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器械检验机构检验检测数据准确性分析

2021-11-27曹威

科技与创新 2021年4期
关键词:准确性物质检验

曹威

(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河南 郑州450018)

1 引言

影响数据检测准确性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贯穿于整个检测过程。现如今,国内医疗行业取得较好发展,针对于医疗器械,在数据检测准确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提高数据检测的准确性,对于检测机构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2 影响因素

对于影响数据检测准确性的因素,本文主要从检测人员、计量器以及检测设备、样品的制备与抽取、检验方法、检验过程、标准的物质与试剂、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2.1 检测人员

在检测机构中,检测人员占据主体地位,检测人员的能力或行为等可对数据检测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比如检测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检测人员的操作能力及工作态度等。对于检测人员来讲,若出现有关操作技术不够熟练,操作水平不高,未能正确判读实验结果,不能有效把握室内湿度以及温度等情况,将极易引起检测数据出现偏差。基于此,对于检验机构而言,在检测人员参加工作之前,需对检测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通过有效的培训,促使检测人员的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并对检测人员进行考核,待考核达到标准之后,方可参加工作,另外,对于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而言,工作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员工工作责任感的培训。

2.2 计量器与检测设备

对于检测设备以及计量器而言,若两者具有较高的精度,有助于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两者的准确性和检测的准确性有着较大的关系。在检定设备以及计量器的过程中,若没有遵守有关的规定,在具体检测中,使用的计量器以及设备有着很大的误差,将难以确保数据检测的准确性,对于检测设备,检测机构有必要对其开展定期校正。对于计量器的检定或者是校准,需遵守有关规定,由检定机构来完成,确保检定结果具备一定的溯源性,如果计量器难以达到标准,为确保数据检测的准确性,检验机构需开展多方面的对比,比如能力验证与人员的对比空间与设备的对比等。

2.3 样品制备及抽取

在整个检测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对样品进行抽取以及制备,确保抽取的样品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有助于确保数据检测的准确性,所以,在对样品进行抽取时,应采用随机的方法,并遵守有关标准,同时亦可按照有关文件中的规定,来进行抽取,确保样品的初始质量,进而可促使检测的准确性得以提高。对于数据检测的准确性而言,样品制备同样重要,检测人员在对样品进行制备时,需遵守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样品具备一定的真实性,进而确保数据检测的准确性。

2.4 检验方法

采用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有助于确保检验工作有序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检验方法能直接体现检验结果的精准性,使用较为规范的方法,可极大降低试验偏差发生的概率,进而可确保数据检测具备一定的精准性。基于此,在对器械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应充分结合检测项目的实际要求,来选取检验方法,以确保所选择的方法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有关准则中曾明确规定,实验室在开展检测活动时,需依据技术标准,且使用合适的方法,对于标准的选择,应当符合行业标准,或是地方标准。比如,针对于断裂伸长率以及强力的检测,如果处在伸拉试验加剧的情况下,需尽最大努力来夹紧试件,针对于试件长度与夹具,促使两者的方向处于同一直线,而且夹具的距离应当介于199~201 mm之间,在开展试验时,室内温度应维持在20~26 ℃之间,对于夹具移动速度而言,其范围应当介于90~110 mm/min之间,之后对伸长率以及强力进行记录,同时算出平均值。具体试验时,对于试件长度与夹具,如果难以确保两者的方向处于同一直线,室内温度达不到有关标准,在此情况下,极易引起伸长率以及强力两者出现偏差,进而难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5 实验环境与设施

对于检测机构而言,实验室的环境,以及有关的设施条件,需满足有关的规范要求,以及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对于设施以及检测环境,若两者难以满足相关要求,将会对检测结果的精准性造成极大影响,若情况较为严重,会致使检测结果失去意义,没有效果。比如,实验室内的湿度及温度,不但可对仪器性能造成影响,而且也能影响到检测结果,致使检验数据存在偏差。因此,在对检测环境条件进行设定和在对设备精度与量程进行选择时,应与有关检测标准相符合。特别是与检测环境相关的参数,比如温度、湿度以及大气压等,若没有对这些参数进行明确规定,在此情况下,需对检测环境要素进行配备,而且要依据有关规定进行,针对于室内环境指标,需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以确保数据检测的精准性。比如对于采集容器,应当开展抽吸体积试验,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试验温度应介于21~25 ℃间,并且压力为101 kPa,在正式试验前,需对试验温度及气压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结果达不到有关标准,需采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校正,进而确保检验数据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及合理性。

2.6 检验过程

在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中,检验过程是主要因素之一,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真实性,对于同一个样本,需开展数次试验,通过这样的方式,以便降低随机误差发生的概率,通常而言,对于同一检测样品,所需检测的次数为3 次左右。比如,对于医用注射器具,在对其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借助于2 个平行试验来开展检测,对于化学试剂,在对其标准溶液进行制备时,所需使用的样本为2 个,并依次开展平行试验,试验个数应为4 个,对于化学试剂的检测,一般需参照空白试验,避免有关因素对试验造成影响,比如试剂以及杂质等。

2.7 标准物质与试剂

在对微生物进行检测及对化学进行分析时,所使用到的试剂以及物质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物质以及试剂可对检测结果造成直接影响,基于此,对于检验机构来讲,有必要配备有关的标准物质,对数据精准性进行判别,在对试剂以及物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确保标准物质的有关要素满足有关要求,比如有效日期、物质级别以及试剂纯度等,此外,应当向供应商索要合格证书,以确保标准物质具备一定的可塑性。如果标准物质是进口的,需在实验室内进行比较,确保物质的可靠性及真实性。针对于试剂与物质,在进行储存时,需与规定的温度相符合,防止试剂以及物质失效。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如果标准物质过了有效日期,且没有附带合格证书以及失效日期等,在这些情况下,将会极大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8 数据处理

在完成检测环节后,工作人员需结合记录的数据,采用标准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并处理数据,在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中,数据处理过程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在采用相关公司来进行计算时,需依据公式标注单位,来判断原始数据单位是否正确,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时,需严格遵守有关标准以及规范,针对于极限数值,有关标准或者是文件没有进行明确规定时,一律使用全数值比较法。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时,不可执行持续修约,不然将会影响到数据计算,进而提高误判检测结果的概率。

3 提高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建议

检测人员在正式上岗之前,检测机构需对这些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技术操作水平,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进行培养,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在结束培训之后,需对员工进行相应的考核,考核达到标准之后,方可参加工作,工作时间若没有超过一年,不可独立开展技术操作,针对于检测人员,检测机构需定期对这些员工进行教育,以便员工能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具备较高的操作水平。

结合检验机构的具体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化并更新计量器以及检测设备,制定依据标本,充分融合检测内容,对设备以及计量器进行选择,以确保所选择的设备以及仪器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正式检测前,需及时校准仪器,确保仪器具备良好的状态。对于样本的制备与抽取,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来开展每一步操作。对于检测方法的选择,应充分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并且依据试验要求,来对实验室环境进行检查以及调整,比如实验室的气压以及温度等。对于标准物质的选择,应确保物质具有合格证书,依据相关的操作规范,来配置化学试剂,在试剂与物质达到标准后,方可开展试验。

4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对于检验机构而言,在检测人员参加工作之前,需对检测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对于计量器的检定,需遵守有关规定,由检定机构来完成,确保检定结果具备一定的溯源性;对样品进行抽取时,应采用随机的方法,并遵守有关标准;在对器械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应充分结合检测项目的实际要求;对于室内环境指标,需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以确保数据检测的精准性。

猜你喜欢

准确性物质检验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CT及超声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及准确性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苯中水分的检验
产前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评估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