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军政建设之研究
——《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叙事逻辑的释读

2021-11-27岳谦厚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困局抗战时期根据地

岳谦厚 苏 铭

“精兵简政”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共根据地军政建设(1)这里所谓的“军政建设”包含两层意思,即军队精兵建设与政权简政建设。过程中极具创造性的政策设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面对日军“扫荡”“蚕食”,国民党断供围困及频发的自然灾害,中共根据地经济压力倍增,处境维艰,急需一解困良方。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以李鼎铭为首的民主人士递交的《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案》(亦称《精兵简政提案》)则成为应时之策。该提案引起毛泽东重视且经会议通过,中共中央遂向全党发出实行“精兵简政”指示。以之为指导,中共不仅克服了经济困难、减轻了人民负担、锻炼了军队、培养了高素质干部、造就了高效政府、巩固了自身力量,还蹚出一条“军政建设的成功新路”。当下中国的军政建设仍是国家治理体系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初截至2008年,中共在政权建设中以精兵简政为目的的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已达12次。近10年来,中共依然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军政建设探索,在政权建设方面,2012-2018年机构改革和简政放权成为国家年年强调的重大课题;在军队建设方面,2015年以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为重点,着力于打造精锐作战力量、优化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以推动军队事务由量向质的效能型转变(2)把增强:《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3页。。毫无疑问,中国当下的军政建设与全面抗战时期中共根据地精兵简政具有一定联系性或某种意义上的承继性。

把增强新近出版的《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以下简称《困局与应对》)一书,立足于华北抗日根据地,以馆藏或已刊档案及报刊等文献资料为分析资源,以“新革命史”(3)“新革命史”主要是由李金铮提出的关于中共革命史研究的新理念新方法。他认为,为彰显中国革命的全面、深邃和光荣,可从两个维度入手改进革命史书写,一是加强中共革命史与中国乡村史研究,即将中共革命纳入乡村史范畴,反之亦然,二是国家与社会互动视角,方法主要包括六方面:运用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角;强调基层社会与普通民众的主体性;革命史与乡村史相结合;加强区域和层级间关系研究;从全球视野考察中共革命史,以及开拓新的研究视点等。具体参见李金铮《向“新革命史”转型:中共革命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突破》(《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期)、《再议“新革命史”的理念与方法》(《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11期)、《“新革命史”:由来、理念及实践》(《江海学刊》2018年第2期)、《关于“新革命史”概念的再辨析》(《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4期)等。的观念和方法,以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观察视角,从具体细节描述入手,对中共精兵简政政策进行了全面深入发掘;尤其观照了该政策出台后党政军民各界的不同认知反应、在军政系统中引发的波澜及中共对被精简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生动地呈现出中共各根据地在推广落实精兵简政政策时的多重面相。故本文拟以之为切入点,对中共根据地精兵简政及与之关联的其他制度建设研究的理论方法和细节补充的适用性做某些探索,以就教于学界。

一、“困局与应对”的三层含义

“困局与应对”是作者对中共抗日根据地精兵简政出台动因及其在军政系统推广实施中面临的困难与解决之道的精准概括,其含义涉及三个层面:中共根据地处境日益艰难的现实困境与中共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之策“精兵简政”;精兵简政在军队系统施行遭遇的困难与中共的应对;中共精兵简政在政权系统推行面对的难局与应对之策。

首先,精兵简政是缓解根据地日趋严重的困难局面之举。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共敌后抗日力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一支实力强劲的政治军事势力。尤其百团大战之后,日军加紧对根据地进行“扫荡”,“仅在1939年和1940年两年间,侵华日军对华北地区出动千人以上的大规模‘扫荡’就达109次,使用兵力总计在50万人以上。”(4)把增强:《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第54页。还通过不断“蚕食”,压缩根据地生存空间,意使中共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失去立足之地。国民党方面对中共力量成长同样震惊,为遏制其发展势头,开始停止物力财力的供应,封锁其他经济外援渠道,使本就财政十分困难的根据地雪上加霜。除上述人为因素,频发的水、旱、虫、疫等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剧了中共根据地的困难。

