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的使命承载

2021-11-26钱安琪

魅力中国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钱安琪

(东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要义的中国梦,其基本内涵就是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高度统一起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一直都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鸦片战争以后,几乎每一次的社会变革运动,都承载着华夏优秀儿女对民族复兴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并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高度关联起来,把民族复兴作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保障。新时代的中国梦,既承载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夙愿,也承载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复兴的现实追求,更承载着未来中国的美好向往。

一、中国梦承载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夙愿

鸦片战争以前数千年的古代中国,虽然也经历了王朝兴衰和治乱循环,但总体上来说,中国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辉煌的中国”。在农业文明时代,中国人民创造了长期领先于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若干历史王朝产生的“盛世”曾经令人惊叹地将中国推上了世界文明的顶峰。即便是鸦片战争爆发之前的清朝,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也处于较高水平,1750 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总量中的相对份额为32.8%,高出整个欧洲(23.2%)近10 个百分点,是日本(3.8%)的9 倍、英国(1.9%)的17 倍多。然而,十八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发生的工业革命在很短的时间内即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到1860 年的时候,中国和英国在世界制造业总量中的相对份额大致相同(中国19.7%,英国19.9%)。如果按人口计算18-19 世纪世界各国的工业化水平,那么在1750 年的时候,中国与英国的工业化水平基本相当,略高于日本;到1860 年的时候,情形则大不相同,此时英国的工业化水平已经是中国的16 倍,日本的近代化也已经起步,工业化水平是中国的2 倍[1]。当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英、法等欧洲列强自西而来,一个被动挨打、任人宰割、受尽屈辱的“没落中国”突兀而至。以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为标志,进入近代社会的中国迅速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世态变迁的过程唤起了中国人民发奋图强的历史记忆,饱受磨难的历史锤炼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巨大反差的背景沉淀了中国人民民族复兴的社会心理。自此之后,民族复兴一直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宏大夙愿。

鸦片战争期间与英国人直接交锋的林则徐,在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之际,敢于直面民族危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他通过各种途径“洞悉夷情”,并将收集到的信息编成《四洲志》,鼓励人们通过了解西方世界寻找应对国家危机的办法。他的同僚魏源“位卑未敢忘国忧”,将《四洲志》扩编为《海国图志》,号召人们“师夷长技以制夷”,希望通过“师夷”“制夷”等手段达到民族振兴的目的。与他们同时代的龚自珍则认为,民族危机的根源在于专制集权的积弊,在于贫富不均的现实,必须通过彻底的制度改良、推行“经世之务”才能消除危机。十九世纪下半叶红红火火的洋务运动,希望借助西方科学技术的成就和工业革命的成果来充实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进而达到富国强兵、振兴民族的目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一系列的变革维新、革命运动均围绕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终极目标而展开。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改变了中国思想史图谱,民族复兴自此之后即成为中国思想史的主旋律。辛亥革命更是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最强音,更加直接地将拯救民族危亡、复兴民族荣光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方向和重要目标。

不难看出,当“辉煌中国”衰弱至“没落中国”之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就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宏大愿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也一直在为实现这个宏大的愿望而奋力拼争。然而,由于众多的历史和现实因素,近代中国历次改良变法和革命运动均功败垂成,民族复兴的宏愿也一直无法实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历史上首次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民族复兴的前提,强调只有在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之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真正地“站起来”。有了这样的政治基础,再经过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越来越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既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现实诉求,同时也承载了近代中国无数志士仁人的历史夙愿。

二、中国梦承载了当代中国的现实奋斗历程

进入二十世纪的中国,实现民族复兴仍然是一条基本的历史线索,仍然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仍然是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但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建立新中国之后,民族复兴的历史主线才愈来愈清晰,中国人民才愈来愈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承载了新中国各个发展阶段坚持不懈的现代化追求

