激素作用的影响
外源钼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具有外源输入的船舶横摇运动NARX神经网络预测
3 种外源物对匍匐剪股颖耐盐性的影响
弯道之妙
撮粮之术(下)
河道里的垃圾
外源现代中的公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