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四川省国际技术转移创新模式研究*
2021-11-27唐华国赵潇张晓磊林丹程舒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四川西部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
文/唐华国 赵潇 张晓磊 林丹 程舒(1.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2.四川西部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提出要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取决于在推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如何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特点确立其个性化的创新战略。正值此时,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1月,为川渝地区量身打造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赋予了成渝两地“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此举前所未有地打开了四川发展空间。技术转移工作是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转移体系是连接知识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技术转移体系的完善与否以及其功能的强弱,已成为制约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为了推动四川省技术转移工作,中共四川省委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因此,如何在新的世界格局和经济发展现状下更好地发挥国际技术转移的作用,进一步打通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转移通道,实现优秀技术成果和人才的“引进来、走出去”,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一、当前全球政治与经济发展格局
技术转移工作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人类之间在建立充分信任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沟通与交流,产学研单位间的互动与合作就是团体、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而国际技术转移工作更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与合作,因此也深受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大形势大环境的影响。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际形势正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格局、经济体系、贸易规则等重组步伐加快,调整力度加大。环顾全球,突如其来的疫情更加快了百年变局的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经济增长动能持续减弱,全球经济衰退风险日益加大。疫情蔓延、经济衰退、治理困境成为摆在人类社会面前的突出挑战。
随着中美之间战略博弈的日趋激烈,也进一步推动了世界格局发生深刻的变革。全球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强权政治盛行,成为阻挠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障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资源要素配置方式、生产组织模式和价值创造路径深刻变革,加快了国际产业分工版图重塑。这些变化既增加了风险挑战,也为我国主动优化产业链战略布局、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巨大空间。
此时,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世界各国都强烈认识到只有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开放合作,通过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共同应对时代挑战,才能够探索出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有效地促进人类社会和平与经济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四川省经济与科技发展现状
四川作为全国科教大省、军工大省,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和扎实的创新基础。为了适应新时期新的发展形势,四川省大力推进“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通过与“一带一路”及国际友好国家和国内浙粤桂渝黔滇等省份的科技合作,区域协同开放发展和国际科技合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截至2019年,四川省经济总量达46615.8亿元,在全国的排位保持第6位,占全国的比重由2015年的4.4%提高到2019年的4.7%。2016—2019年,四川GDP年均增速为7.8%,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2019年四川省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3365.7亿元,年均增长7.9%,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个百分点。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达24443.3亿元,年均增长9.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2019年四川省进出口总额达980.5亿美元,年均增长17.7%,增速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全域开放格局。①
“十三五”期间,四川省科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科技经费投入力度持续加大,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迈上千亿台阶,投入强度首超2.0%,为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63.3亿元,投入强度(与营业收入之比)为1.74%。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10亿元的行业大类有13个,其经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比重为81.2%。②
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末,四川省高新区营业收入总计超2.12万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1.07万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超50%;规上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1339亿元,为全省规上科技服务业贡献了约70%的营业收入;高新区进出口总额4758亿元、税收收入830亿元,分别是“十三五”初的10.9倍和2.4倍。全省仅高新区就拥有有效专利约6万件,平均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发明专利106件,拥有国际专利1694件,境外注册商标1677件。与“十三五”初相比,有效专利增加5万余件,国际专利增加近2000件,境外注册商标增加1000余件。③
三、四川省国际技术转移工作发展现状
在科技全球化潮流的引领下,人类科学技术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科学研究开发资源的全球配置;二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全球管理;三是研发成果的全球化流转。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源泉。而技术进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依靠本国自身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二是技术转移,即通过有偿或无偿的方式将科学技术在地区、国际间输出和输入,包括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
而在新的产业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更是已经从单个企业、研究机构,向大量产学研单位共同参与的创新群转移,联系与互动成为创新最本质的含义,产学研政等多方的关系呈现出不断复杂化和相互依赖的现象,国际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以及相关机构的不断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四川省积极构建全覆盖的技术转移体系,并于2018年印发了《四川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力争到2025年,全面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体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四川省技术转移体系,并进一步扩大以天府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全省技术市场规模。各类创新主体通过高效协同互动,实现技术、成果、人才、平台、资金等创新资源的集聚,将四川省构建成为国内一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圈。但是对国际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相关支持政策还是稍显欠缺。
截至目前,四川省已拥有国家级及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共83家,其中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2家。同时,四川省积极强化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支持成都市开展技术经纪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制定了技术经纪人培养五年发展规划,初步形成技术经纪人初、中、高级梯度化培养模式,已通过定期举行技术经纪人培训会活动,培训了专业技术经理人1000余人。
尽管四川省在技术转移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等地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根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3450家公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为15035项,比上一年增长32.3%,合同总金额为152.4亿元,较上一年下降19.1%。东部地区一直以来就是科技成果的主要产生地和承接地。科技成果产出合同金额排名前3位的为上海市、北京市和广东省,而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前3位为上海市、广东省和江苏省。④四川省仅在2019年各地方辖区内产出科技成果转化至本地方的合同项数与合同金额前10名情况中名列第10名。
