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27梁曦彤

科技与创新 2021年4期
关键词:化学品危险实验室

梁曦彤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224007)

地方高校实验室是地方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地方高校实验室可分为科学研究型、综合服务型、生产技术型和实践教学型等,实验室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提高实验技能和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体现地方高校办学条件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依据[1-2]。随着各高校实验室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实验人员的增多,实验室管理工作难度也随之加大。

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级管理部门及高校加大了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力度,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1 地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地方高校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视,实验室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实验室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有研究表明,通过对近些年高校实验室事故原因的分析,人为因素约占98%,主要原因是实验室管理不规范、实验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以及实验室安全意识不足等[4-7]。随着地方高校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巡视整改等实施力度的加大,地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不足之处[7],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不健全

目前,部分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各部门之间职责不够明确,多头交叉管理,协调落实相对困难[8-10],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11]。由于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配置有限,实验室安全管理仍然存在人手不足的现象。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较少,兼职人员较多,实验室管理员、安全员配置不足,大多数实验室主任、管理员由教师兼任。由于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及管理任务繁重,实验室安全检查、实验室化学品管理、实验仪器台账管理等管理难度较大,管理人员精力投入有限,对安全风险的管控力不足[8-9]。

1.2 实验室安全设施配置不足

受经费不足等因素影响,部分实验室安全设施无法完全满足使用需求。例如,实验室医用急救箱配置不足、逃生通道配套设施不完善、实验室通风系统无法正常使用、消防设施配给不足或无法保证定期更换、未设置实验室门禁系统、视频监控未建成等。部分实验室由于年代久远,药品存储柜老旧,无法满足通风、排气、防爆等相关要求。

1.3 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不充分

由于实验室安全涉及的专业知识范围广、专业性强,若细化教育不足,将导致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安全因素被忽视。部分高校由于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不足[12],导致师生对化学、生物、电器机械、辐射、大型仪器设备以及特种设备等专项安全的重视度不够。教学、科研实验室以操作为主,由于师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和技能缺乏,导致实验操作不规范等现象,如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穿戴个人防护服、不注重操作规程、随意堵塞安全通道等[2,7]。

1.4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不规范

由于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多样,不同实验室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科研任务差异较大,部分地方高校实验室中危险化学品存在品种多、数量大的特点。实验室人员流动大,参与实验的人员包括进行课题研究的教师和研究生、进行专业实验和毕业设计的本科生等。由于实验内容存在差异,危险化学品由不同人员购买、管理、使用,势必会造成危险化学品管理分散、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部分危险化学品存在无人使用、滞留实验室的现象,部分因保存不当,化学品标签脱落、无法辨认,对危险化学品的后续处理造成诸多不便[13]。

2 地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

2.1 建立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

安全责任体系的建立和落实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责任制度的层层落实、明确责任分工、设置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从而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构建“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学校同各教学、科研单位签订实验室安全管理一级责任书,学校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建立健全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对全校的实验室安全进行管理,为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提供规划和经费预算方案,做好全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并监督安全隐患整改的落实情况等。

教学、科研单位同实验室签订实验室安全管理二级责任书,各教学、科研单位实验室安全工作职责包括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和规章制度;根据本单位实验室基本情况,设立相应的实验室安全员工作岗位;制订本单位的实验室安全工作计划,并组织、协调、督促各下属单位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对本单位的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落实整改工作及做好本单位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等工作。

实验室同实验教师签订实验室安全管理三级责任书,学生进入实验室前须签订实验室安全承诺书。各实验室安全工作职责包括明确每间实验用房和设备仪器的具体安全责任人,加强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长时间运行的大型仪器设备及电气线路的安全管理,开展本实验室设施设备及化学品的日常检查及做好安全检查台账等。

2.2 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

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安全。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包括建设完善的实验室通风系统、自动报警系统、污水处理管网系统、实验室门禁系统、实验室视频监控系统、危险化学品管理系统、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系统、化学品专用储存柜、防火防爆柜和实验室废弃物暂存柜等;确保实验室消防设施能够正常使用,配置急救箱、灭火器(毯)、紧急喷淋装置等应急处理设施设备;定期对各教学、科研单位实验室设施设备维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防火、防爆、防潮等方面的设备设施能够正常使用[7]。实验操作人员根据实验操作的不同配置个人防护物品,包括实验服、护目镜、实验手套、实验口罩等物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2.3 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

正确引导师生树立实验室安全意识,增强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行动自觉。对新进教师和当年入学新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及准入考试,培训人员根据专业的不同选修不同的实验室安全通识课程和实验室安全专业课程。考试通过,与学院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承诺书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操作。地方高校要持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将编制印发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手册》提供给在校师生学习。定期组织在校师生进行“实验室安全专题教育”,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实验室安全讲座,把实验安全教育纳入相关实验教学中,定期组织在校师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加强师生对实验室涉及的危险源的了解。建设实验室管理网站、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和推送实验室安全相关知识,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校园简报等途径加强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7],形成校园安全文化。

2.4 规范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

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流程。从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入库、出库、使用、处置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管理,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台账。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包括易制毒、易制爆、剧毒等危险性较高的化学品,实验室所有危险化学品由学校统一采购和备案,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采购流程进行购买,个人不得私自采购。实验室危险化学品须双人双锁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入库、出库和储存,及时做好台账记录。危险化学品根据易燃性、易爆性、剧毒性、腐蚀性[14]等不同性质分类存放,依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应急处理方式[8],各类危险化学品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危险化学品使用完毕后及时送回指定存放点,使用过程中实验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并认真填写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登记本。过期化学品要及时进行报废处理[15],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统一回收,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弃物处置公司进行集中处置。

3 结语

实验室安全是地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安全工作重于泰山。虽然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但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需在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同时,实验室安全关乎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学校、学院、实验室及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地方高校需充分认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做实做细,认真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形成科学、规范、长效的管理模式,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科研环境。

猜你喜欢

化学品危险实验室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喝水也会有危险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
农作物化学品
当心职业性接触化学品后神经精神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