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gp-39、CRP、IL-2表达水平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关联
2021-11-26赵静,程青,钟强
赵 静,程 青,钟 强
1.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急诊科,湖北武汉 43005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湖北武汉 43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呼吸道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通常表现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1]。COPD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容易持续进展[2]。由于老年人免疫力、机体反应能力低下,肺内常存在潜在的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等[3],常出现COPD急性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COPD,避免COPD急性发作对老年患者至关重要。
人类软骨糖蛋白-39(HCgp-39),又称YKL-40,是一种肝素和几丁质的结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40 000,可由中性粒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以及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产生,是一种新发现的与急慢性炎症相关的炎症因子[4]。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组织受到感染或出现炎症时,其水平会明显升高,因此常作为炎症的非特异性指标[5-6]。有研究表明,HCgp-39属于哺乳动物18-糖基水解酶家族成员,与炎症和肿瘤有关[7-8]。HCgp-39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并且与气道重塑密切相关。白细胞介素(IL)-2是体内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通常由T细胞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产生并发挥效应,其表达水平降低常提示机体免疫功能受到不良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分析HCgp-39、CRP、IL-2表达水平与COPD急性发作的关联,为老年患者COP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2017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COP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COPD急性发作将其分为急性组(50例)和非急性组(70例)。急性发作判定标准:患者主诉症状的突然变化超过日常变异范围(气促加重,常伴有喘息、胸闷、咳嗽加重、痰量增多、痰液颜色和/或黏度改变以及发热等,可出现全身不适、疲乏、抑郁、失眠、嗜睡和昏睡等非特异性症状)。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中的诊断标准[9];(2)年龄≥60岁。排除标准:(1)近两个月内使用过免疫刺激剂;(2)合并糖尿病、活动性肺结核、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3)患者及其家属不愿配合。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采用德国公司生产的Carefusion肺功能仪检测FEV1及FVC,并计算FEV1/FVC。采集患者静脉血5 mL,置于2 000 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乳胶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长沙赢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血清CRP水平,使用IL-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深圳市达科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定血清IL-2水平,HCgp-39 ELISA试剂盒(美国ADL公司)测定血清HCgp-39水平,各项指标检测均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2 结 果
2.1急性组与非急性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病程、FEV1、FVC、FEV1/FVC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急性组与非急性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n病程(年)<33~5>5FEV1(L)FVC(L)FEV1/FVC(%)急性组50812301.33±0.362.16±0.7564.83±17.49非急性组701217411.45±0.472.33±0.5459.08±20.52χ2/t0.0340.5720.5590.924P0.9830.6410.6180.437
2.2急性组与非急性组HCgp-39、CRP和IL-2水平比较 急性组血清HCgp-39、CRP和IL-2水平高于非急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急性组及非急性组HCgp-39、CRP和IL-2水平比较
2.3影响COPD急性发作的多因素分析 以COPD急性发作与否作为结局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影响急性发作的因素,将收集的所有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变量转换后得到的虚拟变量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出现COPD急性发作为因变量,赋值情况见表3。
表3 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包括血清HCgp-39、年龄、BMI以及病程,结合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赋值情况,以及OR值可发现,HCgp-39水平升高、年龄增加、BMI降低以及病程>5年为老年COPD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影响COPD急性发作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 论
COPD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进展性的气流受限,常常由于气道以及肺实质炎症等病理变化而引发,且病情多较为复杂,也被认为是全身性的炎症病变[10-13]。近年来,COPD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相当比例的患者因感染等因素引起COPD急性发作,最终引发呼吸衰竭[14]。因此,对老年COPD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COPD急性发作至关重要。
炎症被证实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多数患者气道及肺血管中均可检出高水平炎症相关因子[10]。研究提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含有正常剂量的HCgp-39,可防止过度的炎性反应。而在COPD的进程中HCgp-39会过度表达,并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机制与表达于人类单核细胞和滑膜细胞的HCgp-39参与调控机体免疫水平变化以及介导炎症发生有关[15-17]。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组血清HCgp-39水平显著高于非急性组,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此外,通过Logistic回归发现,高水平HCgp-39为老年COPD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说明老年COPD的急性发作与血清HCgp-39的水平具有一定的联系,血清HCgp-39越高,越易引起COPD急性发作,这可能与HCgp-39调控机体免疫和介导炎症发生有关。此外,年龄增加、BMI降低以及病程>5年也是老年COPD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高龄、体瘦和长病程的老年COPD患者,应警惕COPD急性发作。
约80%的COPD急性发作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3],而CRP是细菌性感染的常见指标,同时也是急性炎性反应的非特异性标志物,CRP不受放疗、化疗、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COPD患者外周血CRP水平显著升高[18]。本研究结果也表明,老年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发作患者。另外,IL-2具有多种免疫增强活性,可以促进自然杀伤细胞增殖,增强其毒性并诱导干扰素的产生,促进T细胞、B细胞增殖及分泌抗体[19]。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组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非急性组,但CRP和IL-2均不是老年COPD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说明在老年COPD急性发作的诊断中,HCgp-39的价值优于IL-2和CRP。
综上所述,老年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HCgp-39、CRP以及IL-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HCgp-39水平升高、年龄增加、BMI降低以及病程>5年为老年COPD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HCgp-39在预防、诊断老年患者COPD急性发作中的价值优于IL-2和CRP,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