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思维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7邓卫宁
邓卫宁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部门及高职院校特别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的强化。但是,在实际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会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比如管理方法不当,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抑或对学生未能树立“人性化管理”模式,使得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必须强化学生管理,并且根据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与行为特征,创新管理方法,应用柔性管理思维,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管理水平,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由此可见,本文围绕“柔性管理思维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价值意义显著。
一、柔性管理思维概述
在以往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大多采取刚性管理模式,所谓的刚性管理,就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一言一行,其管理呈现出强制性、机械化特征[1]。而采取刚性管理模式,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在现代化社会,学生的思维趋于多元化发展,接受了来自各方的文化与思想,自主意识增强,必须顺应其思想方可实现有效管理。
在这一背景下,柔性管理思维被引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所谓柔性管理思维,是以人类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为基础,提出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方案,采取非强制的方式,让被管理者不自觉信服,将组织意志转变为个人自觉行动[2]。柔性管理依靠的不是权力、影响力,而是依托于被管理者的心理过程,管理人员给予了被管理者充分的尊重与肯定,成全了其人格及尊严,有效激发了其内在潜力、创造精神及主动性,提升了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柔性管理思维的渗透,可以优化学生管理方式方法,使学生在柔性管理当中接受教师的正确引导,进而遵循院校相关纪律,使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让学生潜移默化之中,服从学校及教师的规定,自主自觉接受教师引导。
但是,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均不可缺少,院校需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强制约束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行为。但同时,也应该辅以柔性管理,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让学生自主认可、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一)忽视学生个人需求的管理理念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传统、落后,未能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管理过程中,学校未能关注学生个人需求,注重对于其主人翁心态与意识的培养,继而导致管理效能偏低。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自主意识的独立个体,希望自己受到尊重和认可,在刚性管理模式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管控过于严格,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主体意识被忽略,继而导致学生缺乏自主管理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乃至人生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二)缺少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管理方法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在学校住宿,除了在学习上,需要班主任、教师多加管理外,在生活上,也需要多加关怀与照顾。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管理,过于死板,一味依赖规章制度,缺乏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没有深入学生群体,依据学生个性和实际生活、学习情况,对症管理,学生由于缺乏关爱,管理出现各类问题,出现问题后,邀请家长来解决问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不良校园事件。
(三)缺乏柔性的管理制度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自主意识强,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逆反心理比较严重,部分学生受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社会责任感缺失,注重奢侈享受,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合理引导,而不是以硬性规章制度,去要求学生应该如何做,如此会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进而起到反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职责重大,许多内容难以纳入制度管理的范畴当中,基于学校缺乏柔性管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的管理漏洞,比如学生的思想道德及价值观念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进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3]。
三、柔性管理思维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施人本管理方法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主体是学生,在管理工作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为目标,有序展开工作。高职院校刚入学的学生,大多刚成年,思想独立,但并未成熟,很多学生入学后,脱离家长管控,生活费自主控制,很容易形成不好的消费习惯,花钱大手大脚,不认真学习。基于此类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需正确意识到自身的责任,采取人本管理方式,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期间,学生管理人员需增加和学生之间互动,当学生遇到相关问题时,通过以朋友的角色,进行心理疏导;或者以长者的角色,对学生给予鼓励及支持,赢取学生的信任,让学生产生安全感与归属感,遇到事情,积极寻求教师、班主任的帮助与指导,让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以免学生一步错,步步错,步入泥淖无法自拔[4]。具体执行过程中,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关注学生内在需要,结合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课程,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树立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学习同学的优点,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包括爱情观、消费观,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文明校园
校园为院校学生学习及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则为连接师生、学生与校园之间的精神“纽带”。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需做好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工作,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通过校园文化的渗透,将学生凝聚起来,进一步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及环境塑造,也是柔性管理思维的一种体现,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管理者可以将对学生的引导,融入校园中。例如:高职院校要想让学生多运动,锻炼身体素质,可以加强对于校园运动场所的建设,完善运动器材配置,定期举办“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等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之中会改变学生的一言一行,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习惯,成为一个有修养、有追求的人。
(三)树立民主管理意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高职院校在展开柔性化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应树立民主管理意识,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改进学生管理制度内容。同时,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管理平台,提倡学生的自主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树立学生的主人公心态,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生群体管理中,主动提出想法和建议,推动学生管理机制革新。高职院校学生数量多,管理人员精力有限,班主任、辅导员可从学生群体中,挑选出学习成绩优异、能力出众的同学,重点培养,树立榜样,引导群体中其他成员向榜样学习,产生群体效应,督促学生自我管理。此外,指导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通过竞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在竞技比赛中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能力水平[5]。
(四)优化学生评价机制,持续改进学生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动态性、持续性的工作,需随着学生内在发展需要、思想行为特点、成长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应该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动态评估管理工作成果,虚心接受来自学生、教师、班主任等各方面的反馈,改进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在对于学生的评价中,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评级模式,细化评价指标,勿以成绩论英雄,而是综合评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进步,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作为评价内容,在共性标准中融入个性标准,推动评价行为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学生评价机制,客观、公平、准确地评估学生。这样的学生评价机制,能够更好地被学生群体所接受,继而发挥出应有的约束、激励作用,让学生以获取更好的评价为目标,好好生活,认真学习[6]。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认识到,要想实现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科学有效管理,学校管理层应与时俱进,基于时代变化,创新学生管理思维,引进柔性管理理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以刚性法则约束学生言行,而是言传身教,教会学生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指引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前进方向,提升其自我管理效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张扬青春个性,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