缘于外部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根据地内部矛盾彰显出来。原有生存空间的承载力是与根据地军政系统规模相适应的,随着根据地生存空间受到打压,规模庞大的军政系统负荷超载,原来一定程度上存于军政系统中“头重脚轻”“鱼大水小”的问题更加凸显。加之某些主事者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增加了人民负担,加剧了财政困乏。为此,中共不得不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应对之道,以克服紧张的经济政治危机。在此情势下,李鼎铭《精兵简政提案》适时提出,恰与中共财政经济解套摸索不谋而合,遂成为中共应对内外困境的有效良策。

其次,精兵建设在军队系统贯彻实施中遭遇的困境与应对。《困局与应对》将精兵建设在军队系统中遭遇的困境主要聚焦于思想认识及工作落实上,这在军队整编过程、荣退军人安置和自请退伍中均有体现。任何一项政策或改革,从其确立、施行到最后成败与否均不可避免要经历一番波折,精兵建设亦不例外。出于精兵建设可能会对现行体制造成重大冲击及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考量,许多人对精兵建设存有异议,而由此带来的思想认识的偏差必将对工作落实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

在军队整编过程中,一些人认为根据地不应裁员精兵而须增兵扩容,影响了精兵建设的贯彻执行(5)把增强:《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第113页。。对精兵建设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个人主义思想膨胀,不服从组织安排者有之,不安心工作者有之,传播流言蜚语者有之,人数虽少,而错误实足以警惕。这种倾向集中体现在政治动员和解释工作中存在一般化的缺点,如对老弱残废人员处理轻率马虎而破坏了“我党我军之政治影响”(6)把增强:《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第117页。。在荣退军人安置上,有些区村干部及普通群众对荣退军人不愿接纳帮助,即使勉强同意亦夹杂个人利益;个别荣退军人以“功臣”自居而看不起群众,不安心谋生乃至沾染不良习气等,这既破坏军民团结又损害根据地政府及军队形象。对此,中共以各种指示、办法、决定、命令等方式对思想上出现的偏差予以纠正。据统计,晋西北根据地涉及荣退军人安置问题的文件就有5个(7)即《安置退伍军人办法》《关于确实安置退伍人员的决定》《依据决定确实安置退伍人员》《退伍军人出行居住与一般人民同,各村加强站岗放哨、清查户口,以防敌探活动》《为保障退伍人员生活、安定社会秩序的指示》。,应对措置在中共根据地堪称典型。此外,个别“自请退伍”现象对精兵建设伤害严重,要求退伍者认为“中共军队系统的精兵建设就同国民党军的裁兵一样,老弱残废一律退伍,并认为将来年老了,部队一定也不要了,不如趁早退伍还有办法。”(8)把增强:《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第139—144页。在这种错误思想认识影响下,为谋求退伍而弄虚作假、无视组织纪律甚至动摇政治信仰者不乏其人,这种现象对于中共坚持抗战和稳固根据地是一种负面因素,中共通过反复谈话方式展开教育争取工作,终止了“自请退伍”现象持续发酵。

