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的审美分析
2021-11-27耿苡
耿 苡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作曲家对钢琴这一乐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本民族的音乐语言融入其中,进行了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创作。在此背景下,中国作曲家所创作出的中国风格钢琴曲不但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同时也不失时代风貌。同时,这些中国风格钢琴曲乐思清新、风格鲜明、笔法简洁,风格上的变化导致演奏也有别于西方国家,具有其特有的演奏魅力。
一、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审美分析
要想对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的审美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对中国风格钢琴作品进行初步了解,以此更好地把握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特点,为演奏的审美分析奠定基础。关于对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审美分析,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呈现在与民族渊源的结合
随着钢琴艺术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具有多姿多彩的中国民族特色为钢琴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尽的题材,也就导致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呈现出与民族渊源的结合特点[1]。
另外,我国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仅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的不同,历史渊源也有所不同,这些差异性再次为中国作曲家的钢琴曲创作提供了无穷灵感。
例如,国家一级作曲郭小笛在创作钢琴曲《祝酒》时,就在其中融入了藏族人民的文化传统,通过激昂顿挫的钢琴曲将藏族人民豪爽之情呈现出来。在演奏时,伴随着激昂顿挫的钢琴曲,倾听者能够感受到藏族人民推杯换盏的豪爽好客场面,进而感受到藏族人民的独特文化传统。
又如,中国交响乐协会理事宫威在创作钢琴曲《出围》时,在其中融入了鄂伦春人的生活习惯,通过不同演奏方式将鄂伦春人的勇猛呈现出来。在演奏时,倾听者可以感受到有力的和弦,以及跳荡的节奏,在这一钢琴曲中能够感悟出鄂伦春人纵马驰骋、出围狩猎时的场面,进而了解到鄂伦春人彪悍勇猛的特点[2]。
(二)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呈现在与民族文化的结合
钢琴艺术在中国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其已经与中国民族文化更深入地融入在一起。同时,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曲也已经成为中国音乐大家园中的一份子,在各大音乐表演中被广泛演奏,透过钢琴曲演奏彰显中国特色,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风格钢琴艺术的魅力。
例如,当代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在创作《牧童短笛》时,在其中融入了众多中国元素,让倾听者从该钢琴曲演奏中感悟出多姿多彩的中华民族特色。在《牧童短笛》初创时,其影响力并不大,毕竟当时钢琴艺术与民族文化的结合还处于尝试阶段。但是,随着该钢琴曲的广泛演奏,让中国作曲家看到了钢琴艺术与中华民族文化融合后的演奏魅力,进而推动了中国民族音乐迈向世界音乐舞台的步伐。
在演奏《牧童短笛》时,倾听者能够在音符跳动中感受到东方文明古国——中国的含蓄美;同时,在曲目的音符间,也能够感悟到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勤劳纯朴、开朗活泼等鲜明特点[3]。
(三)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呈现在与民族乐器的结合
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较为漫长,从初到中国时的模仿、探索,再到成熟,这其中是无数中国作曲家的欣欣摸索和实践。当钢琴艺术与中国民族文化开始碰撞时,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艺术正式流行,各类民族乐器也出现在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中。
中国民族乐器种类较多,比如磬、缶、铃、萧等。钢琴艺术刚开始与中国民族乐器结合时,主要是其与中国民族乐器的合作演奏;随着钢琴功能的不断挖掘,现代钢琴已经可以对众多中国民族乐器进行惟妙惟肖地模仿,该种模仿虽然存在形似神不似的缺点,但是也足以将中国风格钢琴曲更生动的演奏出来。
例如,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谷娜曾创作过钢琴曲《月下》。之所以将其称为钢琴曲,主要是因为该作品是用钢琴代替传统乐器葫芦丝演奏出来的[4]。在实际演奏中,虽然钢琴模仿演奏相对葫芦丝要粗犷一些,但是倾听者依然能够感受到演奏时的委婉音调,进而随着音符在脑海中呈现出彝族青年月夜相互依偎的美好场面,可以说是一场成功且玄妙的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表演。
