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大育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讨

2021-11-26德马伊

魅力中国 2021年14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政治

德马伊

(大连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高校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功能是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强调的“十大”育人内容,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共同构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育人模式,形成了一个既有分领域又共建整体的育人体系,给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下文简称“思政课”)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一、强化高校思想政治课质量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习总书记多次到高校调研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思政课教师建设等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重要的指示批示。高校必须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强化思政课实效,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下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着力加快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以适应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对于高校学生来讲,走出高考升学的学习环境,面对祖国发展的需要,与社会期待更近了一步,如何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的志向理想,进而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成长成才,为将来为党和国家、人民做出更大贡献,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质量至关重要。

二、如何做好“十大”育人体系的构建

(一)加强课程思想政治的引导与调整

对于党的方针政策的宣贯、意识形态的维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等等,将思政教育专业化、常态化。学校要切实担负起学生、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责任,认真制定加强学生、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划、目标、措施,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教育的同部署、同推进,对教师日常课程思政成绩的同检查、同考核。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培育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工作责任体系格局,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学校的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对学生、教师在思想上解惑,在精神上解忧,在文化上灌输。建立课程、校舍环境、文化宣传等不同维度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成良好的学校文化。

(三)抓好思想政治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聘请在理论与实践上有较高水平的讲师任教,并定期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学培训班,提高专职的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水平,也要提高所有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加强人格教育、实践锻炼、作风锤炼,提高思想政治。思想政治理论与素养的锤炼也要经常性开展,要培养一批政治过硬且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与政治宣传的教师,进一步提高院校的思想政治高度。

(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构建不能理解成为单独的计算机网络教育,主要是形成整个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形式上不断探索深化“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教育有机结合创新大数据分析,手机app 等通过日常打卡、信息推送、网络思想状况调查和“微话题”讨论等形式的创新,使得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成为一种习惯。

(五)强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对于学生来讲,由于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在认知层面需要一个提升。学生离开应试为主的教育,对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国际形势等知识有了新的学习需要,需要教师对学生做好引导,需要构建正确的三观,需要把好舆论方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做好思想政治学习的服务,多为学生答疑解惑,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

三、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一)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一个领域的教学绝对不是单一的,需要理论、研究、实践等多项工作统一结合,共同进步。首先体现在制度完善上,对于思政课的质量提升,教师“课程思政”任务的落实,学校政治理论研究成果高度,学校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如何提高等等,都要有制度作为保障。第二要形成整套的工作机制,各项工作要突出党的领导,在各项工作中显示出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效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学生与老师,老师与学生的日常教育又提升了学校政治环境氛围建设。第三,专业教师与非专业教师的互补,十大育人体系并不能指望一两个思政专业的教师来完成,既要通过学校整体支持,又要发挥非专业老师日常教育优势,同时,高校辅导员的作用十分重要,要做好学生日常思想动态分析与政治理论学习的引导。

(二)提高科研育人水平

思政课教学也要与时俱进,符合新时代要求,发挥科研育人功能,优化思政课教育科研环节和程序,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改进学术评价方法,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培养师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三)丰富教学形式

活跃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思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通过组织举办思政微课技能大赛、课程教学教案专题研修培训、精彩课堂评选、示范公开课、红色教育基地实地教学等等,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统一结合好,做好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思路的转变,最终促进学校教学课件设计、教改科研项目、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政治站位、道德品质的提升,进而促进实践、实习、实训工作的共同发展,提升学校的立德树人和育人的质量。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