四、四川省国际技术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一)国际技术转移服务精准度和完整度不够
我国国际技术转移服务起步较晚,服务体系的运作经验不足,缺乏专业人才梳理、评估和分辨收集到的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信息,难以主动开展可能的技术对接。且目前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更偏向前端的技术对接,不够注重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其他延伸环节的服务。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企业需求更加多元,对相应服务的要求也更高,亟待专业科技服务机构不断拓展与延伸服务功能,确保技术转移服务实现从技术、信息、资源以及中介等服务的集成,建立并完善技术转移市场化机制,促进我国技术转移效率的不断提升。
(二)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模式老旧,服务效果欠佳
目前,国际技术转移更多的是以组织召开大型国际科技交流活动或人文交流为主,而在疫情严峻,以及在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主流的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技术转移服务模式仍显相对老旧,不够与时俱进和现代化。虽然现在各种主体搭建的国际技术转移线上服务平台逐步崛起,积累了一些信息资源,但相对于大数据而言,有效信息资源仍比较有限,且缺乏有针对性的对接。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技术转移意愿较差
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小、国际市场信息不畅、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持续研发能力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多种客观制约因素,同时又缺乏通晓国际惯例、熟悉国际市场规律及国际贸易法则、富有管理经验、善于把握国际市场动向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在国际竞争中难以赢得优势地位。加之因为信息不对称,新技术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且新技术的应用所产生的溢出效应与增值能力不够明显,所以企业对新技术的价值认知不足。因此,中小企业更加愿意通过购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式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虽然国家及地方政府都大力提倡联合研发,但由于国内企业自主创新与合作研发能力不足,造成国内企业更加看重国外的先进技术,宁愿通过开展引进和模仿来实现技术创新。
(四)缺乏具有市场运营能力的专业技术转移机构的支撑
当前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多依赖于政府,缺少民间资本的参与,加之对技术转移工作的评价奖励机制不足,导致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不足。尽管当前大量民营技术转移机构涌现,但由于缺乏系统、完善的技术转移规范标准,从而导致当前违规操作与纠纷不断,缺乏专业的技术转移机构来满足市场实际需求。并且,目前能够独立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服务的专业人员缺乏,专门从事国际科技合作的实力型科技服务机构不多,市场成熟度培育和服务商业模式都有待健全。
(五)科学研究缺乏与市场的沟通对接,技术成果转移效率较低
技术转移是产学研机构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没有产学研单位之间的信任和沟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技术转移,更谈不上经济效益的产生。一般来说,高校的科研课题更加强调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而非应用研究,大量的科研成果都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甚至仅仅作为科研人员评职称所用。虽然近年来很多高校逐步建立了技术成果推广转移部门,但从事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仍然较少,加上缺乏与市场的沟通交流和协作,技术成果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科研项目可兑换率和成果转化率不高。
(六)科技服务协同能力不足
目前,尽管各个省(市)都建立了很多的技术转移机构,但是由于各个地方、各个渠道的国际技术转移活动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未能有效地整合国际国内资源,从而导致资源碎片化,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更难以有针对性地为产学研单位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
五、推进四川省国际技术转移工作建议
(一)强化国际技术政策支持力度和协同联动
目前我国国际技术转移已初步建立了产业政策支持体系,但政策体系搭建存在系统性和联动性,法律法规的运用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因此,四川省应在制定国际技术转移相关政策时,进一步强化行业规划和宏观政策制定的协同联动,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个政策联动、协同推动的国际技术转移发展环境。通过政策联动,形成一种协调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机制,从而为产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构建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目前,国外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呈现出网络化和组织结构层次化的特征,完善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是实现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途径。因此,四川省可在借鉴国外成功技术转移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共建集信息共享、技术交易与政策咨询服务、技术金融创新、经纪人培育、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转移大数据等服务于一体的多语种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打通实体机构信息交流瓶颈,实现技术成果供需信息跨单位、跨区域、跨国家的共建、共用与共享,打造形成云运营(发布、对接、匹配等)与线下对接服务相结合的技术转移新模式的服务载体。
同时,依托市(州)科技主管部门、新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等建立形成省、市、县三级技术转移工作网络,探索形成一体规划、成本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建设模式。推进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科技服务机构、组织的协同发展,建立形成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协同网络。积极对接我国区域性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建立形成常态化联动合作机制,通过活动共办、信息共享、平台共建共用等多方面合作,联合多方力量,积极发挥资源聚集和信息共享作用,促进与国家和各省(市)国际技术转移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与开放共享,推动形成“可扩容”的国际技术转移协同网络和良好的合作机制。
(三)强化国际技术转移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建设
技术成果的基础是科研人员和科学研究,而技术转移工作的基础就是科技成果和技术转移人才。良好的国际技术转移评价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能够更好地鼓励产学研单位积极开展技术成果转移,也更能够促使科研人员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开展产学研联合研发,从而进一步增加成果转化有效率。因此,四川省需要扎实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国际技术转移评价和人才培养、激励政策,探索建立企业化、市场化的国际技术转移运营模式,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转化热情。同时,完善国际技术转移人才考评晋升机制,以更具吸引力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广泛吸纳国内外优秀技术转移人才积极参与到四川省国际技术转移工作中来。
六、结语
西部地区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源头,川渝两地作为西部地区的重点区域,更应该借助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之契机,充分发挥科技带对经济带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四川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进一步扩大产学研单位间的联系和互动范围,深化分工,打破信息壁垒,促进成渝两地与“一带一路”国家产学研单位供需两端双向发力,从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堵点和技术难点,提高创新效益,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带动川渝两地产学研单位的科技创新发展。
注释
①“十三五”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465/10574/2020/11/16/3ee7a8d2ec5b4c ac929a6200be96939b.shtml。
②2020年四川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http://tjj.sc.gov.cn/scstjj/tjgb/2021/9/24/4e9df2 a9b63c4f799eea6832f613ef cb.shtml。
③“十三五”以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发展驶入“快车道”。
④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编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