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输配电工程建设的现象管理研究
2021-11-27马军
马军
(青海黄河电力检修工程有限公司水电新能源处,青海 西宁 810000)
前言:输配电工程作为电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时间长、工程复杂、涵盖范围广等特点,要求电力建设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性非常强。然而近几年,我国输配电工程的现有状况逐渐发现了许多问题,为此,电力企业输配电工程要及时进行相关优化,减少阻碍因素,以保证电力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一、供电企业输配电工程建设出现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当前,虽然很多电力建设工程已经关注到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电力工程来讲的重要程度,但是由于很多因素,并没有进行设施的更新改良,导致很多工程依旧在使用传统的基础设施。通常来讲,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对成本管理的控制上会造成很大影响,因而很多成本管理控制人员就会在这方面减少投入来控制成本量变化。在输配电管理中,相关工程建设对于基础硬件要求很高,在日常作业中,硬件设施的老化磨损度极大,如果不及时进行完善,就很难保证电力建设工作与基础设施的匹配度。从安全角度来看,基础设施的维修保养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进行作业时的安全问题,若不能定期进行检查就很可能会留下安全隐患,出现较大的工程事故。同时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无法发现管理上的不足,不能及时进行发现,这严重影响输配电工程的管理质量
(二)成本过高,资金不足
为确保电力建设工程的正常开展,预算管理变得极其重要,完整的预算管理可以为建设工程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但是当进行工程兴建时,由于并不能完全按照前期规划进行操作,偶尔会临时更改项目实施计划,导致对于工程的预算管理不能及时进行重新规划,这加大了后续工程的实施难度。预算管理工作人员不够了解工程实际状况,只能通过以往经验大概进行简单投入,造成很多工程无法对技术管理进行优化完善,严重的资金不足对于供电企业输配电工程管理产生不利影响。资金投入较少对于原材料购买上也会有所不利,很多企业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购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对于建设工程质量来讲严重不达标。技术人员整体能力水平较低,将所有材料都进行普遍的常规化处理,既不能充分利用材料又严重忽视材料的质量程度,对于输配电建设长远发展非常不利[1]。
(三)施工时间长,质量不达标
当前输配电工程建设主要出现了施工难、质量差的问题。第一,其建设过程中对于自然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依赖较高,以青海省的电力发展为例,其近几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启动以清洁能源为主的“绿色电力”工程项目,但是对于此项目的开展,不仅要做好绿色能源的深入研究,还要进行相关设施建设,北方在冬天比较寒冷,极易出现冰冻现象,对于施工难度也会增大。这种情况在输配电工程中是频繁出现的,部分企业为了提升进度,不顾施工建设安全以及质量,急于求成,施工效果差、质量不过关。这样的管理施工现状,为以后增加不少隐患,此外施工材料是施工中的必需品,部分企业为了减少资金投入,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也会出现质量问题。
二、供电企业输配电工程建设问题解决途径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输配电工程建设通常范围较广且工作量较大,因此电力企业要及时完善管理制度,对有关输配电工程建设的部门进行职能细化,具体操作主要是建立健全完善的岗位职责制度,使每一位员工都能明确了解自身工作职能与责任,有利于监督工作人员可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工作。此外,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职责规划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对于可以较好地完成工作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不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进行惩戒,针对多次出现工作问题且不能及时进行改正的员工进行劝退处理。通过对管理制度以及职责的划分及明确,完善电力工程的建造能力,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综合能力。对于员工的职位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将要部门进行职责分化,这样既可以减小员工压力,也可以促进员工更加专业性的进行工作,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其工作项目进行追踪管理。与此同时,建立一套完备的晋升制度,给予员工充分发挥自身工作能力的平台,对优秀员工提供公正平等的工作机会,使员工的工作能力与工作职能相匹配,增强电力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与工作效率。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建设是重中之重,电力企业要将员工安全和建造安全放在首要地位,切实履行安全责任制度,减少建造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对于员工要进行技术培训以及安全教育培训,定期进行关于出现危险时的实战演练,技术人员要将相关知识指导到位,将建造安全作为重点交待,提高工作人员对于建造安全和人身安全的认识。此外,工程建设部门要做好相关安全措施的布置,做好前期安全方面建设、监督及管理,将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对于输配电工程的工程质量来讲,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全面落实工程质量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通过完善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质量要求规范。加强对于基础设施以及施工原料的管理,在前期购买原材料时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市场同质量原材料的价格,在购买材料时要结合自身施工状况,不能过多购买形成资源浪费,也不能缺少原材料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在材料购买之后,也要选择专员进行定期管理,做好材料的保管以及日常维护工作,避免在日后建造使用中影响工作质量。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应用设施,通过卫星监测等现代化技术对线路进行运行检查以及维护,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数据进行准确分析,将有效数据与输电线路管理应用联合起来,达到全面管理输电线路的目的[2]。
