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善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2021-11-26赵浩义

慈善 2021年6期
关键词:村社家园慈善

赵浩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目前,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是乡村振兴,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慈善事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这是新时代慈善工作的一个重大命题。

从去年10月份开始,陕西省慈善协会响应中华慈善总会和省民政厅的号召,实施“慈善幸福家园工程”(以下简称“工程”),计划五年内在全省80%以上的行政村、城镇社区建起慈善幸福家园。今年是试点阶段,目前已创建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1778个,发起网络众筹项目2209个,线上、线下募集村社互助金1.35亿元,其中线上8958万元,线下4542万元,创办村社“关爱中心”1776个,建立村社(区)慈善公约1770个,组建村社志愿服务队1778支、志愿者达到10万余名。这一工程兼具社会救助与社会治理双重功效为乡村振兴赋能,成为陕西慈善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工程实施路径

一、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顶层设计村社慈善幸福家园创建内容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体要求,陕西省慈善协会把已开展五年之久的“农村慈善互助会”“慈善社区”创建活动与中华慈善总会发起的“村社幸福家园互助工程”相结合,深化项目内涵,丰富创建内容,将创建内容扩展到五个方面(简称“五个一”):

1.建立一个慈善工作站。创建镇、街办、村、社(区)慈善工作站(同时为村社互助金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监管会”),推进慈善组织向基层延伸。镇、街办工作站由分管民政工作的领导担任,村社(区)工作站(监管会)由村社(区)“两委会”、监委会、乡贤代表,志愿者队队长,村财务负责人5人组成。站长由村社党支部书记兼任。

2.募设一支村社互助基金。基金由村社居民和在外创业、工作人员奉献爱心自愿众筹。用于本村社扶贫济困巩固脱贫成果,慈善助学、助医、助老、助残、助困;加强疫情防控能力建设和抗御自然灾害;改善村社公共设施。

3.办好一个“关爱中心”。利用村社现有公共场所创办老年人幸福院、慈善老年大学、儿童之家等慈善服务机构,实施关爱“一老一小”项目,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4.建立一个慈善公约。在乡规民约的基础上注入慈善元素,培育友爱互助、孝亲敬老、扶贫济困的慈善精神,倡导乡贤文化,料理村民婚丧嫁娶红白喜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村社精神文明建设。

5.成立一支志愿服务队。在村社内或联系社会志愿队注册成立村社慈善志愿者服务队,在本村社(区)开展慈善义工服务。

在“五个一”创建内容中:建立一个慈善工作站是基础,是“工程”建设的组织保证;众筹村社互助金是关键,是建设幸福家园的物质保障;办好一个“关爱中心”是核心,是实施村社慈善项目的载体;建立一张慈善公约是慈善参与社会治理的具体行动;组建一支志愿者服务队是“工程”实施的人力资源保障。

工程计划分四个阶段实施: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为筹备阶段。各市县慈善会在原创建农村慈善互助会、慈善社区的基础上,确定试点村社(区),开展业务培训。按照省到市,市到县区,县区到村社的培训原则,为每个试点村社培训一名网上操作人员;2021年为试点阶段。在原创建农村慈善互助会、慈善社区基础上,各设区市确定2、3个区、县试点,试点区县30%的村社参与“幸福家园”创建,非试点县区也要在10个以上村社开展试点;2022年至2023年为推广阶段。各市试点县(区)创建村社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非试点县(区)创建村社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2024年至2025年为普及阶段。全省80%以上的行政村、城镇社区参与创建活动。

工程实施按照中华慈善总会的统一要求,以互联网为驱动,以“促进共同富裕”为宗旨,以“乡愁”为纽带,突出众筹、互助特征,传播慈善文化,实施慈善项目,扶贫济困巩固脱贫成果,从而在村、社(区)打造一个居民参与,社会帮扶、文明自治、互帮互助的新时代幸福家园。这一“工程”的实施改变了以往农村、社区单纯依靠政府救助和外界捐赠的扶贫模式,激发了村社(区)内部居民互助的活力,成为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是倡导互爱互助,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

