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堂教学效果探究
2021-11-27陆霖
陆 霖
(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无锡 214000)
财经法规是财会岗位的基本准则,会计职业道德是财会专业的核心素养,所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是财会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它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法规知识,知晓会计岗位职业特性,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品质。尽管从2017年起,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被取消,该课程作为从业考试必考科目之一也不被财政部门硬性规定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学习,但是在会计岗位实操过程中,仍是从业者必备的会计职业素养,所以该课程依旧在各个院校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基础必学课程之一,甚至是某些省份的学业水平测试的必考课程之一[1]。
一、传统财经法规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一)教学主体缺乏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该门课程的特性,授课时法规类的知识点比较枯燥乏味,备课知识点庞杂、零散,容量多,教师花费时间精力多,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又要求学生掌握情况较好,所以教师在教学后期还要花精力通过默写帮助学生巩固;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点识记的量多、杂、易混淆,在模拟实操中运用机会少等原因,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低。最后,该课程甚至演变成了一门教师不愿意上、学生不愿意学的“黑名单”课程。
(二)教学评价缺乏有效性
课堂教学评价依赖于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正确性和完整度,以及课后默写情况,教师批改工作量大,作业正确率的汇总分析工作量更大,且结果统计通常不够准确,部分学生作业存在抄袭现象,答题情况的统计结果不能百分百体现学生掌握情况,课堂教学评价缺乏有效性和可信度。
二、提升教学效果手段
由于中职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为应付考试,大部分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开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提高和改进学生学习方法.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2]。
(一)以案例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提出任务,案例可选择职业真实案例,能够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职业氛围,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良好衔接,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也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周围熟悉的人或事,还可以联系最近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展开,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个人所得税”为例,可以以接近学生生活并感兴趣的外教老师Peter案例导入:老美Peter2018年12月底受邀来华,2019年1月1日正式入职Y城振华中学担任外教老师,2019年取得如下收入:
1.工资收入为180000元;
2.收到美国某报社转账的一次性稿费收入30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9664.4元;
3.一次性讲课收入2000元;
4.收到著作权使用费7000元。
全年缴纳三险一金40000元,每月住房租金3000元,Peter为独生子女。(备注:Y城人口约200万人)
2020年初,Peter老师既开心又困惑,开心是因为收入不少,困惑是因为听说中国申报预缴个人所得税跟美国不一样,可他完全不清楚自己该从哪里入手。
上述案例在课堂上发布的时候,第一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为外教老师是他们身边的人,而外教老师的身份又与普通老师有那么一些“不一样”,正是由于这一份特殊性,学生对于外教老师的事情会更加好奇,那么对于外教的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也有极大的兴趣。
(二)以能力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
该课程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知晓会计职业的底线,守好会计道德之门。在常规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靠讲授法、练习法让学生掌握法规法条,课后通过背诵记忆巩固加深印象,这种方式枯燥机械,费时费力。其实这是因为教师把教学目标浅显定义为让学生知道某些知识点,其实应该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学了有什么用,应该具备某种法规方面的技能。比如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需要学生具备合法合规纳税的能力,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教授税法概念、税目、税率和税收计算等,而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去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知道学习这部分知识的目的、意义是什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怎样的纳税技能。还是以上述外教Peter的案例为例,案例提出后,提问学生:如果你是Peter老师,面对目前的情况,你有哪些困惑呢?然后学生会思考提出:什么是个人所得税?为什么要交个人所得税?外国人也要交个人所得税吗?哪些人要交个人所得税?Peter应该向中国缴纳还是向美国缴纳个人所得税?他的收入里所有收入都要交吗,收到美国的稿酬也要交吗?如果要交的话怎么交?交多少钱?什么时候交?有期限吗?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经过教师整理学生提问信息,明确本次课教学目标是学会缴纳个人所得税,细化成具体目标:个人所得税的概念、缴税原因、纳税义务人、哪些所得要纳税——税目、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方式、纳税期限、纳税地点。
