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水平的教学方法探讨

2021-11-26李亚飞

魅力中国 2021年14期
关键词:审题写作能力内容

李亚飞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西马庄小学,河北 保定 071100)

引言

写作是语文教学过程重要的教学部分,写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利于教师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在进行写作教学过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优化教学方式,加强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下面具体分析。

一、小学阶段学生面临的写作困惑

(一)对写作存在误解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往往过分追求速度让学生快速进入写作之中,会在学生刚学会仿写后,直接投身到写作之中,教学的内容相对较为仓促。诸多学生对语文作文的概念相对较为模糊,在教学的时候教师没有真正意义上将学习的正确方法教育给学生,仅仅是照本宣科式地让学生写作。对于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而言,这样的方式无异于“拔苗助长”,对此教师在写作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做好方法的引导,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升教学成效。

(二)缺乏对写作的思考

所谓的写作思考缺乏,指的不仅仅是学生对写作上技巧的展示,更包括学生在努力的时候出现方向性错误。针对学生而言,部分学生会认为写作仅仅是字词的堆砌,然而实际上作文需求的是学生思想情感的表达,而不是光用词语内容进行组合。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只是让学生以应付的方式应对写作,采用固定的套路模板——总分总的形式进行习作,引入大量的好词好句或者名人名言,使得学生只是被动地在写作,无法真正对作文这种形式产生认同,容易陷入学习的恶性循环。

二、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一)突破思维,加强学生的个性写作

小学生在应对作文写作的时候,往往会陷入思维的僵化或者固定套路,仅仅是依据教师讲解的范文进行模仿,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更难以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在写作的水平上时常出现本末倒置,缺乏良好的进步。每一位学生的思考、生活所见所闻,都有着极大的区别和独立性,对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喜好,搭配传统写作教学的束缚,制定个性化写作内容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进行自由创作。通过个性化的内容教学,能够在原有程度上有效激发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得学生加强对写作的认同与感受,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命题作文,《大树和小草》,并且在写作的时候给出具体的画面,一棵小草在大树的帮助下茁壮成长,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对此,教师需要避免直接给学生讲解和分析,而是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独立、个性化的写作。教师要学会放手展开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思考,在写作的时候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索。有的学生会认为大树非常“无私”,悉心照料小草的成长。而部分学生则认为大树过于的自私,让小草没有自主成长。而此时教师要肯定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判断,鼓励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看待事物以及作文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魅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审题训练,注重写作技巧的指导

对与小学阶段的写作练习,为了达到最佳的写作成效,需要从如下四个步骤出发,理清题意,认真选材,具体描述,表达情感。审题是作文写作的首个任务,只有做好审题工作才能避免出现跑题的问题,教师要对其进行强化教学。一般情况下,审题要确定的主要内容是: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确题目与文章的中心关系,文章应该写什么内容。审题是语文写作的重要步骤,通过审清楚题目的大意及主要方向,才能确定好写作的大纲及内容补充,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审题训练,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只有学生充分、完整地理解题目的要求,才能更切题意进行论述、写作工作。针对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审题的方式非常多元化,包括具体审题法、比较审题法、补充审题法等,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对题目有一个充分的研读,并且结合具体内容组织好学习工作。而分析审题,则是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出发,表明不同词语之间的联系和意义,明确作文的核心需求。例如,在作文题目《一个熟悉的人》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审题分析。首先,题目的关键词是“熟悉的人”,因此确保这篇作文需要学生以人为主体,并且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对象,明确学习的范围,再根据教学的意义出发,做好文章的整体构思,对待人物的形象、心理,做出深层次的讨论,学会使用多元化的实例,丰满教学的内容。

(三)分享作文素材,丰富作文内涵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综合性的训练,也是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有效体现,也是学生的重要表现认知。只要学生素材足够充分,就能够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储备自己的写作素材。教师在平日教学的同时,还需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推荐有价值的读物。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其中的好词好句进行记录,并检查学生的记录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强知识储备,并且让学生开拓自己的眼界。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生活,包括优美的景色以及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通过这样的方式联络学生的学习和实际生活,养成正确的观察习惯,为后续的写作素材积累奠定基础。例如,在具体的某一个写作训练之前,教师要求学生首先进行观察工作,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分的素材储备。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随机的提问工作。要求学生能够充分、详实地讲述自己的学习素材。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切实有力地丰富学生的素材库,使得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更能有的放矢。素材的积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应抓住学习学习心理,科学的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写作教学质量,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实用的写作素材,以更好地为学生写作能力提高提供助力。

(四)以读促写,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

从本质上来看,阅读和写作是不分家的两项教学内容,二者之间有着良好的相辅相成的关系,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丰富的素材积累,强化学生的思路呈现,而写作也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工作上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对学生的写作效率提高有着极大的价值,所以教师教学的时候要做到读写结合教学。针对阅读的指导工作,教师除了加强技巧性地训练以外,还需要明确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路表达,学会正确的写作语言表现和表达,通过文字的内容有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这些写作技巧都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引导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实现可持续化的良性学习循环。以《桂花雨》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是通过不同时间段,作者在不同场景中闻不同的桂花,描述不同的心情来展开描述的,借此表达自己对童年和家乡的回忆之情。而这篇文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典型的范文之一,作者在表达情感的时候能够含蓄、内敛,并且在对景色的描绘上更为丰富和形象,这也是小学写作之中非常重要的手法——借景抒情的教学方法。对此,教师在学生阅读材料后,可布置一定的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学校中的景色写出小作文,专项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以读促写是高效的教学形式,教师通过开展以读促写提高了学生写作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了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因此,在进行写作教学过程,教师更应该结合语文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布置,从而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进一步保证写作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研究,结合语文写作教学内容,总结了提高写作教学水平的途径,作为新时期小学教师,要积极学习高效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将其应用到写作教学课堂,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的推进学生发展。希望通过以上阐述,能进一步提高语文写作教学研究水平。

猜你喜欢

审题写作能力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重视作文教学 提高写作能力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几何概型审题技巧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