二、宣讲培训,转变观念,推动慈善工作三大转变

慈善幸福家园工程是应用互联网开发大众慈善动能、兼具社会救助与社会治理双重功能的网络慈善项目。这与单纯线下动员募集实施物质救助的传统慈善有很大的差异。省慈善协会创建慈善幸福家园的通知印发后,不少基層慈善组织认为这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慈善会没经费,人员少,无力承担。为此,省慈善协会召开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的论述,提高基层慈善组织对新时代慈善事业使命的认识,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吴前进会长提出:慈善幸福家园工程是新时代慈善工作升级转型,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号项目。同时成立由吴前进会长挂帅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首先从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广泛开展动员培训。省慈善协会组建了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建设宣讲组,深入12个市区和35个试点区县动员培训,培训围绕“新时代慈善事业的使命”“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实施的意义”“五个一创建内容”“工程实施把握基准点”“工程实施方案”“网络操作技能”六个专题宣讲。从而在全省慈善会系统掀起了一场思想革命,构建了慈善工作新思维,推动全省慈善工作实现三大转变:一是行善的内容从过去单纯的物质救助向社会救助与社会治理相结合转变;二是慈善募集的方式从过去单纯的线下募集向线下动员募集与网上众筹相结合转变;三是行善的主体从过去的少数爱心企业、人士捐赠的“精英慈善”向大众慈善发展。在省慈善协会举办的47场宣讲培训中,市、县区党政领导、市县区慈善会、乡镇、街办、村社(区)干部六千余人参加。省会培训后,市至县区、县区至镇,街道办事处、镇、街办至村、社(区)逐级开展培训,各级共举办培训会1500场次,参训人员近5万人次。经培训后,基层慈善组织明确了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实施的意义和作用,把“工程”实施作为新时代慈善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一号项目、重点工程来抓。各级党委、政府把慈善幸福家园建设作为动员社会力量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各设区市、试点区县纷纷成立了推动“工程”实施的领导协调组织和工作机构,从而形成了党委政府推动,慈善组织实施,社会广泛参与,共建村社幸福家园的工作格局。

三、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工程实施的领导和支持

在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实施中,陕西省各级慈善会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省民政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实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的通知》,对市、县区民政部门推动工程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各设区市民政局、乡村振兴局也印发文件推动实施。35个试点区县中有30个县区党委政府以两办名義印发文件推动工程实施。由于慈善幸福家园工程的创建内容高度契合了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省慈善协会开展的47场专题动员培训中,各试点县(区)委、政府领导亲自主持会议作安排部署,对各乡镇、街办党委推动村社幸福家园建设提出了钢性的工作要求。渭南市澄城县开始未确定为试点县,县委、政府听取县慈善会汇报后,认为慈善幸福家园工程是动员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县常委会议决策无需试点,立即在全县165个行政村,12个城镇社区中全面实施。县委常委、副县长党俊平亲自主持会议,县委副书记沙伟伟具体部署工作,要求各镇、街办要把创建慈善幸福家园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心工作来抓。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镇乡村振兴17个惠民工程项目分布在全镇11个村中实施,项目资金尚有缺口,11个村幸福家园创建后,热爱家乡的经济成功人士志愿捐赠村社700万元,解决了项目资金缺口问题。镇党委书记王仲飞说:“没有想到幸福家园的建设能动员这么多的社会力量,我这才感到了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今后一定要重视发展慈善事业,用好慈善这个平台促进共同富裕。”

工程实施基准点

陕西慈善幸福家园工程抓“牛鼻子”,根据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围绕延伸慈善事业根系、促进第三次分配、开发大众慈善动能,推进乡村乡风文明建设,开展慈善义工服务五个维度开展“五个一”创建活动,紧密地配合了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有效地助力了乡村振兴。

一、创建村、社(区)慈善工作站,把慈善的根系延伸到了社会最基层的组织

慈善幸福家园工程的创建,首先在镇、街道办事处和行政村、城镇社区建立慈善工作站。各工作站明确工作职能,制定工作计划,建立例会制度。这就把慈善的根系扎到了社会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改变了以往村、社区慈善组织建设薄弱的状况,建立了纵向到底的现代慈善体系。同时,由于工作站长由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兼任,便于慈善工作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保障了村社互助金的公平公正使用,有利于慈善事业健康规范运行。

