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
2021-11-26李艳春
李艳春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50)
“一带一路”的前身丝绸之路的定义中提到“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陆上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新时代的“一带一路”的启动原则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承的是共商、共享、共建原则。”启动目的中指出:“在通路、通航的基础上通商,形成和平与发展新常态。”无论是丝绸之路还是一带一路,都明确了“贸易、文化和商业”的重要性。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在“政策、贸易、民心”等的沟通中出现很多问题和阻碍,在共建的过程中出现了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由于文化的差异和误解导致理解的偏差,不能及时促进政治、经济、商业的合作与共建。因此,跨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学好跨文化交际课程并把它运用到实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加快沿途60 多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消除鸿沟、互利共赢都具有推动作用。具体到跨文化课程,基于其在里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对现有的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和改革实现有效的学习,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把目标对准一带一路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思政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扭转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改变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产生。依托“一带一路”的政策精神,研究和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商业、贸易、文化往来提出合理建议。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从知网中搜索92篇关于跨文化交际和一带一路的研究,其中27篇的关键字“一带一路”“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和该课题关系比较紧密;在此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参考文献中有8 篇本科层次,19 篇高职层次。同时对本校学生以及兄弟院校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数据和问卷调查发现:
(一)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不能满足1:18的比例,对学生的培养停留在“两张皮”的模式上。
(二)教材问题
教材内容不能够与时俱进。教师可以自编教材或者搜集资料,把教材中欠缺的内容通过课外搜集进行弥补,比如对于目标国家的风俗、习惯等进行比较细致的讲解,让学生反复操练或者通过播放视频片段进行强化、角色扮演等,特别是经常接触到的文化点。
(三)教法问题
教法单一,缺乏创新,跨文化交际课程鲜有思政元素。
(四)重理论轻实践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是技能型、重实践,不能复制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识教育、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能力、语言能力、文化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解读、交流存在障碍和误区;课程体系之间的关联不够紧密,存在脱节现象;通过对现有资料的阅读与分析,对于“一带一路”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中“思政素质教育”尤其鲜见,思政融入专业课课堂的改革已经是时代的要求和大趋势。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师生的思政意识培训和培养
自2017年以来,教育部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风向标,坚持立德树人,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也是英语专业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及了很多方面,跨文化交际中既要把本国文化精髓精确无误的表达出来,也要把对方国家的文化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吸收;既要保持本国的自信、信仰和尊严,又要表现出对对方国家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理解和包容;既要尊重对方国家,又要不能被别有用心者进行思想上的恶意灌输,时刻保持本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语教师因其独特的专业性,思政意识较弱,因此要对英语教师进行思政方面的培训。英语专业学生因受特殊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以及国外潮流思想的影响,思想容易脱离正确的轨道,思政教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引导:
1.紧跟思想政治教育的潮流。
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国防教育课程、国情教育主题班会、国内外时事热点知识竞赛等方式增强民族自信心、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归属感,理性爱国;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和革命文化教育,组织开展与文化传承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跨学科合作的教学模式。
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单一的英语知识教学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学科教师把专业的知识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思想政治,计算机,心理学的专业角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具体说来,就是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定期召开教学经验交谈会,集体备课,互听互评等一系列教研活动。总之,要使相关的专业知识高效率的相互渗透在学生专业教育过程,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育人机制。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本身由于特定的既定事实或多或少自信心不足的现象。名牌高校、海归、本科生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压迫感,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对于未来的就业信心不足,英语专业的学生从性别比例上以碾压的数量超过男生,男生很难融入班级角色,这些都需要学校和教师进行有益的干预,举办心理讲座、心理排查等方式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需求而不同,也是最终衡量各项教育指标是否达标的一个标准。“一带一路”策略下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的缺口较大,实际需求的人才不但要求良好的英语语言功底、清晰的发音、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善听能力,也要求人才有正确的本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德修养、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信仰节日等一系列的知识。显而易见,目前想要达到这种综合标准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但是这有别于本科院校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实用、重实操”而本科院校更重高大上的理论。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带一路”的伟大时代背景下,现代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师生应根据实际需要,着力建构“以高职大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创新型、多样化、实用性、弹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相应的调整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
(三)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
1.配备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力量。跨文化交际课程授课教师教师应当具备相关国家和本国跨文化知识和英语口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国外留学或访学背景;具备一定的思政素养和职业素养。在目前有限的师资力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学院给教师提供机会去国外学习,积极学习并吸取成功的经验;聘请有海外经验的企业资深专家上课。邀请外企工作的本校优秀毕业生来校上课,以亲身经历者给在校师弟师妹讲述毕业后在职的经历,在校学习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弥补师资实践方面的不足。
2.教材的选取要跟随时代和背景的需求适时更新,紧跟国际脚步,密切留意“一带一路”相关动态,适时把“一带一路”的素材融入教材中。选教材时不能只看出版、再版时间,要认真翻阅里面内容,有些教材为了利益和省时、省事只是“换汤不换药”。不能局限于介绍英美国家的文化,还要植入 “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相关文化、礼仪等内容,教材选取的针对性可以让学生产生明确、清晰的目标。必要时可以结合实际自编教材。
3.创新课堂,推动教改。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情景式教学、任务式教学、仿真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及工作场景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外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主体、能力本位、职业导向,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加强学生在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阶段对跨文化交际的锻炼,把理论融入实践中去,增强人才的实用性,为“一带一路”提供实用型人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法的同时也要根据学生调整教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达到仿真的课堂效果。在课堂上对Social Etiquette、social customs、holiday、cultural values、(non)verbal-communications 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词具有敏感性,教师对理论的讲解程度止于“学生理解清晰”,不建议深度研究,重点放在让学生在模拟练习过程中掌握要领。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承担着为“一带一路”建设输送高素质、应用型、职业化人才的重任。针对“一带一路”的建设急需大量集专业、商务、交际、文化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办学要加强思政素质教育,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师资力量,创新课堂,培养出符合“一带一路”建设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更好的加强与沿途国家进行贸易经济友好往来,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