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精细化分析
2021-11-26杜彩娇
杜彩娇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随着建筑工程在国内各地展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规范化,建筑企业近年来不断增多。所以,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提高,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顺应企业发展需求。建筑企业只有不断精细化施工管理,强化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争取利益最大化,从而在行业内发展壮大。
一、国内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现状与问题
国内建筑企业近几年来发展壮大,但是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起步较晚。尽管不少施工企业逐渐认识到管理对于整体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影响,了解施工管理重要性,逐渐在施工过程中强化施工管理,但还存在很多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企业的施工团队综合素质较低
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施工环境较差,所以施工团队往往都是由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的工人组成的,大部分施工人员来自于农村,加之自身文化素质低,往往缺乏安全意识、施工质量意识、施工秩序等,施工操作往往不遵循相关流程,且施工人员缺乏自身责任意识,造成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质量、安全隐患。施工企业侧重于扩大施工项目量,忽视了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对施工质量影响,尤其是现下新的施工材料、设备层出不穷,施工企业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不到位,施工团队施工技术得不到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得不到提升,最终导致企业在行业内发展处于落后地位。
(二)建筑工程的施工监理工作效率不高
施工监理对施工全程进行监督管理,但目前国内的施工监理效果未达到预期,监理行为不到位,这也是造成施工管理不够精细化的重要原因。国内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监理人员与相关单位。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监理人员都是无证上岗,没有相关经验,缺乏责任意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及时、全面的监督管理工作,不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与措施。
(三)工程施工管理缺乏技术支持
全球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渐运用到各行业中去,为各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技术支持。国内建筑行业也积极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来不断发展,比如说在工程设计、工程造价核算等阶段运用计算机软件来代替人工操作。但是建筑企业往往忽略了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技术运用,导致施工方案、施工设计等都无法得到有效执行,最终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二、实现精细化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
实现建筑工程的精细化施工管理可以全面提高施工质量、效率以及控制工程进度与造价,其中人员管理与技术问题是关键。
(一)施工管理人员精细化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是由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不断组织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现代化的建筑企业,只有具备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管理团队,才能确保企业工程项目质量优良。目前,国内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无法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需求。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精细化的培训管理与教育,不断提高施工管理团队综合素质,确保施工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
(二)施工技术精细化管理问题
在实行建筑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工作过程总,很多问题都应该重视,当中技术施工管理是重要环节,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等问题。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应该综合考虑施工环境、气候、造价以及自身工作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精细化管理技术组织与施工管理工作。还应该充分考虑建筑工程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组织,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
三、如何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的精细化施工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管控措施、方法以及手段,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为了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大多数国内施工企业构建了完善的精细化管理网络,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及时组建适应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施工管理机构,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精细化管理。同时,施工精细化管理还要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制定科学、严密、可行的施工管理制度,以组织、计划、协调、综合各项工程施的施工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
目前建筑行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人力是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由于建筑工程需要的施工人数较多、工种不一,所以在进行管理时较复杂;其次,现下很多建筑企业都将工程进行分包,所以多个分工程在施工管理时比较分散,很难做到精细化管理。通常,精细化管理的项目工程,往往会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现下建筑企业开始重视精细化施工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需要构建有效项目管理机构以及科学系统的施工管理机制,转变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可以不断优化施工方案,资源配置合理科学化,确保各工序间衔接与搭配合理化,控制进度,减少资源浪费,控制工程造价。精细化的施工管理能够确保施工现场顺利进行,施工流程规范,施工安全得到保障,有利于全面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