最后,政权系统中简政推广落实过程中面临的困局以及中共的对策。全面紧缩、局部调整、重点加强与有效安置是中共政权系统的简政之策,其贯彻落实过程中亦面临或大或小的困境,中共为此做出种种努力。全面紧缩的困境主要源于村级区划调整和紧缩过程中的并村问题,一为游击区村庄并村中出现的“我并敌不并”现象所导致的“利敌不利我”情况,二为根据地村庄并村中出现的有矛盾的村庄难并现象而影响简政在基层的落实。中共从实际出发,针对上述并村问题分别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游击区村庄“须与敌人村子配合起来”决定是否合并;根据地村庄依据村庄间矛盾统一与否来决定是否并村。此外,已合并村庄亦存在不和谐现象,诸如大村欺负小村、主村欺负副村及并村后因村庄间距较远村干部忙不过来等问题时有发生,这在太行根据地较为明显。为纠正这一现象,太行区特别指示行政村领导要注意平衡大小、主副之间关系,要求正副村长严格分工,做到各项工作密切配合而非相互掣肘(9)把增强:《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第196—198、201—202页。。局部调整遭遇的困境有二:一是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过分强调政权工作紧缩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和减少了其他工作开展,如建设、教育与警卫工作急需调整与加强。意识到该问题后,各根据地坚持以紧缩原则为指导积极展开纠偏工作:如成立各级专门建设机构和宏观调控机构,加强巩固区村政权对村生产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粮食队加强粮食工作以强化建设工作;改造民教机构,增设专职教育干部以加强教育工作;改造专署警卫以适应对敌斗争。二是存在本位主义倾向,只考虑本部门利益而不能顾全大局,引发“增加人员、增加预算等问题。晋冀豫区党委组织部特地发出四点严查指示予以应对。(10)把增强:《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第155页。重点加强应对的困局主要来自基层政权建设,包括干部建设、一元化领导建设、领导制度建设及工作效能建设四个内容。以往中共基层政权存在一些问题:干部队伍“大材小用”、“才不称职”;基层干部领导能力不足;政府机关工作效能低。着眼解决问题,中共以学习教育和制度建设为抓手,一面开展干部训练以提高干部素质,并选派有能力干部或以向下输送上层精简节余干部方式对基层干部进行充实巩固;一面建立健全诸如会议、财政、办公等各项制度以加强各级政府机关领导能力和提高工作效率。重点加强成功破解了根据地基层政权建设所面对的难题,使中共政权系统简政突破困局而顺利实施。有效安置主要针对编余人员,安置途径主要有加强下层、加强部队、调剂余额;选派干部学习和培训;转为休养;转入生产和资送回家。然囿于编余人员思想认识局限和出于对自身利益考虑而表现出的种种不配合行为,致使上述多种安置途径在落实贯彻过程中不彻底。某些干部对于降级加强下层、进入学校学习及外调调剂不理解;某些机关本位主义严重,舍不得输出本部门“精英”;部分转入生产及资送回家者存有对政策不满情绪。针对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中共主要以思想教育为主,通过谈话、社论等方式进行思想疏导,转变其观念。同时严令各地各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变通,以顾及周全。另外,针对休养者与根据地财力供应的矛盾,中共根据自身财力状况追加休养指标并以分配名额的方式来满足休养的供需矛盾。

“困局与应对”相互交织贯穿于中共根据地精兵简政全程。不论中共为应对根据地内忧外患的艰难时局而提出并实行精兵简政对策,还是精兵简政在军队和政权系统贯彻落实过程中的多重遭遇与不断调适,都为中共根据地“固本保元”的持久革命奠定了基石,开辟了新路。

二、相同的剧场不同的剧本

精兵简政作为全面抗战时期中共根据地军政建设一项重要政策和改革实践,影响深远。学界对之关注颇著。然囿于资料丰富性不足或认识不到位,始终未能将这一牵涉多个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人群且连贯中央与地方的复杂系统性政策予以全貌呈现。而《困局与应对》一书则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立足华北抗日根据地,较以往关于精兵简政内容观点、历史定位均取得突破,多层面地展现了这一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的复杂面相。

首先,对研究地域选择的精妙把握。学界对陕甘宁边区、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精兵简政均有涉及,尤重视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研究。(11)对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研究者有王天丹、何晓莉、张扬、卢红飚、王维远、唐正芒、熊宇良、李红梅、肖贵清等。这是因为该提案于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并被确定为中共军政改革政策。而《困局与应对》所立足的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等根据地地处抗战前沿,与日军胶着于拉锯作战状态,军政系统各部门稳定性差、流动性强,使之拥有了异于陕甘宁边区大后方的地域特色,即鲜明的战时性特点。

