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攻坚期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探究

2021-11-26冯婧

魅力中国 2021年22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文明生态

冯婧

(葫芦岛市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中心,辽宁 葫芦岛 125000)

近些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但是所取得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并非十分稳固,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负压前行的攻坚期。而我国乡村地区面积相对较大,乡村人口总量相对较大,在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显然更具紧迫性和现实性。而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作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建设全面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鉴于此,基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和乡村振兴发展角度考虑,本文深入分析“生态文明攻坚期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明攻坚期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性概述

在生态文明攻坚期,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实施既是乡村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又是乡村宜居环境建设的内在需求,这使得此项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具体如下:

(一)乡村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乡村工作的核心是发展经济,实现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既可以促使传统农业向生态、绿色等科技型农业方向发展,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环保性,又可以为乡村生态旅游业、生态餐饮业等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有利于推动乡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继而能够为乡村经济的振兴发展提供支持和动力。

(二)乡村宜居环境建设的内在需求。在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随之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乡村居民对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乡村发展中,应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通过全面、加快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优质的环境保障。基于长远角度考虑,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既可以保护农村耕地、地下水等资源,避免了乡村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又可以修复已经被破坏的各类乡村生态环境问题,使得乡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便于乡村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二、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分析

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全面实施背景下,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既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又促进了乡村经济的振兴发展,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可以发现乡村生态环境治理面临一定的困境,不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关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总结包括以下几点:

(一)思想认识不足

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绝大部分乡村干部及群众缺乏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同感,在思想认识不足的局限下,使得乡村干部与群众无论是在生活方式上,还是在环保措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正因如此,部分乡村干部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持有敷衍态度,使得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使得乡村污染日渐严重。同时,部分乡村干部片面认为乡村当前任务以经济发展为主,可以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如此,部分乡村居民和干部片面认为农村土地广袤且树木繁多,环境遭受点污染并非大事,甚至为了追求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惜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正因如此,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一直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另外,部分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往往采取政府主导模式,使得少部分农民形成了错误的认识,即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政府工作,这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乡村居民参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效果的优化和提升。

(二)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不足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是一项长期、持续性工作,若缺乏长效机制和充足资金提供支持,则会让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难以持续下去,继而不利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的优化和提升。在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投入资金也随之增加,乡村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但是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外加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支出存在不合理现象,使得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难以持续进行的同时,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理成效。

(三)污染治理与乡村发展脱节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工业园和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使得乡村地区内的工业污染物和生活垃圾不断增多,并且出现了环境噪声、扬尘等污染扰民的问题,不仅不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友好发展,还直接影响乡村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导致乡村地区的地下水和土壤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农村地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不当,垃圾随地丢弃,污水排放未经处理,这不仅容易产生大量污染物,还容易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出现二次污染,进而增加了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难度,不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友好发展。

三、生态文明攻坚期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策略分析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改善乡村居住环境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举措。因此,在实践中,为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应立足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具体问题,从以下方面采取有效策略:

(一)提高环保思想意识和认识

思想意识和认识水平的高度,直接决定了具体工作的执行力及效果。对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来说,亦是如此,只有不断地提高环保思想意识和认识,才能更好地展开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并确保环境治理取得良好的成效。在实践中,环保思想意识和认识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宣传力度。各级地方政府应以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通过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专题宣传和教育,使得乡村地区的广大干部和村民正确且深刻地认识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积极配合和参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为提高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加强乡村生态道德教育,环境治理部门应大力提倡绿色环保发展理念,不断增强乡村居民和干部对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认同感,一方面通过社区教育方式,不断增强广大乡村居民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意识,为更好地展开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学校道德教育,使得农村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理念和行为习惯,以便在乡村地区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二)拓展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资金投入渠道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民生工程,建设工作及后期维护,往往要投入大量资金,且此投入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中,一旦出现资金投入不足或者持续性不足,则会影响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持续开展,从而会直接影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效果。因此,各级政府应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上,发挥出主导作用,将此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中,确保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有充足资金提供支持。另外,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资金仅凭地方财政投入,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还可能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资金投入方面,还要注重资金投入渠道的拓宽,如企业投资、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持续、有效地进行,继而才能确保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果。

(三)统筹协调污染治理和乡村发展

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确保污染治理与乡村发展的同步性。在实践中,地方政府及相关组织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乡村环境保洁队伍,不断地改善乡村卫生和居住环境,并且要建立卫生保洁员管理机制和垃圾集中回收处理机制,彻底杜绝乡村垃圾随意丢弃的问题,从源头上减少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物,从而有效提高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其次,乡村应建立有效的工业生产防治与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在完善现有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的基础上,乡村要根据环境污染治理现状问题,加快制定完善且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及生态综合治理制度等。不仅如此,在农业生产方面,要加快完善农药、化肥等物资使用标准体系,从源头上杜绝农业污染。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攻坚期,而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作为生态文明攻坚期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当前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思想认识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等困境,要求相关部门及人员提高环保思想意识和认识,并拓展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资金投入渠道,同时要统筹协调污染治理和乡村发展,才能实现我国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继而有效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效果。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文明生态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