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探究
——以《自然的定格》一课为例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8期
关键词:风景画印象派欣赏课

(无锡市蠡园中学,江苏 无锡 214100)

美术课的开设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初中美术课的教学不是为了培养有专业技能的绘画大师,而是通过美术学习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欣赏方法及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审美品位和综合素养。欣赏评述课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模块,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笔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发现普遍学生重绘画而轻欣赏,认为美术技法的掌握是主要的,而在评价美术作品时不会欣赏表达,缺乏美术欣赏的基本语言和方法的掌握,由此看来,欣赏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欣赏课教学模式以“老师教学生听”为主,课堂沉闷而乏味,无法提起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效果达不到老师的预期。现如今,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老师的欣赏课模式应该由传统的“机械记忆”转变为“审美判断”,让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习热情[1]。作为美术老师,我们应该更多地从教学角度思考:我们要创造怎样的环境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感受?欣赏课怎么样设计才能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运用哪些合理高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现以苏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9课《自然的定格》为例,介绍几种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本课的运用与实践,引导学生欣赏有代表性的外国风景画。

本课作品多样,创作风格迥异,介绍了处于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转型期的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派的代表作品。在教学中,笔者重点考虑如何让学生理解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感受这些代表作品的内容及艺术魅力并学会自己评述发表见解。鉴于此,笔者在备课时设计了情境代入法、激趣提问法、故事讲述法、教具实验法、观察对比法、讨论探究法等多元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自主归纳各派绘画的艺术风格特色,掌握一定的风景画欣赏能力。

一、运用情境代入法,感受自然之美

艺术源于生活,我们经常发现许多美术作品的创作都是以自然风光、动植物、生活场景等为题材进行,我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和谐共处、紧密相连,这意味着对自然的认识和关注于美术欣赏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学习紧、任务重,有时忽略了对大自然的观察,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自然之美,笔者在本课的导入部分采用了情境代入法。

上课前,伴随着舒缓的自然之音,多媒体播放一组高清自然风光摄影大片,创设自然情境。学生身临美术教室,在视觉的饕餮盛宴下,在不自觉的惊呼声中,逐渐融入了大自然的情境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笔者在图片的选择上并不是漫无目的、随意选定,而是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的。在学生欣赏美景时,笔者提问:你们注意到风景有哪些变化吗?

学生A说:季节不同,有冬季、夏季……

学生B说:时间不同,有傍晚,有清晨……

学生C说:天气不同,有晴天,有雨天……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带有目的性得更好去观察,也能加强留在脑海的印象。笔者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他们获得的信息为观察对比法的运用埋下了伏笔。

笔者总结:无论是季节的更替、天气的变化、时间的轮回,大自然都以不同的面貌展示着它的千变万化,都呈现给我们不同的视觉享受,让我们深深陶醉,面对美景,你会……写作、拍照、画画等方式都是我们记录它的方式,风景画便是用画笔描绘这样的感受。由此导入风景画欣赏的课题。

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营造自然界的气氛是教学手段之一,我们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观察窗外或走出教室,来到室外,甚至利用学校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公园等,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感受风景,然后引申到欣赏课堂中来。常用这种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激发热爱自然之情,也更容易体会艺术家对自然描绘的创作灵感。

二、运用激趣提问法,自主归纳传统写实主义风景画的艺术特色

巧妙设计疑问,以问激趣,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设计的提问应难度适中,避免专业语汇太强而让学生无从回答,失去信心;要循序渐进,精准有效,能紧紧抓住学生兴趣点,从而把学生引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让传统写实主义风景画的艺术特色自然地浮出水面,使学生轻松掌握。

笔者在传统写实主义风景画欣赏这一环节,设计了这样的一系列提问:

这些作品带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生答:写实、细腻、柔和、空间感强……

你从画面上看到了哪些内容?生答:神话人物、自然风光、田园生活……

放大中景部分,仔细观察,你看到?生答:事物轮廓清晰、结构明暗准确、一丝不苟……

通过欣赏,你猜测这样的作品是短时间内快速完成的还是需要经过长期研磨?生答:长期。

学生自主归纳:写实主义艺术家们创作风景画早期以神话、宗教等为题材基础,后期逐渐人物比例缩小,风景画成为独立绘画题材。他们在一个有固定光源的室内环境下长期画画,用精准的笔画,精磨细作,色彩柔和、线条明晰、明暗渐变从而达到强烈的三维立体感,画面充满一种神秘、庄重而严肃的质感。

在亲自观察并根据相关问题的思考得出结论后,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并增强了学习自信。课堂开始变得活跃起来。

