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耦合性建设机制研究

2021-11-27廖维俊

绿色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业文明

廖维俊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镇江 212028)

1 引言

随着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更替,人类迎来了生态文明建设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五位一体”重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层层推进。部分学者多维度、多角度针对生态文明展开了系列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人、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措施与保障。旅游业对生态的作用一直褒贬不一,存在分歧[1]。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作为国家战略的全域旅游得到了大力发展与推动,是对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是旅游业绿色属性增强的体现[1]。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发展新模式,与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协同推进,共建共享,是本文所探究的。

2 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性

2.1 社会发展的趋势

旅游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程度休戚相关[2],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协调因素,两者都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自然、社会的和谐融合是必然,也是人类实现高质量生活的境界,生态文明是满足人类不断增加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社会常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高质量发展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极其重要亦是必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也是建设美丽新中国的必由之路。

全域旅游建设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后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旅游业发展能力的提升,能够协调区域内全要素统筹推进,实现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时间不长,短期内一蹴而就使我国旅游业存在诸多问题。全域旅游理念将使旅游业向人民“更加满意”方向推进,实现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增加旅游业国际竞争力。

2.2 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目标

生态文明的提出顺应了社会发展后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绿色惠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体现,良好的生态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福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已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旅游人数的增加说明旅游将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化方式,特别是休闲旅游已逐渐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旅游业自身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发展全域旅游利于实现全方位协调,积极推动区域内基础设施以旅游业标准建设,亦有利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二元生活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利于城市与农村文明的无缝融合,全面提升百姓生活环境与质量。

2.3 具有区域性特征

生态文明建设主线是物理环境与人文素养环境。我国地域辽阔,历史发展沉淀厚度不一,百姓生产、生活习性多样,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各具个性,社会风俗、经济发展。地理空间上的独特性,使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因地制宜,选择区域性最为适合的建设方案,提高区域内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性[3],我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推行正是契合生态文明区域性特性[4],区域性地理空间以市(镇)范围为主体。

全域旅游从地理空间来说重点在于域,域空间以市(镇)为最为适宜[5],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理空间具有吻合性。从旅游元素空间来说,全域旅游是整合地理空间内一切元素协调统筹,有机融合,积极推进“旅游+”肌理,实现域的“家园”化。

在区域建设中,生态文明与全域旅游建设耦合协调度越高,越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区域经济发达程度高的表现。

2.4 绿色理念,相互融合,本质和谐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推进的必然举措,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与目标;现代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绿色产业”。生态文明与旅游业融合建设本质具有和谐性,可以实现建设中的良性循环。

全域旅游利于实现全方位开放,是区域内各种资源积极融合、有机整合,实现“旅游+文明”的共建共享,实现生态环境、文明素养的优化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显然也为全域旅游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支撑。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模式,对域内的经济与社会具有带动和促进发展功能。

全域旅游的实现应加快区域内生态文明建设,须坚守绿色发展理念,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各区域可通过完善乡规民约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环境,实现生态文明,以全域旅游标准加强区域内环境规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的生活环境、健康及生命地位。全域旅游中共建共享理念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旅游目的地文明环境与旅游者文明行为对全域旅游的发展极其重要。

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共建共享共赢。

3 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机制

3.1 顶层设计,建设部门融通

全域旅游建设涉及到区域内资源、产业的全方位协调与发展,涉及的要素、过程、行业、时空等因素宽度与深度要求高。旅游与诸多因素的糅合,管理体制的转变是必然,须实现区域内政府统筹管理,改变传统由旅游部门单一管理局面,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生态文明是全域旅游推进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全域旅游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支撑点。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由生态环境和文明环境治理两部分架构,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管理着区域内生态环境治理,各级宣传部门负责着区域内文明环境治理。

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然而部门管理多头化则会造成管理上的过于独立、建设中的不统一与相互推诿,势必造成无效治理,精力、财物的浪费且效果不尽人意。当地政府统筹治理极为重要,应高位设计,统筹各方面资源;各部门推进步调一致,搭建部门间顺畅的沟通渠道,信息共享,摒弃部门权力自我化,群策群力、齐心协力、携手共进。

