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故鼎新,中西交融
——琵琶曲《虚籁》的艺术创作研究
2021-11-27刘莹莹
刘莹莹
引 言
刘天华(1895-1932),是我国的作曲家、器乐演奏家、音乐理论家,二胡领袖人物,同时为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改进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刘天华曾学习西方音乐理论与乐器,他认为无论复古守旧还是全盘西化,对于中国来说都是行不通的,因此他走出了改进国乐的一条新路——一方面要保留我国音乐中原有精华的部分,另一方面要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中西交融从而使我国的音乐文化取得进步。他对他所精通的琵琶、二胡以及记谱也进行了改良,特别是二胡音乐,他使二胡在中国音乐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并且他还推广了国乐教育。刘天华先生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集中在民族器乐的创作方面,十七年间共创作了三首琵琶曲、十首二胡曲,整理了崇明派传统琵琶曲十二首,而琵琶曲《虚籁》从记谱方式、演奏技法等方面都显示了他对国乐未来发展的期望以及对当时民族器乐的一些改进与探索。
一、《虚籁》的创作背景
刘天华先生在创作《虚籁》时正处在社会动荡、思想落后,一切事物百废待兴的战争时期。当时共产党刚刚诞生并积极的与国民党进行斗争,与此同时中国也受到了外国从思想、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打击,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硝烟战火之中。而我国的音乐文化刚刚有了新的起色,并且由于受到了外国音乐的影响,因而我国音乐界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声音:复古守旧、全盘西化与中西交融论。刘天华先生正是中西交融论的支持者,也被称为改进国乐的一代宗师。
刘天华先生的艺术成就有许多,例如开办了《音乐杂志》,加工整理了《瀛州古调》,编成了《瀛州古调新谱》;用五线谱整理记录戏曲音乐,编成《梅兰芳歌曲谱》,开创了五线谱记录戏曲音乐的先河。但最为重要的还是民族器乐的创作方面。
1929 年,国立音乐学院正式在上海成立,中国的民间音乐也渐渐有了转机,同时北京也正在申请音乐学院的创建。刘天华在一个寂静无人的夜晚,对中国音乐未来发展进行深刻地思考,同时对此次申请能否成功带有着疑问和深切的期望,故而创作了这首琵琶曲《虚籁》,又名《今夕》、《长夜吟》。此曲动中有静,抒发了刘天华先生对我国音乐教育终将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当时局势的怀疑。乐曲刚开始很缓慢.凝重,到了后面慢慢舒缓.开朗。正是作曲人的情感表露。
作曲家在作曲时借鉴了古琴的绰、注、滑品等的技法,同时大量运用琵琶的“拢、捻”以及吟、打、带、泛音等传统指法。作曲家不仅仅运用大量古琴的技法,并且还模仿古琴的音效,使听者有一种古朴之感。“虚”即为无,“籁”即声音,作曲家心中有许多话想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好寄托于作品《虚籁》来体现他的思绪,并表达了他对振兴祖国音乐抱有着很大的信心。
乐曲一开始缓慢、沉重,反映了刘天华对于振兴我国音乐未来的思考以及对于当时国内局势的疑问,虽然困难重重,但刘天华先生没有放弃,仍旧在为了振兴音乐文化而奋斗,因此乐曲后半段较为明朗、大气。同时,也抒发了刘天华先生胸怀浩然正气、意蕴深邃。乐曲最后慢起渐快,表达作曲家对我国民族音乐满怀期待,音乐声渐渐消失,刘天华先生满怀期待地进入了梦乡。
二、《虚籁》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创新
在琵琶的研习及演奏中,左手的技法对于把控和转变音色的共鸣效果,造成音色的变化,对于展示乐曲类型、乐曲感情内在等都有着非同一般的用处,而《虚籁》此曲在演奏技法上不仅继承了原有的琵琶传统技法,又有了新的创新。
(一)演奏技法的传承
《虚籁》加入了古琴的绰、注等弹奏手法,使乐曲更完美、细腻悠久而又韵味深长,且运用了琵琶很多的传统演奏技法,如:弹、挑以及左手的吟、打、带、泛音等。
1、吟、揉
吟、揉是琵琶左手演奏技巧中最常见的一个,它可以起到润饰的作用。琵琶右手触弦,左手手指按弦控制使琴弦震动产生余音。在《虚籁》的演奏中,由于情感、音乐表现得不同,吟、揉也发生了变化。