二、聚焦开发“乡情”慈善资源,打开慈善募集的第三扇门

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募设村社互助金,倡导村社(区)居民奉献爱心志愿捐赠,开发大众慈善动能。尤其倡导从家乡走出去的经济成功人士、先富起来的人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自愿捐赠,以“乡情”为纽带为家乡建设幸福家园。这就为热爱家乡的人士搭建了回报乡梓的平台,打开了慈善募集的第三扇门,有效地激发了“乡情”慈善活力。商洛市山阳县漫川关镇南坡村慈善幸福家园网上注册创建后,从村上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家陕西鸿瑞投资集团董事长王世春为村上捐赠善款1000万元,其中290万元用于本村村民的农厕改造,按照每户一万元的标准完成了全村290个农户旱厕改水厕;500多万元筹建村上老人幸福院,为村上60名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食宿集中供养;200多万元建设村民文化、娱乐广场。王世春在捐赠仪式上说:“我是村上的娃,喝村上的水长大,现在我创业成功了,理应帮助乡亲们共同富裕。他还把女儿叫到王家祠堂,叮咛供养村上老年人的善事要一代一代做下去,作为家风传承子孙后代。延安市延水关镇中塬村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的大夫高宗维,听到家乡慈善幸福家园募设互助金筹建村上老年人幸福院。带头捐赠并联系村上在外创业、工作人士和微信圈朋友筹措40万元交到村财务账户。榆阳区作为榆林市慈善幸福家园试点区县,今年以来创建村社幸福家园125个,区慈善协会联合村社“两委”会在网上发起“共建幸福家园”项目246个,面向热爱家乡的经济成功人士发布募集倡议,线上线下募筹村、社(区)互助金2426万元。神木市慈善协会在216个村社开展试点,热爱家乡的民营企业家和爱心人士线上线下为本村、社(区)捐赠互助金2361万元。该市四卜树村民营企业家杜卡田捐赠300万元为村上建起了老年人幸福院。渭南市合阳县慈善协会联合合阳县西安商会召开“企业共建幸福家园茶话会”,两次活动经济成功人士现场举牌捐赠103万元。据初步统计,陕西慈善幸福家园所募集的1.35亿元村社互助金中,80%来自于热爱家乡的经济成功人士的爱心捐赠。无疑,这就是第三次分配,是乡情慈善资源开发的成果,为陕西的慈善募集打开了“第三扇门”。拓展了慈善募集的新领域。

三、创办“关爱中心”,拓展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面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村上只有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状况,陕西村社慈善幸福家园创建活动聚焦关爱“一老一小”,面向村上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举办老年人幸福院,“关爱儿童中心”,集中供养丧失劳动力的老年人,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和学业辅导。尤其是对生活困难的老人提供免费食宿。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镇城大疙堵村幸福家园使用民营企业家赵发明、赵栓明兄弟二人捐赠的850万元于今年8月份建起了占地7亩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的老年人幸福院,免费供养村上70岁以上的老人。幸福院古式建筑风格,绿树成荫,楼台亭阁,曲径通幽,设有文化娱乐室、图书室、医疗室、监控室,入住老人每人一间房,房内有电视机,有卫生间,生活用品配备齐全,27位7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幸福地生活。富平县宫里镇大樊村老年人幸福院集中供养53位70岁以上的老人,老人们一日三餐,顿顿有食谱,生活很幸福。米脂县城郊镇十里铺村脱贫摘帽后,实施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建起了老年幸福院,集中供养22位脱贫户老人。商洛市商州区杨峪河镇楚山社区慈善幸福家园创办了老年人幸福院和留守儿童照料中心,关爱30名老年人和45名留守儿童。

四、建立村社(区)慈善公约,参与社会治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陕西省慈善协会在实施慈善幸福家园工程中,坚持将社会救助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多数试点村社建立了慈善文化长廊,传播慈善文化;建立了慈善公约、设立了红白事理事会。开展孝亲、敬老活动,把友爱互助、孝亲敬老、帮贫扶困的慈善精神作为村民行为规范相互约束自觉遵守,促进居民自治。并设立爱心超市,以做好事换积分,用积分换物资,促进居民道德建设。府谷县店塔村有一个媳妇打了公婆,村上的老头、老太太赶去要求这个媳妇给公婆下跪賠礼道歉,媳妇开始不愿意,前去的老人们坐在院子不走。最后媳妇跪下向老人认了错,这是慈善、道义的力量迫使这个虐待公婆的媳妇改正了错误。从此,这个村开展评选好媳妇活动,给好媳妇挂大红花,发红包,孝亲敬老蔚成风气。目前已创建的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普遍开展了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和好媳妇、好儿子、贤惠公婆活动。并按统一标准料理居民家庭红白喜事,易风易俗,促进文明乡风建设。

五、组建村社志愿服务队,开展慈善义工服务

陕西省慈善协会在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实施中,各试点村社都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志愿队由村社乡贤、退休干部职工等爱心人士组成,有的还联系社会上的志愿服务队结对服务。志愿服务队主要在村社开展急难救助、扶贫济困、关爱老人、日间照料儿童等服务活动,为老人幸福院打扫卫生,洗头理发;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心理疏导、心灵慰藉;料理村社居民红白喜事,开展慈善义工服务。

