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想在语言教学思政教育的探索和思考
——以《交际德语教程A2》教学为例
2021-11-26王凤涟
王凤涟
(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著名第二语言教学问题研究学者H.H.Stern (1983)将情操和价值观视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指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外语教学应把握这一特性,把外在的知识和感受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谋而合,即在新时代高校教育中,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大学生语言教学课程是重要的公共基础学科之一,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课时多而且学习时间跨度大,挖掘这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以德语教学为例,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融合德育要素,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一、教学实践
本次教学实践基于德国原版引进教材“Studio 21 A2”(《交际德语教程A2》)的内容,以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大一学生德语教学为实践对象。笔者所在的中德工程师学院为中德合作办学机构,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国际化视野,肩负着中德文化传播的使命,这对学生的德语语言能力及其本人应具备的人文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在过去两个学期的授课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德语学习时只重视语言的一些表面现象,如对语法、句型、词汇的分析和学习,学生只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语言表现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他们错误地认为,语言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掌握语言表象规律的过程,这种认识不仅挫伤了学生德语学习的积极性,又与习总书记所提倡的“课堂思政”背道而驰。如何在该背景下,从价值引领角度研究教材内容,依托教材挖掘课程德育要素,实现课程思政在德语课中软着陆,改变学生对德语学习的片面认识,激发德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用更加客观和科学的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用德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做中德文化交流的使者,这是笔者此次教学探索的重点。以下列举几点笔者如何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将课程思政引入课堂教学: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灌输
教学实践中的学生主要群体为零零后。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由于各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缺乏对“孝”文化等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通过“Familiengeschichte(家庭故事)”一单元的内容教学强化“孝文化”的传输,如观看德国电影“海蒂和爷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与父母等长辈的相处之道,引发学生对亲情及“孝道”等传统文化的思考;通过作文“我的家庭”叙述自己与家人相处的日常,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在“Feste und Feiern(节庆)”单元中通过德国传统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对比,加深了文化认同感,并通过做报告的形式,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培养学生逐步具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二)文化差异与文化认同
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文化,客观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国情,更容易加深对该文化的理解和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习近平指出“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有姹紫嫣红之别,无高低优劣之分”。在“Freizeit und Hobbys(业余时间和爱好)”单元中,学生感受了德国人业余活动的多样化和运动的全民性,通过跨文化教学法与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中德对比,使学生注意到中德在业余生活方面形式及质量上的差异。引导学生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
(三)绿色发展理念的探讨
“绿色”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热点,关乎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单元“vom Land in die Stadt(从农村到城市)”中,组织学生以小组辩论的形式开展相关讨论,从城市和农村生活的优缺点及身边的现象入手,深入浅出阐释城市化带来的环境、人口问题,对比中西方的不同发展道路,引导学生对可持续绿色发展理念的自我理解,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方案。同时结合我国近几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创新精神及“中国制造之工匠精神”的宣扬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工匠精神”是一个企业发展、民族振兴的动力源泉。在教学单元“Ideen und Erfindung(创新与发明)”中,以学生了解德国的发明及发明传统为契机,通过“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国制造2025”以及“德国工业4.0”的对比联系,引导学生了解“创新”和“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对于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同时结合“Arbeitswelt(职场)”单元对职业进行的讨论以及情景模拟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了解国家行业发展方向、经济发展特点及用人单位对求职者业务能力和思想品德的要求,以此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
(五)新时代健康网络文化的树立
网络文化是当今流行文化的主流,也是学生最为关注的。在“Medien(媒体)”为主题的单元中,以教材提供的表格为基础,通过表格描述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与多媒体使用情况相关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更深一步讨论如“网购”“网瘾”“网络诈骗”等网络行为背后的网络文化建设意义,以树立正确的媒体观和网络安全观,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做贡献。
二、收获与思考
本次教学实践通过教学目标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契合点,深挖主干教材与思政教育之间的互补点,既完成了课程既定教学目标,同时也使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进入课堂,特别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讨论、做报告、开展辩论等形式,在中西跨文化比较的基础上,有效解决教学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母语文化缺失、思政教育缺位现象。同时通过思政教育又激发了学生德语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德语表达的机会,提高了其德语综合应用能力,进而提高了其用德语讲中国故事,并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实践的探索,笔者发现“思政教育”在语言教学中的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感和参与性,把大道理讲得有魅力。同一个话题,同一批受众,有的能够讲得让人喜闻乐见、心悦诚服;有的却让人兴味索然、不知所以。关键在于要找准切入点,本次教学实践中所选择的切入点要么是身边的热点观点,要么是学生的身边事情,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可引起学生主体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思考。同时本次教学实践中的德语教学对象,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从大学入学后零基础开始学习德语,这意味着他们在德语学习开始时已有一定的自我认识,较强的思考能力,在课程思政中如何做到既充分尊重其个体性,又要在课程上实现统一性,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
三、总结
语言教育不能且不应该是作为一种工具学,更应该是对另外一种文化的崭新认识。通过语言学习,要帮助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客观地看待西方文化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
新时代思想要充分融入到语言教学思政教育中,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本次探索中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师的思政素养对“课程思政”在德语课堂中顺利展开的决定性作用。
作为高校老师不仅须掌握自己的本专业的知识,同时须充分掌握党、国家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思想理论,以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同时“思政”内容不能过于单调、枯燥,缺乏理论上的彼此联系;更不能生硬呆板、机械灌输,要充分结合语言课程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地把大道理讲通俗、讲鲜活。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断提升内涵和质量,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