其次,对精兵简政存续形态的历史溯源。以往的研究视野局限于全面抗战时期中共根据地精兵简政,而未以长时段眼光认知历史上业已存在的不同形态的精兵简政。虽有学者提出中国古代历史上早有类如精兵简政的范例(12)孙崇政:《精兵简政古有范例》,《中华魂》1998年第9期。,但在学界未引起强烈反响。《困局与应对》则跳出就抗战时期中共根据地精兵简政论精兵简政的窠臼,注重从时间历程上探寻“精兵简政”的历史形态。如认为精兵简政提法尽管起于抗战时期,但类似做法在中国历史上先例很多。(13)把增强:《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第27页。古代实行的罢除兵事、以民为本、并省郡县、并官省职、恭俭节约、务从约省等“仁政”,实则系精兵简政最初形态。近代以来,精兵简政集中表现为“减政”,无论北洋政府整理中央财政、裁兵节饷、裁冗员、裁薪俸、裁浮费之举,还是南京国民政府厉行节约经费、裁撤骈枝机关、裁减人员、明定编制之策,均与中共根据地精兵简政相似。

再次,对精兵简政生成动因的追索概括。既往关于精兵简政提出之因的论述集中于日军对中共根据地“扫荡”“蚕食”、国民党封锁、自然灾害对根据地生产破坏及中共军政系统“鱼大水小”“头重脚轻”等方面。(14)王敏启、方先铭、何晓丽、朱玉湘、熊宇良等在分析中共抗日根据地提出并实行精兵简政外部因素时,或不言及自然灾害破坏,或不涉及国民党封锁,在内因上对精兵简政提出前中共在军政建设的探索更鲜有论及。详见熊宇良《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人文杂志》1981年第6期)、王敏启《晋绥边区的精兵简政》(《晋阳学刊》1982年第4期)、朱玉湘《论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山东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方铭先《对延安时期“精兵简政”的再认识》(《学习与实践》2001年第9期)等。而对中共根据地资源浪费及对困难局面解困摸索重视不够,只有少部分人对此进行了反思和再认识。如臧运祜认为中共对精兵简政早有认识,是中共对于军队建设、根据地政权建设等问题所进行的探索和认识的必然结果。李鼎铭所提主张切中时弊,恰与中共不谋而合,故其甫经提出即为中共接受并很快普遍实施。(15)臧运祜:《关于“精兵简政”再研究》,《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3期。把增强在前人基础上对中共精兵发生发展的历史动因做了全面分析。在外因上不仅涉及日军“扫荡”“蚕食”与自然灾害破坏,且对国民党封锁中共根据地做了详细论述;在内因上除交代中共军政系统某些部门不同程度存在“鱼大水小”“头重脚轻”问题外,还对根据地某些地方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及中共前期解困探索做了重点阐述。

复次,对精兵建设研究的“连点扩面”。精兵简政既包括政权建设又包括军队建设,然学界在研究中往往重简政轻精兵。有关简政,学界已从“简”与“减”的辨别、简政目的、主要内容、执行过程、实施效果等方面做了一定探讨,但涉及精兵则往往鲜有提及或以点带面。(16)如王维远《浅谈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辽宁大学学报》1982年第6期)、王敏启《晋绥边区的精兵简政》(《晋阳学刊》1982年第4期)、唐正芒《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第3期)、张扬《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3期)等。亦有少数学者对此进行过反思,特别强调了军队系统精兵建设。如臧运祜专门论述了华北、华中、晋冀鲁豫八路军新四军精兵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办法,认为各抗日根据地的精兵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精兵简政政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7)臧运祜:《关于“精兵简政”的再研究》,《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3期。相较之下,把增强对精兵建设的探索更加细致深入,其内容包括精兵建设原则与方法、动员和实施、人员裁撤与处置、成效与不足多个层面。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该书对精兵建设与荣退军人安抚问题进行了专门阐述,这是有别于以往研究的突破。另外,还进一步分析了精兵建设中“自请退伍”现象。这种尝试以全景式展现精兵建设全貌的努力是对学界精兵简政研究的重要补充。