(四)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呈现在与西方钢琴艺术的结合
中国作曲家在创作具有中华民族特色钢琴作品的同时,并没有将西方先进的理念和技法忽略掉,而是在中国特色中对其进行了创新和优化。另外,随着西方钢琴艺术的不断发展,中国作曲家在其基础上,将近一个世纪的相关研究成果渗透其中,实现了在钢琴艺术方面的中西合璧目标。
在这一中西钢琴艺术结合中,有很多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在实际演奏时,不仅迸发出了本民族的风格和技艺,同时也将西洋风的精湛技艺充分体现出来,使得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也能够紧追时代脚步。
例如,由革命歌曲改编形成的钢琴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倾听者通过钢琴曲演奏被带入到那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
又如,《晓风之舞》等钢琴曲,这些曲目都是歌颂新时代的音乐产物,倾听者通过钢琴曲演奏被带入到新中国成立中,仿佛置身其中,并看到了人们热爱生活、生产的热情局面[5]。
在上述所提及的钢琴曲目中,倾听者如果仔细聆听,不仅能够感受到中国特色气息,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深藏其中的“西洋风”元素。
(五)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呈现在自身的创新
一提到中华民族,脑海中蹦出的形容词必然有勤劳、智慧等,而用这些词形容中华民族并不为过。虽然钢琴艺术的起源并非中国,但是其在传入中国后,历经100 多年的洗礼,已经逐渐在中国扎根,并且已经逐渐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乐器和艺术,使得钢琴艺术得到创新和发展。
放眼望去,中国自创钢琴曲目数不胜数,而且是百花齐放。比如,中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王建中曾自创钢琴曲《白鸟朝凤》、《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又如,中国著名作曲家刘晓耕曾自创钢琴曲《撒尼幻想曲》等[6]。
二、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的审美分析
上述对中国风格钢琴作品进行了审美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下述几方面对其演奏进行审美分析:
(一)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之模仿
在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中,模仿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演凑手法。中央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周广仁曾说过:要想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那么一定要对音乐作品的风格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把握。
通过上述研究可见,要想对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进行深入审美分析,并且需要对其风格进行全面把握。在中国风格钢琴曲创作中,很多作曲家会采用直接改编或嫁接民间音乐元素的方式进行创作,使其民族风格和特色与钢琴艺术进行有机融合。
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国作曲家在借鉴、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中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西方钢琴曲的创作进行研究分析不难发现,优秀的西方钢琴曲多由民间音乐改编而出现。例如,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在创作钢琴曲《玛祖卡》时,就是借鉴了波兰民间音乐;又如,匈牙利钢琴之王李斯特在创作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等曲目时,就是借鉴了匈牙利民歌[7]。
对于中国风格钢琴曲而言,众多作曲家在创作时多借鉴了中华民歌、地方戏曲等。因此,在对其演奏进行审美分析时,首先应从模仿着手。
1、器乐性模仿
在中国,有很多民间乐器。追溯到西周王朝,就已有70 余种乐器,依据制作材料将其划分为“金、石、丝、竹、匏、木、土、革”八类;在对这些乐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从演奏方式上进行划分,可分为“吹、打、弹、拉”四类。上千年的传统音乐文化沉淀,有众多民族民间器乐曲被流传下来,为作曲家进行中国风钢琴曲创作提供了大量创作资源。
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的钢琴曲被赋予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特征。在实际演奏中,演奏者会从不同乐器的语言特点、技法和曲调着手演奏,要确保钢琴演奏出的不同乐器能够达到“神似”,以此提升演奏效果。
例如,钢琴曲《夕阳箫鼓》就是根据同名琵琶曲的主题旋律创作而成。在《夕阳箫鼓》钢琴曲中,创作者对琵琶曲中的结构进行了基本保留,而在演奏手法上却进行了改动,对钢琴的独特音色进行了充分利用,并通过装饰音及同音换指等多种钢琴演奏手法,进行了琵琶、鼓等民族乐器的惟妙惟肖模仿演奏[8]。
