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生态三治融合模式
2021-11-26钟万芳
钟万芳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生态治理的理念存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全球生态破坏的状况愈演愈烈,从国家到地区再到社区,生态破坏的大熔炉都在这样的现实大环境中存在。坚持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从点到面地开展社会生态治理,还人们碧水蓝天。同时,运用马克思生态世界观的观点,构建人类生态一体化,使中国生态建设成就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生态建设,就如“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当今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从根本上缓解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现状,先从生态保护和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做起。从社区方面出发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社会环境的大发展和大和谐。同时,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地,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聚集地,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生发地,更是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主阵地。随着社会生态建设的不断发展,“生态社区”的提出,要求在生态建设中将生态社区的建设标准与建设要求相应落实,遵循建设生态社区原则的原则,“‘和谐安全、健康舒适、高效清洁、环境优美’,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物资、能源、信息高效利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聚居区。”随着国家对社区生态治理的重视,“‘生态社区’无疑成为当前国家践行政治话语的主要空间,成为地方政府探索治理范式转型重任的重要场域。”总之,积极解决城乡社区的生态问题,为生态建设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社区生态治理的内涵
“社会变革就可能由人们为征服生态危机的真正威胁所做的努力而引起。”而社区生态治理便是社会变革中的一种方式,促进社会朝着更加美好的维度发展,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区生态治理在于从社区生态环境存在的现有状况着手,从生态治理手段、方式、工具入手,极力调整生态治理之间的周期。促进生态治理在居民融合、社区环境、治理方法中的融合统一,促进社区生态治理的跨越式发展,加强社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维度与温度。
社区生态治理在环境保护政策的提倡下,社区相应地在生态治理方面也愈加重视,社区对生态治理方向的方案及其治理手段都将进行周密的调节与详细的规划,注重加强社区生活环境的双向调整,以致达到社区生态保护的最终目的。
(一)社区生态治理的现状
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对重庆提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定位。且重庆地处于长江中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城乡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重庆生态治理的现状。因而,对城乡社区居民的生态资源调度以及生态社区规划调整,需对其进行紧密的探讨和研究,促进重庆地区对长江生态屏障的良好保障作用,更促进生态资源的合理运用,提升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社区在生态治理方面都注重对居民生态意识的调研、走访获得居民生活中的生态指数与可供参考的生态治理指数,将两者指数相联系,从而更好促进社区环境的良好发展。首先,在这方面主要从居民的生活垃圾处置、生活废水排放以及废水处置方面进行跟踪调查,从而针对上述的情况给出解决方案和政策,促进社区生活环境的综合处理,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其次,社区生态治理在根本上要求社区生活环境的改善,在生态环境研究范围空间内对生态环境的变动因素进行探测获得环境治理的具体方案。最后,不仅是针对社区居民在现存环境问题上的直接结果变现,还在于在环境整体指数上对环境所施加的压力因素与环境可获得的最低承载力挖掘更好地沟通与交流方式,在此基础上对环境破坏的程度进行估控,以此获得环境的可发展空间。
从社区生态治理宏观上看,目前社区生态治理的状况仍在不断探索和持续改善,国家的许多政策都在提高社区的生态治理,提高居民的生活现状,对居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格外关注。在要求社区生态治理发展的同时,同时要求社区对生态治理落实到位,落到实处,从根本上出发,促进居民所在社区的生活环境得综合治理,坚持履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从社区生态治理微观上看,社区居民委员会积极落实相关政策,组织各项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治理的相关活动,从提升居民生态保护意识到促进生态保护方案政策的落地实施,到生态保护实际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一切都为社区居民生态自治、居民个人进行生态保护提升了可供参考的空间与具体的效应措施。
(二)社区生态治理遗留问题
社区生态治理目前还存在治理制度不健全,治理方式不全面,治理效果不广泛的问题,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广泛维度上注重对生态治理措施的高级保护与实地勘探,从而在基本的生态治理的操作下使生态环境获得最优化的结果。
社区生态治理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环境管理的政策缺失,对社区生态污水排放管理、垃圾堆放管理与社区垃圾运向方向的规定。社区的生态治理方式不全面。主要表现为社区工作人员在生态治理方面的管理措施缺失,如对社区生活废水的排放和生活垃圾的堆放问题。社区里的主要负责人员缺乏对其进行合理的划分与规划,任由其对河水产生影响,从而危害社区人员的身体健康,这将在人们的生活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社区工作人员对生态治理方面的意识不强,对自身工作的责任意识不高,没有对社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没有提出其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此促进社区居民生活提高与社会环境越来越好。
