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11-26麻明宇

魅力中国 2021年17期
关键词:湘西苗族艺术

麻明宇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馆,湖南 湘西 416400)

引言:现阶段,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程度不足、制度体系缺失、传承方法单一等,严重阻碍了苗族鼓舞艺术的长远发展。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分析

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价值。湘西苗族鼓舞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它是苗族人们的智慧结晶,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演变,是承载民族文化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苗族鼓舞,能够了解当地人们的思想、民族、艺术等,更能够了解苗族历史文化的演变过程。因此其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与追捧,具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第二,旅游文化价值。苗鼓是苗族的圣物,是当地人们的信仰,更是当地最为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在苗族鼓舞的表演中,可以吸引更多人们的眼球,将其传播到世界到每一个角落,深受人们的欢迎与追捧。

二、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足

只有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才能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然后取得显著的成绩。然而现阶段,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现状,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严重阻碍了该文化艺术的长远发展。其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湘西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在当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为文化艺术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主要是因为旅游产业能够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人们都放弃了文化艺术的学习与传承,而是紧跟时代发展,将鼓舞艺术作为一种商业表演,导致其文化内涵逐渐缺失[1]。第二,当地的政府部门、文化机构、教育单位等,也将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人才的文化建设上,忽视了鼓舞艺术的价值与内涵。因此多数年轻艺术者,不再参与鼓舞的艺术传承工作,甚至掺入了大量的现代元素,将经典的、传统的动作进行了改编,导致其形态特征逐渐弱化。

(二)制度体系缺失

制度体系是保障湘西苗族鼓舞传承的关键,只有在完善的制度体系下,才能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将其传承与弘扬下去。然而现阶段,还存在着制度体系缺失的问题,导致传承效果不理想。其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文化艺术要想获得长远持续发展,都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制度的支持,才能引起社会公众的高度认知。然而现阶段,湘西苗族鼓舞虽然纳入到当地的中小学、高校教育中,涉及到各大培训机构中,但是并未受到制度体系的支持与保障。比如教材的编订,相对陈旧与片面,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课时较少,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目标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都为教育传承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很难引起青少年的高度重视[2]。第二,在社会传承中,也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与保障,很难引起良好的效应。比如湘西地区的政府部门,过于注重经济建设,忽视了公共文化体系的发展,因此尚未制定相应的政策与制度,强制要求各部门人员高度重视。尤其是一些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都缺少苗族鼓舞的传承指导与管理,无法起到良好的辐射作用。第三,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从艺术工作者、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强化,才能提高传承效果。然而现阶段,还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很难加大投入力度,导致苗族鼓舞被大众所忽视。

(三)传承方法单一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千百年来当地人们生活与智慧的结晶。只有实现传承与弘扬,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保住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然而现阶段,湘西苗族鼓舞在传承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传承方法单一,为传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第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压力也在不断提升,很多地区的青年男女都选择外出务工,只剩下了年事渐高的民间艺人,导致苗族鼓舞失传。而真正喜欢鼓舞并留在家乡学习的人数较少,在师傅带徒弟的这种传承方式下,并未掌握到真正的精髓与内涵[3]。

三、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对策

(一)提高重视程度

只有及时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人们对于湘西苗族鼓舞传承的重视程度,才能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首先,当地的政府部门、文化机构,要高度认识到鼓舞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加大对苗族鼓舞的研究与宣传,逐渐转变当地人们的思想观念,主动参与到苗族鼓舞艺术的保护、学习、传承中。比如通过政策法律的出台,给予强有力的规范与约束,引起当地青年男女的高度重视。如利用各种节日习俗、大型集会、民间表演等,组织多元的鼓舞活动,包括踩鼓舞、花鼓舞、团圆鼓舞、猴儿鼓舞、木鼓舞等,进行鼓舞艺术的宣传与弘扬。也可以鼓励广大群众自发参与,通过比赛活动的组织,将苗族鼓舞的魅力与内涵流露出来,赢得人们的喜爱与追捧。

(二)借助教育途径

教育是湘西苗族鼓舞传承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就需要加大高校、培训机构、研究机构等建设,充分利用教育这一途径,将鼓舞艺术的知识、技能传递给更多的学习者。首先,苗族鼓舞艺术的教育工作,需要做到理实结合,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中,还要注重动作指导与技能表演。并且带领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去挖掘与整理苗族鼓舞的相关内容,做到传承与发扬[4]。其次,鼓舞艺术教育还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进行课程体系的完善。比如邀请专业艺术人才,对鼓舞的动作、节奏等,进行收集、整理与提炼,然后融入现代化元素,进行教材的编制、教学目标的制定,保障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比如将“猴儿鼓舞”中的《整地耕田》、《挖园种菜》的元素,与现代农耕文化相结合,将人们的美好寓意流露出来。最后,鼓舞艺术课程的教师,既要深入挖掘当地的鼓舞知识与技能进行教材的改编与完善;还要融入其他民族技艺,运用网络资源,与专业教师、技术人员等共同编制教材,实现鼓舞艺术的多元性。

(三)主动创新改良

在苗族鼓舞的传承中,既要给予坚实的保障,还要主动创新改良,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突破传统的束缚,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首先,湘西地区的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为苗族鼓舞的传承给予坚实可靠的保障。比如为老一辈的鼓舞艺术者,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资金上的扶持,鼓励其主动挑选“学习者”,进行鼓舞艺术的传承。此外,还要将鼓舞艺术者聚集在一起,培养更多优质的艺术者,保障传承工作的高效化。其次,广大鼓舞艺术者,还要紧跟时代发展,进行适当的创新与改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可以在动作、节奏的创新中,将现代生活气息注入其中,设计出具有特色的艺术动作,让鼓舞艺术更加具有现代化、时代性特点,最终加快其传承步伐[5]。最后,创新传承方式,也是吸引人们眼球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将旅游业与鼓舞商演紧密结合,如“猴儿鼓舞”中的倒上树、滚球、抓痒等动作,进行商业化改良表演;“铜鼓舞”中的骑马、捕鱼、捞虾等动作,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

(四)借助信息技术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快速推进,科学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应用,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要想实现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还需要善用科学信息技术,才能从高度、深度、广度三方面,加快传播力度,将鼓舞艺术的灵魂与价值传承下去。当地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主动参与到苗族鼓舞传统动作、技能等挖掘中,然后将其制作成电子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与弘扬,引起广大群众的情感共鸣。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展开了详细分析,并且具体阐述了湘西苗族鼓舞传承现状以及对策,希望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就可以通过提高重视程度;借助教育途径;主动创新改良;借助信息技术等途径,进行苗族鼓舞艺术的传承。

猜你喜欢

湘西苗族艺术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湘西剿匪:七十年前的历史风云
纸的艺术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
漂亮的“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