最后,对精兵简政落实过程的深度发掘。精兵简政贯彻落实过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是十分明显的,其曲折性主要体现为中共遭遇的困局与应对之策,这已在前文已述及;复杂性主要体现为横向上涉及政权系统简政和军队系统精兵,纵向上则无论哪一系统都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人群纳入其范畴,由此不可避免会引发各牵涉面的多维互动。这种互动不仅表现在政策传达与执行机关间在政策理解上的互动,还表现为政策执行机关与被精简人员间在贯彻简政政策中形成的互动。(18)把增强:《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第24页。以往研究恰恰很少在这方面做文章,即忽略其中艰难曲折和复杂的具体过程。实际上,正是这些上下不断互动调适的历史细节才使历史学人不断接近历史的真实本原。

就精兵简政历史定位而言,党史学界通常认为作为中共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的十大政策(19)第一,对敌斗争;第二,精兵简政;第三,统一领导;第四,拥政爱民;第五,发展生产;第六,整顿“三风”;第七,审查干部;第八,实施教育;第九,三三制;第十,减租减息。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对敌斗争。即精兵简政涉及制度、业务、机构、干部、民主集中制、领导作风、军民关系、三三制等,既有一系列的组织问题又有一系列的思想问题,在各项政策中具有触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其不仅是为了克服困难的政策,且是为了准备争取抗战胜利的政策。这项政策是在1941年抗战进入最困难、根据地日益缩小、内部矛盾更严峻的情势下提出,对中共根据地政权、军队和经济建设意义重大。其实行以后不仅紧缩了机构、精简了冗员、节约了支出、增强了军队战斗力、克服了根据地“鱼大水小”矛盾与行政部门官僚主义,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官僚主义的目的;而且发展了生产、培养了民力、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保存了中共有生力量,“为迎接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和物质基础。”在抗战进入反攻阶段,中共之所以能迅速从延安派出万余干部加强新区开创工作,正是得益于精兵简政贯彻落实期间保存和培养的大批高质量干部。(20)刘益涛:《毛泽东与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6期;张扬:《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4期。亦有学者从改革的层面解读精兵简政的历史地位。如有人认为精兵简政实行后陕甘宁边区出现了兵精粮足、政简民便新局面。改革使得机构配置更加合理、工作制度得以健全、工作作风为之一振,以往中共高层清醒认识、高度重视的诸如鱼大水小、兵多难养、入不敷出、与民争食等问题在极端困难时期反而得以遏制或解决,取得了兵精粮足而胜敌、政简负轻而民安的良好效果,体现了历史的辩证法。因之,精兵简政是一次重大组织机构改革。(21)唐正芒:《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第3期。有人认为精兵简政是一场深刻的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且触及改革的主体政府机构本身,乃至政府机构中每一个人的利益。(22)卢红飚:《论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理论学习月刊》1992年第10期。基于此,精兵简政推行实施中引发了不同群体的不同认识和不同反应,既包括政策执行者又包括政策受动者,致使精简之路一波三折。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映照现实,而历史研究者要特别重视古今观照。精兵简政作为中共军政建设的一次创造性探索,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机构改革、民政建设、军队改革等方面的历史资鉴作用彰显了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刘益涛、朱玉湘、肖贵清等人对此均有探讨;尤其肖贵清从五方面深刻诠释了精兵简政对政权建设的经验启示,认为精兵简政要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服务、要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要做到对编余人员妥善安置、要科学合理地划分行政机关职权范围、要与建立和健全新的正规制度结合起来。(23)参见刘益涛《毛泽东与抗战时期的精兵简政》(《毛泽东思想论坛》1994年第2期)、朱玉湘《论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山东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肖贵清等《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在政权建设方面的基本经验》(《理论导刊》2001年第3期)等。需要注意的是,精兵简政毕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要结合当前中国机构改革新形势予以借鉴。

