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党史中汲取深厚的奋斗伟力

2021-11-27曹志芳

政工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官兵战士党史

曹志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回顾百年来我们党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的伟大历程,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启示,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问道必先知史。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学好党史,才能了解党开创发展前进的历程,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才能从党的丰富历史经验中汲取政治营养和智慧力量,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一、“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就是要学以正心、坚定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从党成立的那天起,理想信仰一直是鼓舞共产党人奋发进取的精神号角。100年前,我们的前辈为什么能像雄鹰一样飞到欧洲和苏俄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什么会有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毁家纾难建立革命武装?为什么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战场上舍身拼杀,在刑场上大义凛然?这就是理想的召唤,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是要学习好发扬好百年党史形成的巨大精神财富和制胜法宝,坚定理想信仰,经受实践考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开办学史课堂。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推荐《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书籍,采取领导领学、专家辅导、个人自学和党委中心组集中组织等办法,紧密联系“中国创造”“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之治”生动实践,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充分认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人民军队为什么“红”等重大问题,力争在改造思想上取得新进步、在思维层次上达到新高度,进一步坚定铁心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用足社会课堂。充分运用驻地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利用历史英模人物纪念日,广泛开展缅怀、凭吊、祭扫、宣誓等活动,追思先贤、追忆先辈、追悼先烈。组织官兵参观历史文化遗址,在深刻感悟历史先贤的崇高境界、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范中,升华精神、坚定追求;组织官兵瞻仰革命纪念馆,在深刻领悟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历程中,心系国家安危、矢志强军兴军;组织官兵祭扫烈士陵园,在深刻体悟革命先烈为国家人民而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中,激发勇往直前、敢打必胜的无畏气概。

丰富网络课堂。按照聚焦党性军魂、融入时代元素的思路,打造党史教育网络平台,提供生动直观、海量丰富的历史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课堂,让官兵在回顾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波澜壮阔的改革大业中,看到如果没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心,革命就会在“红旗还能打多久”的质疑中流产;如果没有抗日战争打持久战,中国人民就会在敌寇的大肆侵略下沦为亡国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姓社不姓资”的决断,中国将不会踏上民族伟大复兴的快车道,从而信党、爱党、听党话、跟党走。

二、“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就是要学以固本、砥砺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回顾党史,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首著名的歌谣:“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中国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说是人民的胜利。党和人民血肉般的联系,永远是我们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是要继承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把基层官兵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思想、作风和行动校正到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上来。

真心听兵言。抗战胜利后,经过几个月的国共和谈,许多官兵都有解甲归田过太平日子的想法。我党及时开展了以引苦、诉苦、挖苦为内容的整军运动,发动官兵诉苦、挖苦、算剥削账、讨论谁养活谁,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罪恶、阶级压迫的残酷,激发了广大官兵的革命热情。新时代,做战士的贴心人,一定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主动“面对面”沟通,从战士的“微表情”中捕捉心理信息;“心贴心”倾听,虚心听战士逆耳的话、刺耳的话、直谏的话;“换角度”思考,深切体会战士的烦心事,真正“看”到内心彷徨、“听”到所思所盼、“闻”到负面状态、“触”到心灵症结。

真实知兵情。井冈山斗争时期,官兵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结成了坚不可摧的战斗集体。人们之所以怀念焦裕禄,就是因为他始终心里装着群众,总是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今天,党员干部必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基层官兵交朋友,利用工作、学习、生活、训练等各种机会,走进战士之中,深入战士内心,融入战士生活,谈心交心,通过观察战士的睡觉、饮食、交往等情况,从一举一动中了解战士心理,从平时细节中把握行动规律,从不良倾向中及时发现问题,推倒“心理围墙”,架起“连心桥”,拉近与战士的思想感情,缩短与战士的心理距离。

真诚解兵难。古田会议决议强调:“要设法改善红军的物质生活,利用一切可能时机休息整理,以改善物质条件。”《红军士兵会章程》明确,把代表士兵利益、改善士兵生活作为士兵会的宗旨之一。当前,党员干部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和决心,想方设法把成长成才、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看病就医、涉法纠纷等官兵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好,决不能把为官兵办事当作政治口号喊、当作形象工程建、当作晋升职级用,更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待官兵的实际问题感情淡漠,让官兵寒心。

三、“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就是要学以强能、敢打必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党的百年历史,有“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张思德,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甘当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雷锋,有被誉为“领导干部的楷模”“民族团结的典范”的孔繁森,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优秀代表。长征接力有来人。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要激活我们身上潜藏的红色基因,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旺盛的斗志,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中,感悟光荣职责,承担强军使命。

磨砺“安不忘危”的战斗意志。我党我军之所以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靠的就是坚不可摧的斗志。哪怕面对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饥肠辘辘、围追堵截,哪怕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迎战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哪怕面对惊涛骇浪的滚滚洪流,人民军队从不畏惧,越难越上,越战越勇。新形势下,长期的和平环境使部分官兵染上了“和平积习”,总认为“仗打不起来、打起来也轮不上我”。党史学习中,就是要用当年的炮火硝烟、小米步枪、草鞋窑洞当教材,教育官兵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洗除思想上的锈蚀,严格落实战备制度,确保一声令下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锤炼“逢敌亮剑”的战斗精神。我党我军历来十分重视以英模人物激励士气、鼓舞斗志,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方志敏、杨靖宇,解放战争时期的刘胡兰、董存瑞,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杨根思、黄继光,再到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等,他们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令人敬仰。现在我们“钢”多了,“气”要更足。学习英模,继承传统,就是要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磨砺战斗意志、锤炼战斗作风,无惧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平时忘我,战时忘死,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培养“用我必胜”的战斗素养。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造就了一大批善打硬仗、敢打恶仗、能打胜仗的优秀军事指挥员,锻造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雄师劲旅。党史中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老一辈指战员积累的丰富治军经验和闪耀星汉的军事智慧,极大地丰富了军事战争学的理论宝库。学习党史,就是要用革命前辈传给我们的“锦囊妙计”,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瞄准强敌对手,集中精力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以“用我必胜”的高强本领护航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官兵战士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抓落实要“心无旁骛”——要当战士,不要当“绅士”
党史上的今天
绿茵小战士快乐友谊赛
鸡蛋战士
国际主义战士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