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产教融合模式下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1-11-27高春玲

山西青年 2021年11期
关键词:建筑学产教学院

高春玲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独立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的阵地,长期以来,其看重的是学生专业知识的教习,忽略了学生的职业发展,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用时代要求,尤其是产教融合的大环境。产教融合模式下,产业与教学紧密联系,这也要求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动力,是产教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学生立足社会发展、实现终身发展的重要保障。独立学院应当积极创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教学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形成科学的学科素养,提升专业能力。

一、产教融合模式下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所谓的产教融合就是学校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需要,开展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结合起来,形成学校与企业一体的办学模式[1]。产教融合是当前独立学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开展产教融合,将学生的专业教学与职业发展、产业发展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动力,也是产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立足社会。因此,在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更要格外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2]。

二、产教融合模式下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就当前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教学来看,整个教学活动中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这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理念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别提学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教学环节,教师看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职业发展。

(二)教材落后

就当前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教学来看,教师所用的教材比较落后,教材上的内容大多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实践内容和案例,且教材上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建筑学专业方面的内容,缺少产业方面的内容。如果教师继续采用这类教材,势必会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传统

现阶段,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下,课堂上是以教师主讲,缺乏现代化技术。“满堂灌”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习,一味地宣教理论知识,很难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妙用,难以激起学生的创新、创造欲望。

(四)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就当前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教学来看,教师依然是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指导。建筑学专业知识应用性非常强,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消化相应的知识,而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是很难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

(五)专业教师的不足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教师的能力水平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指标。产教融合模式下,建筑学专业教学需要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挂钩,这也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就当前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教师来看,他们虽然具备了专业的教学能力,但是他们缺乏产教融合观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播,没有将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学生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另外,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教学,未能践行“工匠精神”,没有发挥出教学引导者应有的作用。

三、产教融合模式下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一)教学观念的革新

首先,树立开放性、创新性教育理念,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多参加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消化知识,发展思维;其次,要落实“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多问、多想、多动手,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再者,树立“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将建筑学专业教学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二)树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产教融合模式下,社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还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结合这一点,独立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因为只有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活动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结合建筑学专业发展,教师要明确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专业教学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3]。

(三)革新教材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主要工具,要想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独立学院有必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革新。首先,合理编制教材,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专业发展,在明确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加产业内容,从而方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其次,突出独立学院特色、专业特色,合理规划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便学生能够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化[4]。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

基于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迫切需要革新。产业融合模式下,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结合这一点,教师应当积极改进教学方法[5-6]。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随之诞生,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境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了多样性选择。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这些教学方法,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以案例教学为例,结合建筑学专业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和分析和模拟实践,让学生在讨论案例、模拟实践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得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五)构建创业生态圈

创业生态圈符合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7]。首先,学校要整合不同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并建立相应的生态圈,为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环境;其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积极开展合作项目,安排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再者,要结合产教融合发展需要,构建实训基地,引进先进的设备、设施,为学生的实训操作提供支持,以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形成专业的技能。

(六)加强实践教学

在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加强实践,可以让学生真正明白知识的用途,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产教融合模式下,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指导[8-9]。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规划理论与实践教学时间,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提前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自学,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另一方面,学校要全面开放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让学生多操作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消化知识,提升能力。

(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独立院校建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专业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高效学习,少走弯路。因此,要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学校就必须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首先,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训,包括专业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训能力,鼓励并倡导教师搞学术研究,同时,安排教师进入企业学习,了解产业发展形势,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其次,对外引进建筑类专家、技术人才担任实践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掌握先进的实践操作技能;再者,强化职业教育,运用“工匠精神”来武装、教育教师,使教师主动践行“工匠精神”,进而更好地影响学生[10]。

(八)完善教学评价

首先,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测评的同时,要组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测评,具体做法:教师可以模拟情境,做好设计任务书,观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的动手实践水平做出科学的评估;其次,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在推行师评的基础上,让企业、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综上,产教融合模式下,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越来越高,在这种人才需求环境下,独立学院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指导,引导学生多参与实践,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消化知识,形成专业的技能。同时,独立学院也要认清产教融合形势,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创新创业指导,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建筑学产教学院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