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1-11-27孙宾宾

绿色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陕西省

孙宾宾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1 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山东理工大学一科研成果卖出5亿元天价”等关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热点新闻时常见诸报端[1]。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想法设法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但是作为科技成果的主要生产者之一,地方高校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本文以科技资源丰富的陕西省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2 陕西省科技资源与技术转移转化整体领先

截至2020年6月底,陕西省共有普通高校96所(含6所在陕部属高校、不含在陕军队院校,以下同),成人高校14所[2];中科院西安分院是中科院的12个分院之一。2019年国家共授予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计296项,陕西省获奖28项,占9.46%[3]。陕西省科教资源优势明显,而这些科教资源又主要集中在省会西安。

2019年我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为22398.4亿元,比上年增长26.6%,首次突破2万亿元[4]。陕西省2019年登记各类技术合同53004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1467.83亿元,同比增长超30%,排名位居全国第五[5]。2020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549353项,成交额28251.51亿元,分别比2019年增长13.48%和26.13%。陕西省2020年技术合同登记5203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758.95亿元,居全国第六位,位于北京、广东、江苏、山东、上海之后[6]。

2020年陕西省技术输出(合同)52035项,成交额1758.72亿元;技术吸纳(合同)28879项,成交额941.10亿元[6]。技术输出合同数和成交额均显著大于技术吸纳,这与陕西省科教资源丰富、技术成果生产量大相一致,同时说明陕西省拥有的技术成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就地转化,正在大量输出到其他省份。

3 地方高校在技术转移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陕西省共有普通高校96所。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科研积累丰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领先。此外,陕西省更多的是靠地方财政提供办学资金,由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校,即本文所指的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地方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其基本都是教学型或者教学科研型高校,这部分高校在技术转移转化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市场需求脱节

应用型、地方性是对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基本要求。对接地方优势产业、服务地方发展大局,是地方高校的生存之道;但主要还是局限于人才培养(教学)方面。由于办学资金有限,大部分地方高校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科技领域,导致地方高校科研实力偏弱。投入不足使得地方高校的科研偏重于成本较低的理论研究,其产出的研究成果也与生产脱节、与市场需求脱节。没有(或者缺少)市场需求的技术成果,这是地方高校技术转移转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3.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全链条服务水平尚待提高

由于国家的倡导,在陕西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的指导下,大部分地方院校都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这些技术转移中心基本上都是从原来科技处的职能衍生出来的。一项针对全国部分“双一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职能的最新调查显示[7],有56%的被调查高校虽赋予转化机构技术转移转化的职能,但未明确具体内容,定位不明晰。“双一流”高校尚且如此,地方高校可想而知。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是一项涉及到技术研发、资产经营、财务管理、法律等业务的工作,因此需要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能够提供全链条、全流程的服务[8]。

3.3 缺乏专业型技术转移转化人才队伍

从事技术转移转化工作的专职人员少,是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现状。由于技术转移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原来从科技处分离出来的人员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能力显然需要提升,需要培养专业型技术转移人才队伍。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急需加强技术转移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科技成果属于国有无形资产,如果技术转移转化过程操作不当,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9]。

3.4 政策支持、激励机制不完善

目前高校的职称晋升制度偏重于考核论文、专利、项目等指标,对技术转移转化的考核较少;地方高校对于技术转移转化的政策鼓励较少、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也导致了教师不愿意将精力投入到技术转移转化中[10]。

3.5 技术转移转化资金投入不足

地方高校往往在技术转移转化方面投入不足。发表论文、申请专利仍然是地方高校科研产出的主要形式,有限的资金支持也仅仅能够支持科研项目负责人完成这些内容,后续的技术转化缺乏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由于风险大、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社会资金目前很少进入这一领域,导致科技成果从“理论模型”到“工业应用”之间的路还很长很难。

4 提升地方高校技术转移转化能力的举措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不断提升技术转移转化能力。

4.1 以需求为导向,提高技术供给能力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不应仅局限于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应该通过“校企合作”等模式,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研发。“校企合作”的科研模式,通过引入企业资金,同时有利于解决技术转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商洛学院“根植地方行动计划”实施期间(2016~2019年),合作单位达到267个,遍及商洛市二区六县及部分省内外企业,成果转化及横向研究项目经费达到3亿元。

4.2 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2020年5月颁布的科技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为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指导[11]。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应该成立由科技、知识产权、资产、财务、法务等部门组成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要健全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职能,如果条件允许,技术转移中心应该配备技术研发、知识产权、资产、财务、法律、市场分析等各个专业的人才,以满足技术转移转化全流程的需要。

4.3 加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人员业务能力培训

技术转移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在不断更新。比如2020年5月9日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的《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对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做出全面部署[12]。面对技术转移转化这项综合业务以及不断更新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就必须加强技术转移人员业务培训,使其熟知最新的政策,增强其业务能力。

4.4 引进技术转移服务中介机构

对于人员编制有限、业务能力有限的地方高校,引进技术转移服务中介结构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市场化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更加熟悉市场需求,更加了解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和技术风险,能够有效弥补地方高校缺乏技术转移专门人才的不足。地方高校除了建设自身的技术转移中心外,应该积极引进中介机构,相互促进。高校还可以将技术转移部门的部分业务外包给专业机构[13]。如将技术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法务问题委托律师事务所、财务问题委托专业财务公司进行处理。

4.5 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优惠政策

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优先立项具有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是高校服务地方、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同时,高校在绩效评价、职称评审等环节,需要重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考核指标,杜绝“以论文论英雄”等单一的人才评价方式,健全多元、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14];或者对于在技术转移转化方面成绩优秀的人才,实行单列评审。

5 地方高校在技术转化方面对政府的期许

在提升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方面,除了地方高校需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外,还有很多问题仅靠自身努力是很难完成的,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与更大的支持。

5.1 政府需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顶层设计,并加强培训

尽管各级政府都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办法,并且相关制度还在不断完善、补充。正是这些不断完善、补充的制度,有时会让基层从事技术转移的工作人员感到茫然,最新的政策是什么?具体怎样执行?这些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基层技术转移工作从业人员的培训。政府需要及时总结技术转移转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供复制的模式,加强宣传与培训,让更多的从业人员熟悉业务。同时政府应该在制定政策时,做好每一个细节的设计与完善。

5.2 政府应该设立专项资金,推动研究成果商业化

从“概念模型”到商业化距离很远,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往往很难吸引到风险投资基金的资助,这就需要以政府为主导,设立专项资金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长远考虑,不能因为技术转化的初级阶段需要投资,就忽视技术转化给社会带来的整体效益。虽然最近几年各级政府设立的技术转移转化专项资金在逐渐增加,但是落实到地方高校头上的并不多。政府应该以政策为引导,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15]。这样既可以增加资金来源和总量,又可以通过社会资本的引入,让社会资本和科技成果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促进二者的合作,推动研究成果的商业化。

6 结语

陕西省科教资源丰富,但绝大部分科教资源集中于省会西安。近年来,陕西省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一直位于全国全列;但是技术输出明显多于技术吸纳,说明陕西省生产的技术成果就地转化能力弱。地方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产出者,一方面要通过校企合作提高技术供给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提高技术转移能力。同时,政府应该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顶层设计,使技术转移基层工作人员能够熟悉最新政策;政府还应该通过投入专项资金或通过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推动科技成果从“概念模型”到商业化。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陕西省
河南: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治保障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国家食药监总局:促进监管科技成果转化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科技成果精准转化的“科创365”
提高科技成果持续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