综前所述,以往对精兵简政历史定位的研究侧重于根据地及中共革命继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而把增强从其实践性和改革性入手,将之置于广阔的历史舞台,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阐发了自己的见解:即全面抗战时期精兵简政“不仅在中共历史上是一个成功典范,在世界历史上也堪称典范。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中国特殊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军政建设的有效模式,具有军政建设范式的重大意义。”亦是“中共机构改革的一个先声和起点,其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乃至当前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和军政建设均有诸多借鉴之处,并业已成为中共特色机构改革的一个基本指导原则。”(24)把增强:《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第270页。

三、相同的剧本不同的展演

“新革命史”力图改进传统历史书写的简单模式,重视常识、常情、常理并尝试运用新的理念方法,对中共革命史重新审视,以揭示中共革命运作形态尤其艰难曲折与复杂性,已然对目前中共革命史研究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25)李金铮:《“新革命史”:由来、理念及实践》,《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7期。《困局与应对》以之为旨向,在基本史实建构和若干细节补充的基础上,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地解析了中共根据地精兵简政的组织机理和执行机制,揭开了精兵简政的历史本相。

“新革命史”以回归学术轨道、再现历史场景为旨趣。(26)李金铮对“新革命史”概念阐释时谈到要回归历史学轨道,李里峰在分析各类“新革命史”表述后总结出“新革命史”的“新”有一点体现在其旨趣是回归学术的革命史。参见李金铮《“新革命史”:由来、理念及实践》(《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7期)、李里峰《何谓“新革命史”;学术回顾与概念分流》(《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11期)。这须在充分占有和细致研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打破以往只见革命事件表象而不见其内在机制逻辑的局限,只有这样革命事件的表述才不至于被简单化。“政策——效果”模式是以往传统革命史研究的固有书写套路,由于其存在偏重革命政策制定与表达而忽视革命政策执行和实践所导致历史细节缺失的严重弊端,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性,容易陷入不容分说的教条化窘境。有人在省思中共革命史时,就注意到中共宏观政策与各地具体实践之间的距离、农村社会按照自身逻辑对中共政策的过滤变通反过来影响中共政策调整。(27)李金铮:《向“新革命史”转型:中共革命研究方法的反思与突破》,《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期。可见,政策与效果之间并非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二者之间夹杂着的互动与调适过程才是影响政策与效果逻辑的重要决定环节,而以往恰恰忽略对这一过程的探索与描述,无法体现出中共革命的艰难性、复杂性,反而弱化了革命历史的表达。事实上,相较于革命政策与效果,互动调适过程中所凸显出的革命政策与具体实践间的张力涉及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干部、不同阶层群体和不同个体对革命策略的不同反应,以及出于对自身利益维护的不同选择对革命政策和具体实践造成的影响,才能深刻揭示出中共革命的复杂历程及其领导革命过程中的灵活与敏捷,恰与国民党形成鲜明对比。

把增强显然赞成“政策——互动——效果”模式,他明确表达既往研究缺失了对精兵简政执行过程中艰难性的预期和阐释,如精兵简政政策到底是怎样出台的?出台之后是怎样层层推广落实的?在推广落实中有无反复和调适?(28)把增强:《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第14页。这实际上暗示了中共根据地精兵简政“政策”出台到“效果”呈现的过程绝非畅行无阻。如对精兵简政推行之初是否具有普适性问题、人们在思想认识上和具体执行中是否反应不同而表现各异的思虑。最终研究结果表明,被精简者因利益受损而抵触情绪强烈、精简执行者因对政策领悟不同或认识有别,而产生有违中央要求的倾向,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浪费人财物的做法,这些均妨碍了精兵简政的普遍开展。中共为此做出种种努力,一面发表社论、撰写文章进行教育引导,纠正错误观念与片面认识;一面制定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约束行为与规范秩序。正是在这种互动与调适中,中共精兵简政政策才在各根据地落地推行。

