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职能部门档案管理标准化工作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2021-11-27许爱德

山西青年 2021年20期
关键词:科室公立医院标准化

许爱德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山东 日照 276826)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快速发展,公立医院档案管理也形成了专门的学科,从档案类别属性到档案的数量,都在随着年限的积累不断增多,科学合理有序的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有效促进医院档案规范化的开展,是公立医院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

一、构建公立医院档案管理体系的意义

公立医院都是由多个科室组成,每个科室都有独立的档案,导致在整个医院档案工作中形成了较大的分散性。而档案在形成中又会涉及较多的人为参与环节,从科室的类别和内容都有着不同的档案特点,从而使得各职能部门的档案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规范化整理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公立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强化各职能部门档案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档案管理体系标准化是对公立医院各类档案有效管理,以及使其在医疗科研等工作中提供完善服务和提供有效资源的基础。档案的完善和提供可以有效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通过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收集各职能部门的档案,降低了档案保存成本,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推动医院工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

二、医院档案管理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立医院档案管理已经是具有一定规模性的工作。虽然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有其发展的方向,但在实践中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档案收集归档过程中,由于医院科室较多,要想全面收集完整的档案,还是存在一些难度,过程也比较缓慢。而在整合和利用上,档案的利用率也比较低,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其作用[2]。

虽然不少公立医院已经设立了档案管理制度,但由于跟档案管理现代化差距比较大,导致在档案运行和实施中成效不佳,整个档案管理体现出来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职能部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往往是兼职人员,专业性不高,缺少档案保密意识,知识掌握也比较浅显,在整个搜集档案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认识,收集上来的档案存放不规范,有时候随意放置的档案可能会被遗忘,导致整个档案材料丢失或者破损。公立医院对档案管理有关政策规定的宣传力度不大,导致职工思想上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也缺少足够的认识。档案对于医院来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医院管理财富的积累和沉淀,因此,加强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加大档案管理职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档案管理标准化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一)档案管理标准差,人员缺乏档案知识和能力

在档案管理中,大部分的公立医院依然采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缺乏对实际医院形式的考量和融合,导致在档案管理上存在不科学和不全面的情况。如今信息化的发展,很多高科技信息化建设已经融入医院当中,档案管理也需要跟信息化相融合,但很多医院档案室只是引进了信息化设备,却没有加以利用[3]。例如,在信息化档案管理中,缺乏对格式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对文件运用什么样的办公软件没有规范性,导致每个职工归档方式都不一样。没有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序很好地运用,没有建立统一的规章制度。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对互联网的共享模式没有合理安排。

(二)档案兼职人员缺乏系统知识

档案管理具有标准化和规范化,职工的专业性是整个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点。而很多档案管理职工并不是科班出身,再加上没有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导致对档案的管理不够重视,对档案保密意识淡薄。由于缺乏针对性的训练和培训学习,导致整个管理工作中工作效率严重降低,工作水平不够。有的医院也会进行培训,但是没有足够的进行针对性、大范围的统一培训,最后会让知识掌握上大打折扣,起不到专业培训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意识淡薄,利用率低

医院档案的整理归纳是对医院工作的强有效整合过程,单一地靠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收集,对形成统一化规范化管理难以实施。因此,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许多公立医院已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较为初级的管理,但是距离档案管理全自动化还有较大的差距。例如,最简单的扫描仪,初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扫描仪了解不多,扫描仪不够先进,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手动操作对文件进行扫描,完全不能全自动性、大范围对档案进行扫描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许多公立医院购买专门的院内管理系统,但是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将系统跟各个科室进行连接互通,系统只能在科室和科室内部人员中操作,利用率极低。很多公立医院在纸质档案整理中,依然需要大批人工进行归档装订,无形中增加了人员的工作量,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资源缺乏。

(四)综合档案水平不高,收集能力不足

从公立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上看,很多医院在档案管理上依然有分散性的情况,各个科室管理自己科室的档案。没有一个完善的统一管理制度和标准,导致各科室收集上来的档案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参差不齐。在档案收集工作中,由于部分科室的不重视,还会导致档案不全甚至丢失的情况。因此,要从分散化形式入手,整合各科室档案,每个科室都需要有专职负责档案整理的人员,人员和人员之间也要有良好的交流互动,有效地把各科室档案可以整合到一起,统一规范性管理[4]。

(五)缺乏档案归档标准体系

从医院档案特点上研究,除了病案外,医院档案大部分都是在医疗管理等工作中形成的规模性内容,对当下医疗水平和医疗研究都具有最直接的反映,是当下最具专业性和技能性的展现。同时,各科室档案也是医院标准化建设的评审依据,是反映医院等级及服务能力的最为基础的资料。充分说明医院档案和医疗工作有着不可分离的作用,在医疗管理过程中,需要利用档案中的内容对医疗救治等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此外,对档案中医疗管理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技术整体质量和水平。因此,要对医院档案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从整个医院档案特点上做出分析,为整个医院医疗水平提供有效保障。

四、公立医院职能部门档案管理标准化的解决建议

(一)对医院档案工作内容进行标准化管理

作为医院整合档案的管理部门,需要其与各个科室及时有效地沟通和联系,对收集上来的档案进行严谨的审查工作,及时发现档案问题点,随时与科室建档专职人员沟通,解决在档案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具有对各科室档案建档人员的监督作用,从建档开始就要形成统一的标准化、规范性操作形式,确保档案在收集过程中质量能够实现稳步提升。同时,通过标准化、规范性的操作,可以有效地节约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

(二)建立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和考核监督体系

在档案收集中会涉及多个环节,经手的人员也比较多,因此档案管理规程的制定中要有具体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要明确档案管理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权限,责任要落实到人,明确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建立部门的关系,明确各个科室在档案工作中的分工和职责。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医院档案管理机制,确保在移交过程中不会出现差错,制定相应的奖惩进行约束,利用健全的法律法规管理,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正式化和规范化[5]。

(三)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常态化管理

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方面,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具备档案管理人员的胜任力。不仅需要熟知档案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还能做到有效整合各部门档案,对各种形式的档案如音像、视频、文字、图片等类别都可以熟练归档管理。在信息化发展的形势下,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运用,还需要懂得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这就需要医院在引进信息技术的同时,培养更高层次的专门人才进行档案管理。只有建立综合高效的档案管理队伍,才能让医院的档案管理更规范化,利用率得到更好地提升。

(四)加强信息化手段应用,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在医院整体档案管理中,要了解医院本身的特点,从特点出发完善相应的医院档案管理体系,从体系中加强医院档案文本、视频等归档管理。需要建立医院的内部网络,对实时数据进行共享,同时利用网络的特性对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确保系统在档案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完善档案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科室专业档案在系统中就可以改进,随时确保档案的有效性。例如,在对医院基本数据的运用中,对人力资源等信息利用中,组织人事部门可以有权限完善资料,其他职能科室可以设定权限快速提取人力资源资料,从而形成准确有效的资料分析,有助于实现医院管理的高效率。

五、结语

为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基本任务。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强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特别是行政职能部门的档案管理者,要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做出努力,从而为医院管理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职能部门档案管理制度要健全完善,档案管理者要不断提升素质,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提高档案利用率,在医院发展需要用到档案的时候随时可提供保障,使医院可以在有效档案中得到更多的支持,推动医院现代管理水平上台阶,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科室公立医院标准化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调查与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公立医院出纳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探究
吃肉频率能体现乡村治理水平? 走形的标准化徒增负担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