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浅析

2021-11-26史伟忠

魅力中国 2021年14期
关键词:于勒课文内容初中语文

史伟忠

(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振堂中学,河北 邢台 055650)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阅读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要引导学生参与。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情境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以问题为辅助,组织学生讨论并交流,辅以精讲点拨,这样才能让阅读从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以任务为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阅读中,课堂中教师照本宣科式的对文章的内容、写作手法、结构、主题等逐一进行讲授,学生则是按照教师的讲授听后做笔记,读的活动较少,久而久之,学生课前也就不会自主阅读,更多的是期待课堂中教师讲授。提倡在课前以任务形式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目的是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初步阅读中了解课文,为课堂中的探究奠定基础。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来看,课前自主阅读环节的还较为欠缺,在实践中有待加强。同时,组织学生课前自主阅读后,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促进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自主阅读阶段,首先要了解作家、作品,这是阅读的基本内容,也是丰富学生阅读积累的重要部分;其次是要解决生字词。就初中阶段学生而言,这一任务可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中只需对个别重点词汇进行点拨即可。三是要了解作品的背景,这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如《一面》的自主学习中,课文讲述了1932 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在阅读中,如果对鲁迅、对1932 年这段历史没有了解,那么也就难以体会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二、以情境为铺垫,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结合初中语文阅读实践来看,大多教师对这一环并不是很关注,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创设情境耽误课堂教学时间,课前要准备各种素材,较为麻烦。其实不然,情境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借助情境而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到文本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在初步阅读中感知,这样才能为课文内容的探究奠定基础。同时,情境可起到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这也为课堂中的交流、互动注入了动力。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如借助话题而以谈话方式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看、听、说而创设情境。如《凡尔赛宫》、《桥之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等课文的阅读中,课前搜集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课中借助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观看,让学生获得直观感知。在情境创设过程中,一是要注重以问题来形成过渡,引导学生进入新的课文阅读中,二是要情境要和学生的实际相贴近,素材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三是要考虑时间,不能占用太多课堂时间。

三、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会合作探究

探究环节是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获得体验的核心环节。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讲授的方式教学,而提倡探究,则要注重以问题、活动等形式而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讨论和交流。在探究环节,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逐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阅读过程中,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在阅读教学中,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展示和分享。展示和分享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把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学会和同伴分享,在分享中丰富体验。以《故乡》阅读中对课文内容的探究为例,导入新课后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而引导学生初步阅读,展示阅读成果,如此,不同的小组根据阅读而概括课文内容,在学生分享后教师点拨,从而让学生理解作者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来谋篇布局的,再结合课文而引导学生对结构深入分析,从而把握小说的情节。二是要以问题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体验。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以问题"作者对几个人物是如何议论的?""这五个事例有哪些异同点?"引导学生交流,通过对课文事例的理解来分析"灵魂"的深刻涵义,同时教育学生要有自己纯正的追求,并从一点一滴做起,锲而不舍地追求和努力,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四、教师精讲点拨,归纳释疑提升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以讲授者的身份进行教学,而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体验,能深入探究课文的内涵,阅读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但需要明确的是,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要组织并引导学生活动,根据学生活动情况再引导学生归纳,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点拨。

首先,对于课文内容、段落、结构、人物形象等,要引导学生讨论后进行归纳。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对情节的概括,学生自主归纳后教师要明确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相应内容。其次,针对教学重点,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要精讲点拨。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对菲利普的语言描写,他总是说"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名为期盼于勒,实为期盼于勒带钱回来。当于勒真的出现在眼前时,菲利普 "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发直"。两种语言两种神态的对比就表现出菲利普嫌贫爱富、虚伪自私、只认金钱不认亲弟弟的性格。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讲授式的套路中解放出来,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以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辅以教师的点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读懂文本,获得体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于勒课文内容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