“新革命史”强调眼光向下,重视对基层社会与普通民众的关注。李金铮在《再议“新革命史”的理念与方法》一文中对基层社会和普通民众的主体性进行了专门阐述,他认为基层社会和普通民众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角色,因此应有意识地站在基层社会和普通民众立场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针,从人性视角、从人的情感和需求出发,考察中共革命的历史进程。(29)李金铮:《再议“新革命史”的理念与方法》,《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11期。李里峰在《何谓“新革命史”:学术回顾与概念分疏》中亦有此类表述,他从层次上将其总结为上下整合的革命史。他认为传统革命史研究具有重上层轻下层、重中央轻地方、重精英轻民众的倾向,好在更多的学者已认识到中共革命是一场具有多样性特征的 “地方革命”,而“新革命史”倡导者更将中共革命的地方实践、不同区域和层级间的互动关系及基层社会和普通民众的主体性,作为推动革命史研究的重要突破口。(30)李里峰:《何谓“新革命史”:学术回顾与概念分疏》,《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11期。就中共根据地精兵简政而言,荣退军人安置是一个重要环节,其自上而下的贯彻落实过程必然同乡村社会产生联系,亦就不得不面对来自基层社会和普通民众的反向作用。这种反作用力主要来自精简人员对复归农村的态度与反应和农村社会的接纳与包容程度。被精简的荣退军人回归农村的过程并非像政治宣传所描述的那样一经布置便安居乐业,而是存在无法融入群众、不适应生产活动、不能安心谋生、甚至腐化堕落等水土不服现象。加之地方上基层干部和普通民众对荣退军人存在某些看法和想象,错误认为凡退伍军人都是在部队上不好、有毛病的,从而以“坏人”的眼光视之,不仅在心理上瞧不起,行为上亦疏而远之。有些地方干部对荣退军人安置简单应付,有的普通群众不愿接纳退伍军人或不愿让其在本地居住,某些愿意接近退伍军人的群众带有谋取安置费的目的(31)把增强:《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第136—138页。。这些乱象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共对荣退军人安置举措大打折扣,甚至影响中共的社会声望。中共对此极度重视,不仅努力纠正认识上的偏差,且在制定普遍性的全面规定之时又制定专项措施,如《保障退伍人员生活、安定社会秩序的指示》《退伍军人出行居住与一般人民同,各村加强站岗放哨、清查户口,以防敌探活动》等,以扭转不良局面。可以窥见,中共精兵简政之安置政策贯彻——调整——再贯彻过程,同样是基层社会和普通民众对外力主动因应的过程。换言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共精兵简政政策的健全完善及所取成效离不开基层社会和普通民众参与。因此,重视考察基层社会和普通民众与中共革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揭示中共革命的复杂面相和艰难历程的方法是研究中国革命的一条可行路径。