乐曲中的3 和2 都在相把位处,因而波动幅度不应过大,左手轻微的揉弦即可,同时乐谱中标明应在琴弦上方演奏,右手位置的变换,更多是源于音色变化的需要,左右手技法的配合,使旋律听上去更加悠长、具有韵味。
2、打、带
“打”是左手指尖击打琴弦某处而发出的音,“带”则是左手按弦,离线的同时左手将弦微微带起。《虚籁》此曲中运用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打音与带音。
打音与带音虽演奏技法与声音不一样,但在乐曲中却经常使用,例如第8 小节乐曲此句属于打带合奏,而下一句前三拍的三个音皆是空弦带起,描绘了夜半寂静之时的画面,由于音色的需要,这两段的声音渐渐弱了下来,左手触音的位置也慢慢变得浅了起来。由于乐曲音色、感情内涵的变化,技法运用的感觉也应有所变化,因而在演奏乐曲时,由于感受的不同,音色等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二)创新与发展
刘天华先生还在乐曲中加入了大鼓、三弦等民间音乐元素。使曲子《虚籁》不但存在着较深的民族音乐特征,同时也有了地方音乐特征,所以《虚籁》此曲更具有中国民间音乐的风格。乐谱中的滑音正是加入了三弦的成分,因而这句音色应浑厚,音量不应过小且每一个音都应清晰明亮。而往后的几句中,又添加了大鼓等民间元素,正如图片中最后一句虽全是弹挑但速度并不快且有遇难不退,迎难而上的情感在其中,仔细琢磨依旧能够发现其中有大鼓民间音乐的元素存在。
乐曲《虚籁》用音色浑厚的四弦空弦为开头,两个空弦的演奏,好似古琴演奏技法中的空弦散音的演奏,逐渐往下延伸,又加入了绰注与打带音,尽管一开始都是一个个的单音,但在弹奏时每个音都要深思熟虑,因而左右手的协调配合以及音色力度的控制极为重要,弹奏出来的效果使人们听上去会有一种静谧夜晚的感觉乐曲下一句运用了琵琶传统指法—轮指、弹挑和人工泛音,尽管轮指只是短轮,但他所要求的音色应是幽静、连贯的,各种技法相互交织,融会贯通,因而《虚籁》在听觉上更加的灵活且具有民族性。
乐曲中间部分,先是一连串的人工泛音,声音慢慢的安静了下来,然后是连续的打带音和绰、注,乐曲由较强慢慢变弱又渐强,并且加入了大量的吟弦,在乐曲力度、音色的不断变化中向人们反映了刘天华先生对当时音乐界的忧虑和他复杂的内心变化。
刘天华先生在《虚籁》这首作品中不仅仅是在演奏技法上有了新的突破与继承,同时也是他对未来中国音乐发展的一种思考与探索。
三、中西记谱方式的交融
刘天华先生注重对我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借鉴国外音乐的科学理论和经验的研究成果,从中西音乐文化的融合和兼收并蓄的方式里来促进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其中刘天华在乐曲的节奏、节拍、调性、速度等方面与记谱法上都有了相当大的改进。而刘天华先生最大的贡献就是记谱法的改善,他将中国传统的记谱方式与西洋音乐术语相融合,这种新型的记谱方式在今后的很多经典乐曲中都可见到。且刘天华先生的创作保留了我国民间常用的创作技法,结构上多用起承转合的形式还吸收了西洋作曲技法,创作方式的多样性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刘天华所创作的《虚籁》在一开头便固定了其调性为“D 大调”并且明确的写上了节拍与速度。刘天华先生还运用了西方的力度标记,如:“p”、“rit”、“a tempo”等,乐谱看上去更加的整洁、明了、规范。
《虚籁》此曲变了6 次速度且力度情绪都有变化,不同以往琵琶等民族乐器记谱不明确标记、往往都是口传心授,而是变成了明确的标明其速度、力度等。刘天华坚持使自己的音乐具有本国的音乐特点、韵味,因而在谱面上仍有“极慢板”、“慢板”等字眼,并且在记谱上仍沿用琵琶传统记谱方式。从此曲中,我们能看到,刘天华根据音乐内容的需要,引进了西洋音乐节律和西洋的记谱方式等诸多因素。它使《虚籁》这首曲子在记谱方式上更加标准化,更易于演奏乐曲。刘天华先生为民族乐器记谱法的大胆改革创新,将之与西洋记谱法的妥善融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得我国民族乐器记谱法有了相当大的改善,致使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有了进步与发展。
四、艺术情感的体现
刘天华先生通过《虚籁》此曲进一步地向我们展示了在那个时代的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并没有得到一个良好的发展,而刘天华身为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对本国国乐发展的一种探索与思考,他本人也一直在对民间艺术的发展进行深度思考与探究。乐曲一开始的演奏就很缓慢,这正是代表了夜晚刚刚到来,刘天华先生也好似刚刚坐在屋子里开始思考中国民族音乐的未来发展。乐曲渐渐变得激烈、急切,逐渐引向了乐曲的高潮部分,而这听起来也仿佛像是刘天华先生在对中国音乐未来发展的种种思考从一开始乱无头绪到发现了阻碍国乐发展的因素进而发展到对这些困难、阻碍的一种抵抗、迎难而上。乐曲尾声慢慢变得平稳、缓慢了,最终趋于了平静,一切都变得安静了起来。刘天华在面对着当时的局势、情况和种种不确定的因素下,经过了反复的思索与和命运的抗衡后,最终思绪回归了平静。