从1840 年鸦片战争中国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贫弱,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如笼中之鸟,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3]。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走向现代社会的崭新起点,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重要条件和良好环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努力奋斗,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真正拉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序幕。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中国第一代集体经过艰辛的探索,初步确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当时,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被归结为“没有新式工业”,因而普遍认为民族的独立必须要有工业化作为基本保障,所以在革命胜利以后要迅速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一化三改”总路线和“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都是主要目标和主体任务。稍后,工业化即升级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表明我党对现代化、对民族复兴的思考和认识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这也为后来接续探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依循。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充分认识到以现代化建设为基础的民族复兴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因而在时间表和路线图上也做出了初步的规划和安排。1962 年的“七千人大会”就明确提出,估计要花一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在中国建立强大的现代化经济;1975 年的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也提出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第一步先用15 年时间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再用10 年时间即在二十世纪末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虽然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因急躁冒进思想影响在进程上遭受较为严重的挫折,但仍然不难看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民族复兴的强烈信心、精心规划、努力奋斗和不懈追求。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新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把搞现代化建设作为最主要的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4]。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以更加务实的精神,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二十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调整为建成小康社会,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再用30-50 年的时间,在中国基本建设现代化。集中力量搞现代化,就是“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而振兴中华民族,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物质复兴”为主要向度的民族复兴之路[5]。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这个过程定义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也将这一阶段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重要里程碑,在此之后,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就是在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地接近这一目标。

十八大以后,新的领导集体正式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并率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民族复兴冲刺之路。在十九大报告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被正式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成为我们党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理论和行动指南。中国梦思想对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路径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即到2020 年的时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跃升一个台阶,小康社会全面建成,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完成;然后用15 年的时间,在2035 年的时候基本建成现代化国家;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 年的努力奋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 周年的时候,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而最终完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历史夙愿,兑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中国梦思想承载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把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利益融为一体,“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6]。中国梦思想把国家、民族和个人结合为命运共同体,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相联,任何一方利益受损都会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在现实的奋斗过程中,也特别强调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都必须以人民幸福为本,中国梦就是要在国家富强的基础上不断地为人民造福。2010 年,中国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跃升全球第二,并在此后的十年间保持强势的增长和足够的韧劲,在2020 年实现GDP 超过100 万亿元。在国家富强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人口数量从1978 年的7.7 亿下降到2019 年的0.16 亿,2020 年基本消灭了贫困;城乡医疗卫生机构从1949 年的0.37 万家、1978 年的17 万家上升到2019年的99.7 万家;养老保险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几十年只覆盖城镇居民,到2019 年实现了全国人民的整体覆盖[7];人民生活基本达到了“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8]的水平。中国梦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中国梦的理论和实践承载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

三、中国梦承载了对未来中国的美好追求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人民富裕梦,也是民主法治梦、文化创新梦,还是生态和谐梦、世界和平梦、社会公平梦。中国梦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承载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根据“两个一百年”和新的“两步走”规划,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还有三十年的时间。未来的三十年,是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三十年,也是在此基础上为实现更高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三十年,还是承载中国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的三十年。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在未来的三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道路,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历程反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唯一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必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坚持走好、积极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都将不复存在。

四十多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的改革开放序幕,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包含中国梦理论在内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轫、孕育和最终形成。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过去几十年的飞速发展进步依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进步同样还要依靠改革开放。在当前形势下,改革不仅仅是坚持的问题,而且必须深化,必须进一步激化改革的原动力,变革制度体系,深度调整利益格局,改革越往前走,越需要持续不断的原动力,改革越到深处,越需要担当作为,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与此同时,还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当今中国强韧的发展状态,世界的繁荣固然需要中国,但国际国内毕竟是两个具有密切关联的两个大局,中国梦的实现同样离不开世界,以扩大开放谋求良好国际环境、开拓广阔发展空间,同样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之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本前提就是要建成现代化。从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来看,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唯一引擎,没有科技创新,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经济增长,也不可能建成真正的现代化,更不可能完成民族复兴的使命。在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是一个后发国家,但只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之路,完全可以后来居上,甚至后发而先至,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超越。习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历史上的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中国”,尤其是在农业时代,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曾经几度把中华民族推上了农业文明的巅峰。近代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曾经“辉煌的中国”沦落为“没落的中国”,积贫积弱、屈辱辛酸的历史激发了中国人民谋求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和诉求,并且为实现这一愿望而上下求索。然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有了实现的可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后,经过70 多年的探索建设,特别是经过40 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正在以昂扬的斗志无限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