在正式演奏时,引子部分尤为重要,演奏者利用同度倚音的形式对琵琶轮指的弹奏进行了模仿演奏,以此将由远而近的鼓声呈现给倾听者,将原琵琶曲的《夕阳箫鼓》通过钢琴演奏完整演绎出来,作品中的深刻内涵也在钢琴演奏中体现出来。
2、声乐性模仿
中国作曲家在创作该类钢琴曲时,其题材主要源于中华民歌和戏曲。民歌主要指口头流传、集体创作的歌曲,其属于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并且形式、体裁、内容呈现出多元化,将中华民族的习俗、文化传统等直观呈现出来;戏曲具有悠久历史,是民间说唱、歌舞等多种形式的一个统称,并且戏曲的唱腔主要以区域语言、民歌为依据。另外,中国汉字具有一字多音、多声等语言特征。由此可见,中国风格钢琴曲还具有旋律语汇特征。
基于此,在对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进行审美分析时,就需要从唱词的旋律特征、一字多音的旋律特点,以及旋律语言与汉字的对应等特征进行分析,以此分析出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所特有的艺术语言风格。
例如,中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王建中先生曾创作钢琴曲《浏阳河》,该曲目主要是根据《浏阳河》这首歌曲改编而成。因此,在演奏时需要将歌曲中的浓郁湖南民歌特点呈现出来。钢琴曲《浏阳河》的旋律比较突出,并具有微调式的特点,演奏人员对钢琴多声表现手法进行了充分利用,其和声部分简明、旋律十分清晰;在突出主题的时候,演奏人员多次采用了变奏手法,并在全曲中的多处采用了复调手法,让倾听者耳目一新。
另外,在演奏该类钢琴曲时,演奏人员会从歌词自身情感入手,并通过多种钢琴演奏手法对一字多韵的旋律进行合理处理,促使自身融入到歌唱伴的长气息中,真正地实现了琴、乐、人三体合一的完美演奏境界[9]。
(二)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之民族和声语汇
在对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进行审美分析时,除了要从模仿角度分析以外,还需要从民族和声语汇的创新着手分析。中国作曲家为了能够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曲创作出来,还应用了五声音阶及其他民族调式音阶,将这些音阶作为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和声色彩基调。因此,在实际演奏中,倾听者能够感受到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和声部分多以五声调式为主,这与西方传统特色三度叠置的和弦形成明显对比,将中华民族和声特色淋淋尽致的演凑出来。
1、五度叠置的和声
通过对西方钢琴曲和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和声演奏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西方钢琴曲的和声呈现出一种功能性,而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和声则注重韵味的呈现,并且具有一定的旋律性。
例如,在演奏中国作曲家瞿维所创作的钢琴曲《花鼓》时,演奏者就需要利用五度及三度的撞击技巧,将人们敲锣打鼓欢乐场面利用钢琴演奏呈现出来。
又如,在演奏《夕阳箫鼓》时,演奏者就需要利用二度、四度叠置的和声技巧,将寂静萧瑟的美感用钢琴演奏出来。
2、二度叠置的和声
在演奏中国风格钢琴曲时,该种不协和音的叠置演奏技巧经常被应用,属于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曲音响。
例如,在演奏钢琴曲《百鸟朝凤》时,演奏者需要利用变化音颤音与小二度叠置,通过该种钢琴演奏技巧将群鸟争鸣景象呈现出来。
又如,在演奏儿童钢琴曲《庆翻身》时,演奏者利用的是小二度演凑引子部分,以此将锣鼓齐鸣的热闹情景呈现出来,而这一和声早就脱离了西方传统钢琴和声演奏的功能性,使其更具形象性[10]。
(三)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之多元化的演奏技巧
在对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进行审美分析的过程中,还应该从其多元化的演奏技巧着手。
中国风格钢琴曲的演奏可分为“指、腕、臂、身、耳、心、气、神、化”九层境界,是钢琴技术与音乐艺术的完美融合,通过断奏、连奏、小连线等一系列演奏呈现出一个完整的钢琴曲目,将倾听者带入到钢琴曲的世界中。
结 语
综上可知,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也就是对我国民族音乐特色与西方音乐特色的融合,不仅是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同时也是对其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如何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艺术与钢琴艺术更好融合,将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的更唯美,将中国钢琴作品的独特魅力呈现出来,是所有中国作曲人共同梦想。简而言之,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的审美研究还应深入,需要后人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此推动中国风格钢琴艺术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