(二)进行预算管理,加大资金投入
电力企业输配电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施工前期,要有专业人员进行全过程的工程分析,根据实际状况以及过往经验进行相应报价以及确定成本预算,并做好实施方案,将劳动力成本、施工成本做好整体预估,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时刻进行后续完善与补充,加强预算管理。在项目即将结束的时候,及时将人力资源以及不再需要的设备进行整合,避免资源浪费,这对建设成本的把控也有积极作用。同样以青岛地区电力公司为例,其管理层前期对资源把控非常严谨,在材料购买上既可以遵循国家建设要求,又满足了对于购买原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后续建造中不断进行方案更新与完善,根据实际状况进行调整,在即将竣工时,及时召集多余劳动力进行下一工程的筹建准备,推动了电力企业输配电工程的进度。在成本管理层面上,施工管理人员要针对相关施工要求,制定完善的成本把控机制,第一,在施工之前,双方要拟订合同,交代好成本管理的需求,通过监督规范建造人员对成本管理制度的落实,达成建造成本的有效控制,要在不同时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知识技能培训,提升工作效率、缩短建造时间,节约时间成本。此外,针对成本控制相关工作也要进行责任划分,当出现成本把控问题时,及时追踪到相关人员,对负责人进行惩罚机制。在输配电建造过程中,对导线管理也要做好管理,保质保量的进行导线安装,在电力行业中,每一个小细节的不过关都会对未来造成安全隐患,首先,管理人员要根据项目建造特点进行导线类型的选取,相比较而言,大截面的导线可以降低使用消耗,更加节省资源,可以有效降低建造成本。其次,在电力施工的同时要关注当地环境,不能对环境造成破坏,要科学的进行设计以及后续施工工作,最后,要合理选择低压断路器,确保其符合电力建造标准,在对电压进行设定时,要将其与第一线路进行连接,保障额定电压的安全。各项目部门要根据工程方案进行安全措施经费的申请,并撰写基础设施以及安全设施费用的预算方案,由上级领导进行审批,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安全设施设置,进行实地考察分析之后,进行安全措施经费的投入,根据上报的方案进行安全设备的购买,做好危险部位的防护、防滑设施;电源箱配置漏电保护器、使用防止物体、人员坠落设置的安全网、棚等;现场悬挂安全警示、警告标示、标牌及安全宣传栏等;开展特种设备、大型施工机械、检测检验设备的维修养护等;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急救药箱等;做好安全帽、安全带、手套、雨鞋、口罩等基础安全保障[3]。
(三)进行科学施工,完善工程质量
在输配电工程开展之前,要对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培训,必要时可以进行多次的安全演练,要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清楚了解在危险状况下怎样求生。在日常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根据施工标准进行建设,将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在不同位置设置警示牌,警示周围居民此处正在施工要注意安全、及时躲避。还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要确保设施的质量安全问题,施工质量要在施工程序的实施中进行有效监督,同时,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与输配电管理之间的联系,将工程质量作为电力企业输配电工程推进的基础,加强管控以保证所有安全方面问题都是在质量管控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及时对质量控制体系进行改善,以便质量控制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可以与质量监督工作相互协同,努力确保配电建设工程中的所有线路都是在确保安全性能之后进行安装的。要小心谨慎的进行线路绝缘处理,保证线路安装过程中较少出现线路漏电等安全问题,全面提高线路安装的安全质量。青海省电力部门在质量安全方面成果明显,不仅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有效防治,更对整个线路管道进行全面监控,以保证日后出现线路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找出原因进行解决。电力企业要贯彻落实输配电工程管理工作,加大对质量安全问题的全面监督与监控,针对问题要快速找到根源,及时进行改善处理,同时,要保证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参与到管理当中,将员工利益与全体利益相结合,促进全体员工共同对电力工程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与此同时,要重点关注工程验收工作,在验收过程中,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做出解决方案,并按照规定进行整改。近几年,经常会发生由于员工失误出现的安全事故,为此管理部门要增添警示牌的设立,同时对不易被关注的地方进行其它警示措施,例如通过录音设备及时对过往行人进行提前预警,避免路过的施工人员以及当地居民出现人身安全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随时随地戴好安全帽,临时参与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要自主学习入场前安全教育,熟知工地安全事项。电力单位还可健全完善施工人员台账记录,积极开展“实名制”工作人员管控措施,有效防止其他人员进入施工区域,一定程度上减少各种事故的出现,保证人身安全。管理人员每天都要对细节做好检查,提前对第二天的工程进行实地考察[4]。
结论:针对近几年电力企业输配电发展停滞的情况,企业应该在管理方面进行完善优化,建立全套的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对相关设施的质量以及磨损进行时刻监督,为保障输配电工程的顺利实施,企业要根据工程实际状况,及时更改施工方案,加强对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推动我国电力发展早日取得新阶段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