3.2 多规合一,建设标准整合

全域旅游及生态文明建设是多要素的综合性工程,涉及多个部门与层面。各个区域发展总体规划须将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规划要点,从顶层做好规划,也是区域内长期发展的宏图与规范性纲领;全域旅游及生态文明主管部门做好长期发展规划,建立系列推进机制与方案,形成建设体系;区域内其他部门建设规划应遵循区域发展总规,在建设过程中将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政府各层各级实现区域治理体系现代化,合理规划,多力交融,共建共治共享,加强执法,提升体系推进的科学性与执行力,全面推动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互为作用[6],耦合性强,生态文明是全域旅游建设的目标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又为全域旅游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两者建设分属不同牵头部门,着力点及推进过程可能会出现不同意见或建设方案。这就要求区域内政府统筹推进,会合多方面建设性意见,建立融合的建设标准与指标体系,注重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耦合性的共同发力。在建设过程中,区域内标准统一,依法管理、依法治区,合力推进,杜绝重复建设、过度建设、无效建设、浪费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作为全域旅游实现的生产与服务供应链,将全域旅游的实现作为区域内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开放式展示。

3.3 树立绿色理念,优化区域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条件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求越来越高,高质量的生活向往日益成为百姓的大众需求,对美好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文明的提出并持续推进正是契合广大百姓的美好愿景,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百姓生存、生活空间的改善。

旅游休闲正日益成为百姓业余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方式,并逐渐内化为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全域旅游理念能整合区域内所有资源,将区域打造成一个大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景区,为当地居民与旅游者生活及消费提供优美环境,生态的保护、“两山”理念的执行是必须。全域旅游需要优美的环境作为保障,亦要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7],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呼应,打造全方位区域性旅游休闲区,增加人民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3.4 提高文明素养,言行举止得当

国人的不文明言行一直遭人诟病[8],我国政府很重视,经过多方努力,已取得可喜的进步。然而一些不文明言行来自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性,完全消除需进一步可持续措施的跟进,全域旅游、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国人文明素养的提升[9]。文明素质系统化提升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目标,不论是旅游者还是当地居民,旅游过程中民众的文明素质是旅游消费品质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社会、人的和谐共处,人的生态意识与文明素养是根基[10],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自觉性[11]。我国现有的全域旅游及生态文明建设较多关注生态环境的治理,无可厚非,但对区域内民众文明素质提及较少,这亦是无从量化因素导致,不代表其的不重要性。

区域内各级部门、各层次应通过全域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多纬度、多视角推进民众文明素养的培育。各层各界积极彰显旅游的文明素养,引导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加强内涵建设,让旅游者通过文明言行呈现自身内涵,通过民众文明素养的提升更好地诠释生态文明,完善生态文明体系,进而促进全域旅游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3.5 践行文旅融合,增强文化自信

文明的内涵是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载体。随着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旅游业也实现了从事业属性向产业属性,再到文化属性的转变。全域旅游发展中文旅的融合更能发挥旅游业的文化内涵,让文化更有传播的根基与存在的价值。文化的浸染可使国民潜移默化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提高文明素质,增强文化自信。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国民文化素养、文化自信的提升,必定会促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局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在精神文明上的融合。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推进中文化嵌入与传播是必然,景中有文化、文化中有景,景与文化交融,营造区域内“处处涵文化、时时见文化、人人有文化”的美丽生态文明家园。

4 结语

打造百姓高质量生活水平,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党所愿,是民心所向,是我国发展目标指向。生态文明与全域旅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两者建设契合度高、耦合性强[12]。各级政府须顶层设计,高位搭建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机制,各执行部门多层面协作,精准发力,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架构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体。旅游促进生态,生态助力旅游;生态旅游,文明旅游;旅游生态,生态文明。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业文明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请文明演绎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漫说文明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