三、运用故事讲述法,了解印象派的产生与发展

古今中外的许多美术作品或艺术流派的产生都是以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背景为前提的,在介绍这些作品时,教师可以挖掘作品背后的小故事,饱含情感的讲述形式往往吊足学生的胃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印象派作品的欣赏理解是本课学习重点之一,19世纪末印象派的产生使绘画迎来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大变革,从此以后,绘画的内涵变得较之以前更复杂和丰富。笔者先是通过组织学生对莫奈的《日出印象》作品进行欣赏,得出对作品的初步理解:事物模糊、用笔快速、户外写生、光色关系与变化等,从而引出话题,讲述印象派的诞生:19世纪末,艺术家们经常在巴黎举行定期聚会,交流艺术理论,因莫奈一行先锋前卫的创作手法过于“非主流”而无法获得官方认可,所以他们决定举办自己的画展并取名“落选者沙龙”。《日出印象》展出后,受到大量的批评与讽刺,其中一位记者甚至特意写了一篇评论,嘲讽他们是一群不懂绘画的人,认为他们绘画过于粗糙与随便,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印象一词由此而来,莫奈一行欣然接受,印象派随之诞生。笔者继续讲述:印象派画家们研究光与色的关系与科技进步有一定关联,物理学对光的色彩的发现促进了绘画色彩的改革,艺术家们得以启发。画面色彩由传统的褐色调逐渐变得明亮和灿烂。绘画场所也由室内走向了户外,印象派画家们捕捉瞬息万变的光线变化,这样就引起了绘画观念的一系列变革,促使以后的绘画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多变。

四、教具实验法,理解印象派的特点

教具的使用能够丰富教学手段,无论图片、实物或模型等这些教具都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元素,教具的存在可以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直观,让学生获得直接的视觉体验,借助教具,教师能够更简洁有效地把结果传达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和吸收知识[2]。

印象派画家们研究光与色的关系,描绘自然光线下物体颜色微妙的变化,对现代艺术影响深远。在探讨印象派的特点时,如果教师直接讲述色彩这一抽象概念,学生将无法获得直观体验和认同感。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物体因光线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色彩变化,笔者运用教具实验法,利用石膏圆球体教具设计了一个小实验,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印象派研究的内容。笔者将一个白色石膏圆球体放在一块绿色衬布上,提问:球体是什么颜色?受光面的颜色?接近衬布的背光面的颜色呢?学生仔细观察后答:球体本来是白色,受光照射的亮面呈现了暖的黄色,而接近衬布的部分因受衬布绿色的影响而出现绿色。学生回答完毕,笔者接着将石膏球体转移放置在一块红色衬布上,继续提问:石膏球体有没有变?颜色变化了吗?生答:石膏球体没变,但色彩因周围红色环境的影响而变成了红色……正如学生亲眼所见,同一个石膏球体因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发生色彩的细微变化,实验中衬布颜色单一,故环境相对简单,而大自然中的光线环境更为复杂,物体颜色的变化也更为之丰富。

通过这一简单的小实验,学生一目了然,获得的感受真实而深刻,对于色彩的理解有了重新的认识,对于印象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同。由此看来,精心设计利用教具辅助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巧妙灵活地解决一些抽象复杂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五、观察对比法和讨论探究法相结合,比较写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的风格差异

观察对比法是欣赏课教学常用方法之一,本节欣赏课展示了大量的外国风景画作品,学生通过对不同艺术风格作品的欣赏和观察对比,感受到了画家敏锐的观察力和多变的表现力。当然,仅仅感受美是不够的,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评述也是欣赏课的技能目标之一。另外,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述知识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倦怠感,学生更喜欢互动讨论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时应该思考如何合理高效地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为了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并且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笔者运用观察对比法和讨论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这样的反馈表,引导学生归纳比较写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的风格特色。学生4人为一小组讨论,组内成员轮流用一两个词语讲述自己的答案,发表自己的见解,由组长记录完成学习反馈单并汇报分享,其他小组可做补充完善,最后笔者小结汇总。

通过分小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畅所欲言,生生间交流互动,学会与他人沟通,尊重他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观点,互助提高。

教无定法,多元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应该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灵活多变,笔者在本课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模式,通过环环相扣的多元教学方法的实践表明,多元教学方法对美术欣赏课教学效果有实际提升效果,课堂不冷场,变得活力有生机,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能够多角度的去理解风景画作品,交流表达也更自信融洽,对审美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对多元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漫长而发展的过程,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一线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探索更多有助于学生不断进步提升得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风景画印象派欣赏课
一代宗师华崇锋华派风景画作品选
英国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
名家
名家/[法国]毕沙罗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美育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
智力大冲浪
名画家的聊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