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大学美育课程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20期
关键词:美育美学大学生

熊 丹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重庆 401120)

大学生美育教育的本质即是借助人文美、科技美、音韵美、美术美、生活美等一系列美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的各个形式,进而帮助学生拥有一颗美的心灵、一双善于发现捕捉爱的眼睛,以期提高大学生审美、欣赏创造美的能力。

一、简述现阶段大学生美育教育课堂开设情况

我国教育委员会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正式发布相关条文,正式成立“大学美育”专业课、选修课于各高等院校[1]。20世纪之初,各类高校争相开设大学美育课程,并普遍地将其作为艺术院校的必修课,非艺术院校的选修课。各所高校努力普及大学美育课程,极大地扩增大学美育的教学受众,并依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实际的学习接受美育的不同情况,大学美育课程学时一般定位于十六至三十二,学分设置为一分至两分不等。

二、简述大学生美育教学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特点

首先,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大学生特点。普遍而言,现阶段的大学生个性尤为突出,性格趋于个性化与多元统一。他们通常喜欢特立独行,有自己的目标、追求与方向,对新生事物十分敏感。虽然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有具体差异,但是大学生心理以趋向成熟,个体意识非常强,情感多元丰富,往往对新生事物有敏锐的感知力,因此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正因如此,高校在最初开设美育学习阶段,大学生都充满着好奇心。然而此时的大学生的自制力多已被大学生活消磨殆尽,其意志力较为薄弱,情绪浮躁、时而偏激,一旦遇到学习瓶颈或是美育对他们丧失足够的吸引力,则极易使大学生们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失去学习大学生美育课程的动力[2]。此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与策略就必须加以改善与纠正,以顺应大学生此时的心理发展及行为变化。

(二)大学生美育教学所存误区

现如今,虽然在大学生美育教学课程活动中,教学误区层出不穷,如:老师教学内容被各类其他活动所代替,教师重心偏向组织各类活动,而忽略活动的初衷即借助人文美、科技美、音韵美、美术美、生活美等一系列美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的各个形式,进而帮助学生拥有一颗美的心灵、一双善于发现捕捉爱的眼睛,以期提高大学生审美、欣赏创造美的核心素质能力。另外一种误区,即教师并未真正成功地组织起关于大学生美育教育课堂的活动,活动与课堂衔接不够密切,仅仅成了形式上的“美育教育”。以上述这两种情况为代表,即当今大学生美育教学环节中所存在的最常见的误区。

(三)大学生美育教学的有效性与可实现性

在探讨了上述关于大学生美育教学的误区之后,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开展和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实际上并非如此,大学生教学尝试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思路着实可行。如今的趣味教学成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忽视了一个重要环节即缺乏对美育教学背后理论的充分认识。唯有充分认识美育教学理论,在此基础上才有美育教学策略的有效制定。因此,要想实现美育教学在大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成功应用,必须要制定好真正符合实际的高质量教学策略,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使大学生美育课堂教学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以完成美育教育的教学目的与初衷。

三、制定大学生美育教育策略,提升美育教学可行性、有效性

(一)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由于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已决定了其表现为反抗性与依赖性的对立统一[3]。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和维系师生情感尤为重要。对大学生而言,其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取决于对该任课老师的印象和信任度。因为大学生与老师见面、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教师要想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必须要时刻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全面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真正做到关注、关心、关爱学生学习及成长。唯此,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有可能在有限的听课时间内真正“亲近老师”,主动地配合老师美育教学工作,从而更加积极地进行美育课程的学习。

当然,融洽和睦的师生关系,并不等同于老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陋习放任不管、不予教育,比如老师对待上课经常玩手机、无端旷课的行为应该严厉批评并给予警告。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意把握批评力度与教育尺度,注意护佑学生自尊心,让他们理解到老师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更好的未来发展及进步。做到以上几点,学生才可能会真正欣赏、信任教师,也更愿意花时间、用精力去认真学习美育课程,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教学工作的进行,共同构建起融洽的师生关系[4]。

(二)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保持微笑,为学生营造亲切的良好环境。于实际教学中,美育教师可在课堂上通过改变发声的语气、腔调,分饰两角,用幽默诙谐的态度语气去调节课堂气氛。

如果美育课程能为大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大学生便会自然地产生积极的前进动力和模仿行为,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也就要求大学美育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讲解不宜过于繁琐,可以转变一味讲解的模式,更换思维模式转而采取奖励提问的策略,以消解学生的倦怠心理,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5]。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难度水平的美育问题,安排给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回答问题学生相应奖励,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且品尝到成功后的欣喜,实现自我满足,对后续挑战热情倍增。

(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首先,制定学习策略,是为激发学生学习美育课程的兴趣,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而灵活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则是学生能在认知上获得认同感的重要保障。这就需要老师根据美育教学课程的相关内容与大学生对美学知识的掌握水平相结合,利用多变的教学手段进行融合教学[6]。例如,用新媒体辅助教学,用投影仪播放科技、人文、艺术美等美学视频以吸引学生眼球,随后引出不同类别的美学特征及异同点。

其次,美育教师可在直观传授的基础之上,创新性地融入任务驱动和自主思考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布置具体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及独立探究、协调合作的精神,进而让学生在生活各处发现、捕捉美,提高自身审美水平及鉴赏能力[7]。

除此之外,大学美育老师还可通过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于课堂中引入各种具体的美学情景,作为辅助课堂教学。例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腾讯会议”,为学生设置具体人文、科技、音乐艺术等美学场景,并与同学们一起参与讨论,加深学生对美学理论、美学知识、美学现象的认知。

(四)丰富课外活动,倡导学用结合

教师应摒弃以往传统机械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转变为生动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美育课堂的参与者,而非单方受教者,真正做到学用结合,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充分利用所学美育知识,在轻松的氛围下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除此之外,老师可以在大学生空闲之余,适当地组织社会审美观辩论赛、“学校美育风采评选赛”等趣味性、竞技性十足的课外活动[8]。不仅仅将美育知识局限于课堂讲授,邀请根据不同班集体、不同专业的同学分圈层进行美育竞赛。例如,广告学专业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同班学生以“自然科学中的美学元素”为主题开展班级交流会活动,使不同专业的学生于课外实践活动中学习美育,在活动中加深学科理解,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及欣赏水平。举办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美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夯实美学知识、巩固教学效果,做到内外结合、相得益彰[9]。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配备教师队伍,全面提高美育教师素质与专业水平

逐步壮大美育课程师资队伍力量,保证每所高校美育课程教师队伍超过十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教学团队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至少占七成。美育教师学历配置科学,其中一半教师拥有博士学历,另外一半教师拥有硕士学历。美育教师年龄层次配置必须合理,年龄超过四十的占比约占一成,三十至四十周岁教师约占三成,其余教师皆为年轻教师。

四、结语

本文仅仅是笔者针对大学生美育课程进行粗糙短浅的教学策略分析、探讨,其还有诸多方面值得深入挖掘、考察、研讨。但由于本人才学疏浅,专业能力尚不足,有很多地方还未能采用充分论据、论点进行佐证分析,或者出发点单一以至于分析得不彻底。希望通过日后的不断学习与不懈努力可以更为深入地进行教学方案及策略研究,有一分热那便发出一分光亮,发挥自身价值以供教育界、学术界交流与参考。

猜你喜欢

美育美学大学生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外婆的美学
纯白美学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