《虚籁》这首乐曲的速度又慢到快,再有快转慢,情感、音色、力度的不断变化,刘天华似乎是要将自己内心的种种起伏变化都要通过琵琶这一乐器表现出来,从中表现出了刘天华先生在思考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未来方向中的种种努力与不屈,最终带着对国乐的期望进入了梦乡。
《虚籁》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小节到第九小节为引子部分,曲子开始时以极慢板开头,运用了很多的滑弦、打、带等等琵琶演奏技巧,主要作用是为了模仿古琴的声音、演奏技法,使乐曲有一种朴素的民族音乐特色,同时也写出了在当时静谧的夜晚下,刘天华先生还没有入睡仍在为国乐未来的发展所忧心这一画面。10 小节到46 小节为中间部分,也是《虚籁》此曲的主旋律。此部分通过各种变奏而构成了乐曲的主旋律,其中可划分为三部分,首先A 部分是10-25 小节,此部分旋律流畅,结构方整,反映出了刘天华在对中国民族音乐未来发展的设想中怀有的憧憬与期望,B 部分是26-34 小节,随着A 部分旋律和情感的不断推进,B 部分的旋律发展和情绪、速度等明显有了新的提升,从而表现出了刘天华在对国乐未来发展的设想中所能够想到的会遇到的种种阻碍和困难。C 部分是35-46 小节,旋律变得更加紧凑,速度也有所变化,时慢时快,反映了作者在面对种种困难和阻碍下,并没有放弃努力,依旧在坚持,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去为我国国乐未来的发展努力前行。这段旋律不仅加入了琵琶传统技法——弹挑,也融合了大鼓、三弦等民间传统音乐元素,因而使这首乐曲更具民族民间音乐特色。最后一部分是从47小节到88 小节(尾声),乐曲慢起渐快,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音乐的发展寄予着厚望,最终乐曲平静了下来,音乐消失在了寂静的夜晚中,刘天华怀揣着对我国音乐未来的期望而进入了梦乡。
整段乐曲的旋律欢快、清新,结构的划分一目了然,充分的展示了刘天华对祖国未来音乐发展的期望与憧憬,并且不断地把这种期望用行动努力变成现实的过程所表达了出来。
结 语
刘天华先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他不仅注重本国民间音乐文化的继承,同时也注重引用来自国外音乐的科学理论和经验成果,以兼收并蓄和中西融合的方法来促进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其中,刘天华先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就是在创作中大胆尝试国乐改进,为我国国乐和民族传统器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把我国音乐引入了接近当时时代的轨道之中。而《虚籁》正是刘天华在面对当时国乐发展前景之下有感而发的一首作品,它表达出了作者明朗、乐观欢快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力量。乐曲在速度上频繁变化,所产生强烈的语气感,以及节奏的张弛、力度、节拍的变化,使演奏者在演奏时要对音色、技法等要深思熟虑,力求在演奏时要清晰、松弛且连贯、悠长,并且也体现了琵琶这一传统乐器丰富的表现力。乐曲由慢到快,再有快到慢,这表明了作者对军阀统治下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音乐发展以及生活仍然怀有对未来美好的追求。《虚籁》在音乐处理上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尽管曲子并不长、技巧也不难,但他在情感、音乐表现力上却需要演奏者多加思考,在领悟作者的情感内涵后,加入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对此曲演奏技法的处理,使听者能够通过听觉与视觉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与情感和美的享受。而扎实又深厚的基本功仍是这一切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