工程实施启迪

一、开辟了慈善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村庄、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家园,也是受众面最广的慈善文化传播阵地。慈善幸福家园工程的实施,通过建立慈善公约,开展慈善文化活动,实施孝亲敬老、帮贫济困、救急救难慈善项目,推进慈善进村庄、进社区,开辟了慈善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村慈善幸福家园办了两所老年人幸福院,入住35位70岁以上的老人。院内有20米的慈善文化长廊,长廊挂有“24孝”图片,慈善文化氛围浓厚。 榆阳区牛家梁镇6个村慈善幸福家园有80位老人入住,子女前来看望老人时,给入住的所有老人都带来了礼品,甚至没有入住老人的村民也为老人幸福院送粮送菜。镇党委书记任儒杰说,牛家梁镇6个幸福院80位入住老人的粮、菜、油无需采购,村民自愿捐赠的足够了。正可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感受到了慈善的力量。

二、开发了大众慈善新动能

慈善的力量在于民众之中。过去我们的慈善募集,主要在城市面向爱心企业、人士募集,在城市募集慈善资源到农村去救助。城市的企业、人士奉行利他主义的慈善理念,向农村的困难群体施助。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募设村、社(区)慈善互助金,倡导本村、社(区)居民和从村社(区)走出去的经济成功人士、先富起来的人和在外工作的干部职工自愿捐赠,以“乡情”为纽带开发大众慈善动能,这是慈善资源的最大矿藏,推动慈善募集从少数人做慈善、大众围观的“精英慈善”,向大众慈善发展。通过幸福家园工程的实施,必将形成村社居民人人都是慈善的践行者,人人都是慈善的受益者,促进居民之间互爱互助、睦邻友好的新型人际关系,形成人人心有善念,个个都做善事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全民慈善的大格局日臻完善。

三、助力社会第三次分配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财富收入分配格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慈善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平台,创建慈善幸福家园,设立慈善互助金,以“乡愁”为纽带,倡导先富起来的人士热爱家乡、回馈社会,搭建起了第三次分配的桥梁。陕西先行试点的村社互助金主要来自于经济成功人士、先富起来人的爱心捐赠。横山区慈善会今年在腾讯“99公益日”发起了“共建幸福家园”“关爱退役军人行动”“农厕改造计划”3个网络筹款项目,联合本区9个村社“两委”会向全区在外创业的民营企业老板经济成功人士和社会各界发出了募捐倡议书,网筹善款2306万元。富平县宫里镇北陵村民营企业家姚高明多年来投入数百万为家乡建校修路,他说:“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们民营企业创造了财富,理应回馈社会,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四、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

脱贫攻坚战役取得全面胜利、“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解决之后,绝对贫困已经清除。但相对贫困将长期存在,因病、因灾返贫的现象会时有发生。实施“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募设村社互助金,救急救难,扶贫济困拓展巩固脱贫成果,开展“一家有难,大家帮扶”的居民互助,倡导团结友爱的慈善精神,提高了村民抵御灾、病风险的能力,是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

五、慈善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这就提出了慈善参与社会治理的命题。慈善参与社会治理途径很多,领域很广泛,但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是慈善进村庄、进社区。因为村社是社会最基层的组织,是居民生活的家园,如果在每个社区、行政村都建立慈善组织,传播慈善文化,建立慈善公约,开展居民互助,以慈善的路径和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正能量,既拓展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又促进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六、网络慈善的普及推广

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在网上注册,应用互联网展示村容村貌,推介优势产业和农副产品。村社互助金在网上发起项目,以线上捐赠的方式众筹,捐赠者跨越时空、异地支付,这就把网络慈善普及到了社会最基层的组织,慈善公益传播速度得到极大提高,推动了网络慈善的普及和发展。陕西省慈善协会今年在腾讯9·5共同富裕配捐专场和“99公益日”活动中,围绕助力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了“共建慈善幸福家园、农厕改造计划、关爱退役军人行动”三个母计划项目,市、县(区)慈善会发起了288个子计划项目,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9·5、9·9四天内共网筹善款3.376亿元,414.9万人次爱心捐赠,其中“共建幸福家园”项目网筹善款7450万元,220万人次爱心捐赠,为村社幸福家园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七、慈善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

目前,党和国家已将慈善事业纳入国家社会救助与社会治理体系,我国的慈善事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慈善事业作为促进第三次分配、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力量,核心问题是如何培育大众的慈善意识,焕发大众的慈善热情与活力,建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助友爱、睦邻友好的社会风尚,这是新时代慈善组织的基本任务。实施慈善幸福家园工程,传播慈善文化,立德育人,众筹村社互助金开展居民互助、扶贫济困巩固脱贫成果,开辟了慈善文化传播新路径,打造了慈善募集新业态,开发了大众慈善新动能。是新时代慈善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和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新时代慈善组织以慈善的路径和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推进了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村社家园慈善
梦中家园
温馨家园
斯托雷平改革中的村社政策
基层治理要直面矛盾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无忧家园”
布埃勃里托的“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