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林改造结合中药材种植技术
2021-11-27王丽丽李建光
王丽丽,李建光
(惠州市惠城区自然资源局,广东 惠州 516008)
1 引言
桉树为广东省绿化宜林荒山、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广东省解决木材供需矛盾、支持林业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目前为有效遏制一些地方盲目、无序发展桉树速生丰产林,广东省提出实施森林碳汇工程,以期改变布局不合理的桉树林,优化森林的树种结构和林相。
中药材是中医药发展基础之一,道地药材是优质传统药材的代表[1]。但其质量安全水平不高、品种创新不足、资源无序开发,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将中药材种植管护与桉树林改造相结合,在优化林种结构的同时,还可以逐渐全面推广南药种植,努力打造全省岭南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形成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种植。
2 基本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形
惠城区属粤东山地丘陵平原立地亚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主要为东北朝西南走向。
2.1.2 气候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影响,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年平均温度在21.2~22.2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3 ℃,绝对最低温-1.9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3 ℃,极端最高温38.9 ℃。年均霜期2~3 d。年均降雨量1700~2300 mm,集中在4~9月。
2.1.3 土壤
主要成土母岩有红色沙页岩、红色砾岩、石英砂岩和花岗岩,成土母质大部分为花岗岩。土壤类型有红壤、赤红壤、山地黄壤、山地草甸土、水稻土、滨海砂土等。
2.2 林业概况
根据惠城区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数据,惠城区国土总面积11.43万hm2,林业用地面积5.00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43.74%。其中有林地面积4.67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3.4%,活立木总蓄积量207.47万m3,森林覆盖率43.46%。
惠城区现有桉树面积17853.51 hm2,蓄积82.38万m3,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2431.67 hm2,蓄积12.60万m3,商品林面积15421.84 hm2,蓄积69.78万m3。商品林中主要为一般用材林,面积9138.68 hm2,约占桉树林总面积的51%,速生丰产用材林,面积4454.10 hm2,约占25%;公益林中主要为水源涵养林,面积1764.51 hm2,约占10%。
3 种植技术原则
3.1 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
科学布局桉树林改造结合中药材种植,坚持生态优先兼顾经济发展。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群众意愿,引导群众、中药材生产企业深度融合,加快桉树林改造步伐,建设森林医药康养示范基地,培育壮大生命健康产业[2]。
3.2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立足实际,深入研究,科学论证桉树林改造结合中药材种植的技术要点与难点,优先以种植乡土中药材品种为主,兼顾明星级中药材品种培育,积极壮大绿色经济。
3.3 坚持先行先试、示范带动的原则
根据区位条件、气候特点、资源禀赋等优势,科学规划,先行先试,通过示范引领,带动企业和群众参与桉树林改造种植中草药,推动森林医药康养产业发展,做到兴林富民、生态惠民,形成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3]。
4 植物选择
4.1 植物选择原则
植物选择主要从《惠州市桉树林改造结合中草药种植规划(2020~2029年)》中惠州市重点推广的中药材品种中筛选,要适合当地生长、有一定价值和销路,能够带动提升中草药种植规模的品种,满足惠州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4]。
4.2 选择植物种类
五指毛桃(Ficushirta),又名五指牛奶、五爪龙等,为桑科榕属植物粗叶榕。以根入药,主要含有油酸、补骨脂素佛手内酯等化学成分,具有舒筋化湿、益气健脾之功。五指毛桃是地道的民族用药,广西、云南、广东等多个民族均有用药记载,主产广西、广东等地。现作为药用主要分两个类型,细叶五指毛桃和大叶五指毛桃。
大叶五指毛桃:茎多有分枝,叶呈椭圆形或掌状,掌状叶片多分裂为3浅裂,如果是5深裂,则裂片呈现不规则羽状,裂片边缘的锯齿呈现有不规则的特性,遭遇霜冻后,叶片的生长不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根生长的速度较快而较粗的产量高,但是气味偏淡。