(三)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效率
1.传统教学课堂弊端
(1)教学内容容量较大,一堂课需要呈现和巩固的内容多,个别例题就题面需要一个PPT页面,题干在下一页,分析题目的时候需要不断上下翻动,影响课堂效率;此外,课堂练习时教师无法第一时间有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全凭教师巡视过程中掌握的一部分学生的情况,课堂有效性受影响。
(2)实践类知识点在传统课堂上无法施展,比如学生填制纳税申报表,老师按步骤讲述如何填写,还是有部分学生因为跟不上进度找不到老师在讲授哪块内容,后来索性放弃学习。
2.采用新的信息化手段
多采用形式新颖的信息化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有以下几种:
(1)微课小视频。①上网搜索资源。比如秒懂百科里有关于概念类知识点的介绍,增加课堂趣味性,税务局网站有一些普及推广的税收视频,制作精良,在帮助学生突破纳税申报中的重难点的过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②自制微课。在优芽网、Camtasia Studio操作,剪接素材合成微课视频,也可以利用Easy Sketch Pro自己手绘微课。
(2)互动小游戏。①希沃白板。希沃白板是一款针对信息化教学而设计的互动教学平台,其中它的游戏模板是最有亮点的部分之一,针对财经法规中的知识匹配、趣味填空、小组竞赛它都设计出了非常丰富且有趣的模板界面,使用也十分方便,教师只需要将题目和正确答案填充到模板里生成游戏即可,最终呈现的页面画质优良,音效趣味多彩。②蓝墨云、雨课堂。蓝墨云、雨课堂中也有很好的课堂互动设计,比如随机点名、刮刮卡等形式,增加师生互动,提升课堂趣味性。
(3)信息化教学平台。信息化教学平台是为了帮助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这些平台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蓝墨云、雨课堂。①课前。教师在课前发布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系统自动汇总答题情况,教师直接得到反馈数据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点情况,特别是财经法规的知识点多和杂,针对反馈情况了解对于学生什么是难点、易错点,调整教学重难点,对于已经完全掌握的知识点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对于大部分学生仍然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着重讲解,提高课堂效率。②课中。教师通过平台发布视频、微课或者图片讲解知识点,学生可以在手机端观看,不仅消除了部分学生因座位位置的原因看不清教室投影屏幕的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后期反复观看教师发布的教学内容,加强知识点消化;同时,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发布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全体学生的练习分析结果,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此外,教师在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让平台系统随机抽签,这种不确定性会让学生兴奋,提高课堂注意力。③课后。课后教师可以发布作业和拓展知识,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作业,不会出现遗忘或遗漏;有时财经法规的拓展作业素材较多,不需打印分发试卷,平台上布置作业可以省掉教师印制试卷、分发试卷的环节,省时省力,教师也不用批改学生的作业,系统自动出分,教师可以查看分析结果,节省人力物力;学生完成练习,可以立马出答题结果,立刻得到反馈,错题也可以反复练习,巩固所学。
(四)发布实践作业,深化学习深度
1.传统形式作业的弊端
(1)通常财经法规以往的作业都采用练习的形式布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难度和范围都局限于练习册上,考核知识点有限;
(2)传统作业通常以讲解错题的形式进行,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学生对于错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何,难以判断,效率不高;
(3)传统的财经法规练习作业,对于学生在以后就业过程中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没有特别大的帮助,缺乏克服困难找到方法的能力。
2.实践作业的优势
(1)发布实践作业,比如观察学校财会室财会人员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的操作流程,听取会计专员讲解步骤,会大大加深学生对于个税纳税申报流程的记忆,增强职业感受性;实践方式可以是参观、考察某个企业,也可以是参观税务局的业务流程,听企业专家开讲座,进行纳税模拟申报,进小区进行税收知识改革的志愿者宣讲活动等等,将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通过实践运用起来,这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解决工作中遇到困难的能力。
(2)利用会计模拟实训平台,让学生模拟会计实操中的各个岗位,了解每个工作岗位需要掌握的会计技能以及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深刻理解财经法规中讲述的职业道德,从而培养客观公正、认真严谨的态度。
综上所述,可以通过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提升课堂内涵,以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发布实践作业,将理论联系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