既然中共与基层社会、与普通民众之间并非一种单向的“挥手”与“跟随”,“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则其正确的领导方针与农民革命认同之间亦非一种必然逻辑关系。(32)李金铮:《向“新革命史”转型:中共革命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突破》,《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期。那么,中共要想达到整合和汲取农村资源、实现革命目标,就不得不通过动员手段以调动基层社会和普通民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之接受革命洗礼,最终认同中共革命、投身中共革命、服务中共革命。关于中共革命动员研究,学界沿着“新革命史”路径已涌现出众多成果,内容涉及华北灭蝗运动与全民性多样性的社会动员、乡村传统与中共军事动员思想、山西根据地戏剧运动与革命动员、华北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的“斗争”与农民动员、晋西北公粮征收与农民动员、根据地女性社会流动与动员、晋西北根据地变工互助中的农民动员等。(33)参见张同乐《1940年代前期的华北蝗灾与社会动员——以晋冀鲁豫晋察冀边区与沦陷区为例》(《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第1期)、李军全《军事动员与乡村传统: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优待抗属为例》(《历史教学》2011年第2期)、韩晓莉《抗日根据地的戏剧运动与社会改造——以山西为中心的考察》(《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第3期)、徐建国《华北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斗争”模式分析》(《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6期)、周祖文《封闭的村庄:1940—1944晋西北救国公粮之征收》(《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1期)、杨豪《抗日根据地乡村女性的社会流动》(《妇女研究论丛》2013年第2期)、董佳《抗战时期中共晋西北根据地的变工运动论述》(《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第9期)等。而精兵简政作为中共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的十大政策之一且位居其二,在地位如此重要的前提下,精兵建设又是如何进行动员的呢?《困局与应对》对精兵建设动员的探索拓展了中共革命动员研究的内容。在精兵建设过程中,人们对精兵政策含义的理解及精兵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并不充分,有的将精兵主义的紧缩编制视为消极裁兵,有的认为裁兵是因财政经济困难而减少吃饭穿衣人员,有的认为精简下来的即是人家不要者,有的认为精简后一个人要顶几个人做几个人工作,有的不从长远大局着眼而认为根据地应增兵。受“多兵论”观点影响,个别地区不仅未执行精兵指示甚至不断扩编部队,结果造成军队庞大、番号众多、兵多不精、给养困难的尴尬局面。(34)把增强:《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第113—114页。为排除人们思想障碍、减轻人们心理负担,保证军队工作正常开展并达到精兵建设的预期效果,中共采取了多措并举的动员方式。各地大多先从思想疏导与组织领导着手,以召开各种会议动员传达与解释、组织领导分工负责与深入下层指导两个步骤开展精兵动员。教育及开会传达与教育讨论相结合亦是精兵动员的重要方式,以召开会议、逐级研究和广泛宣讲、组织讨论等方式分别对干部和战士两个群体动员。(35)把增强:《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第97—99页。这种探幽阐微、见微知著的方法,不仅弥补了以往研究中革命动员的缺失,亦更好地揭示出中共政策与基层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关系的真正逻辑演绎。

四、结语

综观《困局与应对》,无论全书谋篇布局,抑或叙事逻辑,都紧紧围绕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政策所遭遇的多重困局与应对之策展开,显现出中共军政建设摸索与尝试的艰难曲折历程。在描述困局与应对过程中,从“新革命史”理论的视野和方法出发,对革命政策与效果之间的多方互动、基层社会和普通民众对国家力量的主动因应及精兵建设动员机理的考察,均是精兵简政政策具体贯彻执行或落实过程的生动再现。这基本上实现了作者努力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补偏救弊并还原精兵简政历史本相的初心。总之,本书不失为“新革命史”书写的又一新作,其手法值得借鉴。但我们应看到本书亦有须检讨之处。如对精兵简政施行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之源描述更多归咎于其主体“人”,而对这一政策本身逐步成熟过程中的种种“水土不服”现象着墨不多。事实上,中共政策或制度本身与事实之间存在的张力应须顾及,即“要特别注意厘清或至少要仔细梳理制度的、政策的层面与事实层面之间的差别,以便准确或比较准确地判定社会变动的深度及其变动的实际情势。”(36)岳谦厚、张玮:《传统、转型与革命: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一种模式》,《山西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困局抗战时期根据地
“剩”者为王!面对2022年诸多行业困局,好润如何积粮筑墙,长期作战
建立自己的写作根据地
《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出版
窗台上的妈妈
Trouble I’m In
抗战时期乌苏里江边的中苏情报站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西北烽火: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