5 种植技术要点
5.1 林地清理
林地清理的原则是在满足种植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破坏原有的森林植被。严禁劈山、炼山和全垦的清理方式,以有利于保护物种,增加土壤有机质。本项目种植地采用带状割杂清理林地,带宽1.5 m,若遇到种植带两侧树木枝条较大,适当修枝,确保新种植苗木有一定生长空间。
5.2 桉树头处理
本项目种植林地为桉树林改造林地,还需进行桉树头处理。桉树头平均密度为20株/亩。由于桉树萌发能力强,长势快,因此必须对砍伐后的桉树树头进行处理,使桉树不再萌发,才能保证新种植的珍贵树种能够正常生长。具体方法是,桉树砍伐后树头不能高于10 cm,高过10 cm的要重新进行处理,并清除萌芽条,在砍伐后当天或清除萌芽条当天,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稀释至10%浓度(1 L兑水约3.1 L),对新砍伐树头的创伤面进行涂抹,1株涂抹约50 mL,使桉树不再萌发。
5.3 整地挖穴
整地采用穴垦,明穴,规格为40 cm×40 cm×30 cm,这样可以保护原有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整地时穴坑中的穴土应全部清理出来,心土和表土分别堆放,便于回土时把表土填入穴底。整地挖穴工作要求在种植前1个月左右完成,让穴坑有足够的日晒时间,这样可以使土壤充分消毒及风化,可有利于林木的生长。
植穴原则上按照水平布设,即在原有树种种植行之间种植一行五指毛桃,部分地段可根据实际情况局部位移(如避开原有大石块及树木等),采用不规则的随机布设方式,不会严格按照横直成行的要求,但需保证单位面积的密度。
5.4 种植密度
根据造林地及实际情况,建议类型分别为:示范点种植设计株行距1.8 m×3.0 m,即密度为123株/亩;其他(普通)种植设计株行距2.0 m×3.0 m,即密度为111株/亩。
5.5 回土与施基肥
为改良土壤基肥选用腐熟畜粪和草木灰等有机肥,种植区域每穴施放有机肥2.0 kg。将经过半月以上自然风化的穴土回穴,在回穴土1/3~1/2时施放有机肥作为基肥,拌匀后再覆土,待雨透后栽种苗木。
5.6 苗木
选择用苗高35 cm或以上的无性繁殖营养袋苗,苗木必须健壮,禁止使用来源不清、带病虫害的不合格苗木。
5.7 栽植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及药材品种的生长习性,栽植宜于4月底前完成。栽植时必须小心剥除营养袋(袋放在穴面以备检查),保持杯土完整,适当深栽,保证苗正。回土时,填土一半后踩实,然后继续填土压实,淋足定根水,最后覆上虚土并培成馒头状,且同山坡形成反倾斜,以利保水、保土、保肥。
5.8 抚育施肥
该项目种植地块进行抚育(中耕除草)施肥2次。在苗木栽植后10 d进行检查,如发现死亡株或缺失株,应去除,并及时补以适龄的健康幼苗,干旱时应注意浇水,雨后应及时排涝。苗木栽植后每隔2~3个月进行1次中耕除草施肥,即苗木栽植当年6~7月、8~9月各进行1次抚育(中耕除草)施肥(若种植推迟,抚育时间依次推迟)。抚育(中耕除草)施肥措施主要是:林地清理、抚育施肥并兼顾补苗。
5.8.1 林地清理
林地清理:采用带状方式清理,以种植行为中心进行除杂(除杂工作内容:清除杂草灌木,分散堆沤),除杂带宽为1.5 m。除杂是清除妨碍幼苗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的抚育方式,以利于幼苗获得较好生长空间和水肥优势。
5.8.2 抚育施肥
(1)松土扩穴、培土:除杂后,以幼树为中心,松土扩穴的半径不小于 0.4 m,后进行培土,将幼树周边土壤回覆形成半径 0.4 m的圆形平台。
(2)施肥:松土扩穴、培土后,将肥料追施到幼树周边的土壤中,利用沟状埋施,施肥沟位于幼树树冠的投影外沿部的上坡处,沟深不小于0.2 m、宽0.20~0.25 m,将肥料撒入后覆土。抚育苗木每株施复合肥0.10 kg,要求选用的复合肥养分含量≥45%,N、P、K(15-15-15),并附有质量合格证书。
(3)补苗:对死、缺、病株穴进行复垦、施肥(量同上)、补回原种植树种(规格为原种时的规格)。
6 病虫害防治
五指毛桃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一般不会感病。偶尔发虫害类型主要有粘虫和卷叶蛾。卷叶蛾的幼虫主要危害嫩叶和嫩芽,在幼虫孵化后,喷涂90%的敌百虫1000倍液,并在冬季清除园内的落叶、杂草,消除越冬成虫,以减少来年的虫源。粘虫危害嫩枝及树梢,采用40%的乐果1000倍液喷杀,每7 d喷1次,连续喷2~3次。
7 结语
林下套种中药材的类型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来综合考虑,以取得更好的生态及经济效益。一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模式下,中药材的生产要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规范化、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等要求[5],中药材的林下种植也需要满足该要求。二是中药材的稳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为支撑。很多农户在种植时缺乏技术方面的科学有效指导,缺乏经验,最终难以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三是林下种植中药材在选择种类时,要在国家林业政策指导下进行,不能选择不符合政策的套种模式和种植种类。因此各地区在发展林下经济时,要建立配套的技术服务体系予以支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