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方高校双学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8期
关键词:双学位专业课程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一、双学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早在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就强调:高校要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的培养机制[1]。以湖北省为例,2010年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学生跨校跨专业选修双学位,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然而双学位教育在各高校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亦出现了诸多问题,表现在:

(一)双学位专业有限,学生选择双学位存在盲目性

高校双学位教育多数依托现有本科专业,单独组班安排相关教师授课,大部分高校由于受到选课人数、授课教师等因素的限制,只开设相对“热门”的专业,且所开专业学时少,师资力量配备不足,满足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个性发展需求的专业选择空间较小。而且辅修双学位的课程安排缺乏弹性,实践性课程不足,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没有归属感,更感受不到职业体验,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和效率低下,从而影响辅修专业的质量提升。

学生选修双学位,可以拓宽知识范围、延伸专业兴趣、提升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然而,调查显示,多数高校在学生选择专业时没有开展详细的双学位的专业介绍及宣讲,缺乏对如何平衡主修和辅修专业学习时间的分配、如何顺利完成双学位课程学习的指导。有意向的学生只能通过教务网站、辅导员和同学了解情况,并不了解自身兴趣特长、专业基础与哪个辅修专业更匹配。选择专业时多数学生存在较大盲目性[2],以增加就业砝码为目的,一味追求当下热门专业,甚至凭感觉随意选择,真正以主体需求、个性化发展、多样化学术兴趣为导向选择双学位专业的较少,导致部分学生对所选择的专业可能根本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投入到学习时间和精力有限,学习起来力不从心,严重影响了学习的质量。

(二)缺乏适合跨学科培养目标的双学位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匹配性是双学位人才培养、课程授课和学生学习的纲领,目前各高校的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的大多数专业课程都是采用主修专业原有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有的课程设置过于重视理论基础教学,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实践性课程内容设置滞后,课程实施目标模糊,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有的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手段太单一,教学效果差。对于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双学位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能够结合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到跨学科交叉课程。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条件、有限的教学师资构建适合双学位教学的课程体系,保证教学效果,完成高质量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值得进一步思考。

目前双学位教育中忽略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成为多数高校双学位教学的常态,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只安排撰写毕业论文,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未明确提出,实践环节所占比例较低,无法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相适应。

(三)缺乏规范化的课程评价系统及考评激励机制

目前高校对主修即第一学位专业的教师,从授课到课余时间辅导,都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严谨且具备可行性的评价及激励制度。教师在规范制度的监督下,无论是授课过程中,还是课余时间的辅导过程中都能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但是针对双学位教学,对教师授课及课前课后的监督管理机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缺乏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双学位的教学效果难以提升。

(四)双学位教育监控机制缺失

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监督是良好教学秩序的保障和前提。不同于主修第一学位专业教学的管理,多数学校的双学位招生和教学管理都是由开设专业的学院负责。教务处只负责计划审定、组织报名、资格审核、发放毕业证,缺乏科学合理切合本校实际的双学位教育统一管理体系。各学院采用不同的方式及标准管理课程设置、教师授课、学生选课、日常管理与考核方面[3],重视程度也不相同,学校没有统一合理的教学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监督。教学监控停留在期初教学资料检查、期间课堂教学检查、期末考试巡视层面,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并未涉及。双学位上课时间大多安排在晚自习或者周末,该时间段上课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疲劳,或者与学生活动冲突,加上教师对学生的到课上课要求缺乏硬性约束,最终导致课堂出现大面积缺勤的情况,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双学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五)学生考核和毕业要求过低

双学位教育一般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学制两年半,每个学期主修与双学位都有固定的课程与课时,课程安排缺乏弹性,教师授课时间极其有限,学生投入精力不足。导致课程学习效果远远差于主修专业的学生,课程教学几乎点到为止,学习质量难以保证。教师日常教学中学生请假或旷课等缺勤现象严重,为提高出勤率,教师提高出勤成绩在平时成绩中的比重,为避免过多学生不及格,期末考试时教师出题过于容易,评卷相对宽松。毕业论文质量也远低于主修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要求,导致双学位证书的含金量降低。

二、双学位教育发展对策

(一)做好准入前的专业指导

为了避免学生选择双学位专业的盲目性,减少教学资源浪费,学校可以通过招生讲座、电话咨询、新媒体平台推送专业简介、师生交流座谈会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建多学科交叉团队,通过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等方式,帮助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未来发展志向、专业基础及学习能力;明白如何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双学位专业;进而了解意向专业的特点、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知识结构体系以及与主修专业的关系等。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双学位专业,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双学位学习方案,构建学生知识体系架构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更大空间。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高校需实施追踪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精准获取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以往的培养经验,动态修订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强化实践能力,课程设置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而不能简单复制主修专业。培养目的与要求、培养对象、学分要求、课程设置等要素不同,在学分、学时、课程设置等方面要有针对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强调学以致用,加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考虑学生的融入程度,合理配置,课程数量适中,所开课程能满足学生就业与未来发展需求。教材的难易程度适中,教学内容考虑双学位课程与主修课程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搭建课程整体框架、突出重点,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教学,适当弱化部分次要内容。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共享主修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合理衔接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之间的知识结构[4],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制定出适合双学位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设置合理的考评及激励机制

基于教师授课及课后指导工作的考评及激励机制缺失的现实,学校可以借鉴常规教学对教师工作的考评及激励机制,设置一套较为完善的考评及激励机制。通过网上评教等方式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评价较好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对教师通过答疑课或者习题课、网上答疑等途径开展课后辅导的,向相关教师支付一定的报酬。

(四)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管理双学位教学

为提升双学位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学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常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包含双学位教学质量监控,学院也要加大对本学院的双学位教学质量的监控。严格进行教学管理,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做到教学环节不乏监督与反馈,评教系统不遗漏,加强学生课堂管理,完善辅导员配合任课教师的教学管理,院系管理加上学校督查,形成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

双学位专业审批时就要考虑所开设专业是否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是否能够完成教学工作,是否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学位教育管理队伍。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关注学生学习及授课教师情况,合理考量教师授课效果;学生管理方面,加强日常考勤监管与期末考核,关注学生学习效果。

(五)制定严格的课程考核、毕业审核制度

课程考核是提高双学位教育培养质量的关键。多数高校的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的办法。学生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出勤、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如果学生请假较多、课堂表现差、无故旷课则取消平时成绩,以此来促进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这种考核方式,可以让多数学生重视出勤、作业等过程,避免期末考前突击;但是平时学习效果难以考量,平时分得之太易导致学生学习不够深入细致。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课程考核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严把毕业审核质量关,严控毕业关口,双学位也要制定撰写毕业论文制度,既能考核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衡量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以确保毕业生培养质量过关,素质过硬。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跨地域资源共享

双学位教育的发展需要依靠专业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支撑,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资源共享。在分析各种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可行性、契合度、可持续发展性的基础上,依托地域条件,通过慕课、微课或App教学资源等网络课程的深度开发,坚持贯彻资源共享发展机制,打造优势互补的髙等教育资源互助模式,与临近地区高校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深度整合本区域内的高校资源,实现学生跨校选择专业,扩大学生专业领域。

双学位教育制度是跨领域培养高端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主修专业的有益补充和延伸。为真正提升双学位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打破学科壁垒,倡导交叉融合,建立跨学院、跨学科、跨地域的整合式教育体系,建立整合性和跨学科师资队伍。地方高校更需要积极学习借鉴其他高校先进经验,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根据本校资源及学生特点,因地制宜制定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双学位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为十四五建设输送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双学位专业课程
地方高校双学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从“七校联合办学”暂停招生谈“双学位”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