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国际贸易实务混合式教学设计
2021-11-27许璐
许 璐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国际贸易主要指跨境商品的交易,交易通俗来说就是做生意,而做生意的核心要素则是价格,能够熟练地进行跨境商品价格的核算,并准确地报出有竞争力的价格是促使国际商品交易达成的关键。在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过程中,围绕着价格这一核心问题,应该如何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呢?本研究将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创新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阐述“跨境商品的报价核算与磋商”专题。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商务专业核心课程,课程选用“十三五”规划教材,以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倡议发展需求的外贸人才为目标,对接行业、产业,立足外贸业务员工作岗位,以企业业务流程为载体,将课程内容整合成五大项目。本研究阐述的是项目二中“跨境商品的报价核算与磋商”专题,教学内容涵盖国际商务磋商中报价核算的国际贸易术语、运费和保险费核算、单据制作、“互联网+”平台操作等专业知识,共计16课时。
(二)学情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的授课对象是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二年级学生,目标岗位为外贸业务员。通过前置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礼仪和语言技能,对跨境商品的交易流程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学习平台数据和调查显示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缺乏基本岗位认知、业务流程观念和国际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学生都是“95”后,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且大多为“手机控”和“游戏控”。
(三)教学目标
根据国家教学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结合课程标准和外贸业务员岗位技能要求,确定本次教学任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常见的价格术语及报价核算,并掌握合同中价格条款的内容。
2.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价格术语进行报价;能够通过核算,向外商报出合理的价格;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用英文与外商进行顺畅的沟通。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贸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团队沟通与国际合作意识。
(四)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为不同价格术语的区分和比较。依据教师课前在学习平台进行的线上问卷调查及主题讨论区互动反馈,确定教学难点为基于价格术语的报价核算及磋商运用。
(五)教学策略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过程是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开放式的学习环境,驱动学生探索、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活动[1]。本次教学设计由教师设置任务情境,以真实案例为任务载体,帮助学生建立外贸业务员岗位认知、增强业务流程观念、培养国际合作意识。同时,通过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平台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促进学生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化[2],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国际商务人才。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种类型构成,分别占比80%和20%。形成性考核内容分为过程性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和知识点考核,评价的过程依托云课程平台进行。考核过程注重过程性,多元化考核方式[3],由校内教师、企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实现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的全方位综合性评价体系。
二、教学实施
(一)课前自主学习
教师依托云平台和学习通APP发布课前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前任务内容包括:观看价格术语相关微课;分组进行国内商品报价构成调查;参与课前学习问卷调查和主题讨论。教师根据云平台数据和学情反馈,针对教学重难点,制定课中学习方案。
(二)课中探究学习
此部分采用案例分析法,由引案、析案、解案、破案、演案和评案六个环节组成。由企业教师引入案例任务,教师帮助学生细化案例任务,并进行新知识的讲解。然后通过游戏、动画、实训平台等手段破解重难点,让学生在情境演练中展示案例解决成果,最后进行评价总结。
1.引案
依据课前云课程平台数据反馈中的较难理解的价格术语,在企业案例资源库中选取案例情境,并实时连线企业教师,邀请企业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布置报价核算任务,该环节以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习进程。
2.析案
根据企业案例细化学习任务单,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有:(1)选择价格术语;(2)明确报价要素;(3)查询条件和核算价格;(4)向外商报价。与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完全符合。接下来,教师利用PPT、动画、视频等手段对全部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梳理。
3.解案
针对教学重点,本环节设置了两轮游戏。第一轮为价格术语连连看游戏。由于价格术语种类较多且非常容易混淆,教师团队据此原创开发了此款游戏,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和辨别。第二轮为抢答游戏,教师依据知识点提前设计游戏动画,学生通过学习通APP进行抢答,回答正确即可获取课堂积分,课堂积分将实时统计,并纳入最终的考核评价。两轮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巩固了知识点、学习重点得以解决。
4.破案
依托“互联网+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平台,同学合作成立外贸公司,通过对银行、海关、保险公司、船公司等机构的资费查询,了解银行收汇流程、国外港口装卸条件、保险惯例及进出口报关流程,确定案例任务中的价格核算相关条件,根据不同的条件核算价格并报价,争取获得外贸订单。此环节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业务流程观念,完成岗位任务,体会真实工作的成就感,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5.演案
针对以往学习过程中“只学不练、只算不说”的痛点,本次环节设置了情境演练环节。学生根据案例中的报价和核算结果,结合案例的背景资料,分组进行角色演练。情境演练既能检验报价核算任务的完成情况,还能将案例转化为情境,沉浸式体验进口商和出口商的身份角色。智慧教室将全程对演练过程进行录制,教师可通过回放进行讲解和点评,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沟通技能。
6.评案
学生情景演练过程可通过手机连线实时传送给企业导师,企业导师根据案例成果展示对本次教学任务进行评价。情景演练过程也将同时上传至云学习平台,校内外教师进行点评、学生也可以小组间互评。考核结果实时通过线上数据统计得出,“教、学、做、评”贯穿教学过程中[4]。
(三)课后拓展学习
在完成课堂教学基本学习任务后,教师根据案例核算结果,布置向外商报价的邮件撰写任务,并将企业导师的邮箱分享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能选择不同的课后拓展任务,既可以将报价邮件上传至云课程平台进行讨论,也可以直接发送给企业导师,邀请企业导师进行指导和评价。课后学习的过程可有效地拓展学习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技能。
三、教学创新
(一)游戏中学习
针对高职学生的知识水平低、自觉性不强、“手机控”“游戏控”等特点,教师团队原创开发了多款手机游戏,并将其融入课堂互动环节。游戏的引入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提高了学习效能。
(二)情境中学习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丰硕成果和资源,让真实的企业案例和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基于案例的情境化学习不仅将课堂知识与工作实际无缝对接[5],而且企业教师的现场点评和课后指导,为学生带来了新讯息和新视角,点燃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指引了就业方向。
(三)云端中学习
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利用智慧教室直接从“云端”调取图片、动画、视频等可视化资源,创新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同时,每堂课都能自动进行分段和整段录制,课后,学生可以随时点播和复习,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界限。智慧教室为教学设计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硬件和技术保障。
四、教学反思
在传统教学中,跨境商品的报价和核算相对枯燥单一,侧重价格术语的死记硬背和计算公式的生搬硬套,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升。本次教学设计通过“在游戏中学”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通过“在实践中学”提升了学生对于不同价格术语的运用能力;通过“在情境中学”整体上增强了学生对跨境商品报价和核算业务流程的理解和认识。
但是,目前校企合作单位多为国内进出口贸易公司,学生直接与外商沟通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与贸易的深化,与我国开展跨境商品交易的国家地区和产品类型日益增多,企业案例资源库和企业专家资源库的建设也将随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