二、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三治融合
社区生态治理必须加强社区内部与外部的协同联合,提升社区管理人员与社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自身身边的社区小事做起,促进社区生态环境的稳步提升。在社区协同治理的同时,凝聚社区生态治理合力,谋取环境利益和环境治理最大化,促进社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合理调控,使“社区在生态文化建设中能发挥主体作用。”
(一)搭牢共建的生态聚合平台
首先,搭建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氛围,必须从社区生活环境的主体做起,从根本上促进社区生态环境的桥梁构筑。建立生态聚合平台,形成社区与居民一维一体的双向机制互动,不仅从生态内容体制上实行生态治理的维度与效度,也将对生态治理的现实要求提出一系列的安排。
其次,社区生态治理的生态环境要求在社区生态治理的方案上以社区生态环境为措施实施主力,搭建生态保护圈,将居民生活污水与垃圾排放问题联系起来。在合理处理生活污水排放的过程中减少生活垃圾排放,并将垃圾分类堆放实际落实,减少有害垃圾与水资源的接触度,保护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并加强其净化力度。社区的生态环境本是一个联合体,在做好垃圾清理、生活污水以及社区植被绿化方面,要求生态环境在这样的形式下加强生态之间的大循环,建立生态测试数据平台,检测社区生活日常的空气清晰度以及街道、楼道的干净程度,给每家每户制定标准,约束其生态破坏行为。同时,增强对以上述行为的检测与管理,如若有对上述问题违背的人员,则给予具体的处罚,建立相关的惩罚制度,使社区人员增长生态意识。
最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生态治理达成的合理因素,就其环境质量因素、空气污染指数、生活用水排放净化指数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验收与处理。使社区生态优化数据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促进该地区社区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提高。利用相关标准控制该地区污染指数的上升,从形势政策的作用范围下拉升社区生态环境的相关治理活动。
(二)建立共治的生态治理群
社区生态治理需在政府严格的制度管控下,并在社区居民的极力配合下完成,达到政府与社区目标一致,共同致力于社区生态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社区与居民之间在社区治理方向上达成统一路径,使其在治理力度与治理效能上更加具有可实施性与可操作性。社区居民共治在于社区人员可获得的大量治理方案以及治理措施的全部展现,不仅是其生态治理的现有途径,还是在生态治理的具体方案上将居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两者都为生态建设与维护必走路径。
社区建立的生态治理群不仅是生态治理方案的研究与展示,还在于生态治理质量上的把控。社区居民为本社区生态治理建言献策,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相关处理方式,使其在具体上达到两者间的生态处理上的意见统一。社区居民可根据自身日常的生活小技巧实施在生态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分享生活中的生态保护小习惯,如生活垃圾的自然分类问题或者是如何在生活中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水资源。在现代社区生态治理的过程中达成生态治理统一群。不论是社区生态治理的统一范式,还是生态治理的基本环境指标,都要求社区生态治理的效能优势。
提高社区居民共治意识。加强社区居民在生态措施中的主动权,社区居民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加强对现有社会功能的效能优化,不仅在社区内部生态治理的研究上,还有在社区组织的活动上树立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的典型,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社区生态治理的应有方式,加强生态治理的效果与功能转换。同时,还可在社区内部组建生态治理工作小组,该小组的组成人员由该社区的居民组成,从居民自身形成生态治理的约束力,形成生态治理的保护层,促进社区生态治理的可形塑性与再生性。创建良好的生态交流模式,从根本上探索社区生态治理的社区-居民生态治理共同体的创建,促成生态环境保护在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形成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强化生态保护空间。社区生态治理不仅存在一个固有的模式,还可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态治理模式的探索,如社区的地理位置、环境状态、人们的生活环境入手加强生态政策的改建与加工,建立别具一格的生态治理与保护双合一的生态共享群。
(三)建立共享的生态平衡模式
社区生态治理的最终目标便是建立共治共享的生态平衡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在于生态环境的合理演化与生态保护的相关力度,在统一的范式研究中加强生态的双重性与多样性发展。社区生态治理不仅加强生态建设的生态功能,还在于在生态建设中所注重的生态密集性反映,生态间的平衡要求生态模式与生态环境相呼应,并要求在生态创建中增强生态保护的内聚力。
社区生态保护与每一位社区居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生态保护的现状下,要求生态保护者的生态意识与社区工作者之间生态意识的相挈性,从而达到生态功能的强化。现如今社区生态治理的价值观更需进一步凝练,并在此范围下获得社区内部对生态价值的内在保护力。社区工作者与社区居民在生态治理与保护上达成思想上的一致,从而获得其在生态保护界面上的逐一合法化。提升社区居民的环境规范认同,在此基础上达成环境保护的统一路径与共同的生态治理方式。
社区生态治理还在于建立稳健的制度,如对生态造成污染的行为进行明细化的生态惩罚,加强生态保护政策间的相互依赖。提升群众举报力度,增强社区生态治理的社会信任,强化生态治理的现实性要求。社区居民在对待社区生态治理的基础上始终将社区整体生态利益放入第一视角,同时将社区生态治理注入生态环境的环境共同体中,促使社区环境的大发展与强有的生态控制能力。最后将生态治理的原有治理效能并入如今的社区治理方案中,促进社区生态功能与利益功能的双向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