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制作微视频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26郑颖

魅力中国 2021年22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

郑颖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1)

微视频短而精,能够有效聚焦内容并满足受众需求。当前时代下,媒体格局由于各类新技术的诞生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融合已成必然趋势。通过全程、全息、全员及全效媒体的打造,深度整合主流媒体与平台,是国家围绕移动端提出的纵深发展政策。新媒体背景下,以广播电视台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为了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考虑微视频的制作,通过微视频传播将新闻内容导向凸显,帮助用户能够正确判断新闻内容。

一、微视频形态与作用

新媒体时代下广泛流传的微视频,已聚集了一大批认可的网名粉丝,相应的也带给了传统媒体一定的压力与挑战。基于此,传统媒体有必要探索制作微视频的策略,且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秉承理性态度,切忌盲目追赶潮流,注重微视频正向作用与价值的发挥。就微视频形态与作用而言,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炒作”引流。此类型微视频中,其突出特点表现在借助宣传品或花絮等模式,通过在大型节目或事件中穿插,凭借精彩的前序将观众目光吸引,激发观众的兴趣,使其能够继续观看后续正片,此时就能取得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而这也是个别节目之所以能在正式播出之前便已吸引一大批受众的主要原因[1]。例如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推出的《与新中国一起走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70 周年纪念的微视频系列片,4K 超高清摄制,从“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等三个部分呈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飞跃,正值70周年纪念时日,所以该片在正式播出前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其二,夯实补缺。此类型的微视频,期望在多个行业领域专业知识内容的运用下,在深入分析与阐述的过程中,在观众面前直观呈现知识点的作用与价值,以此为基础促进某项核心事物宣传目的的实现。例如“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活动深入开展的过程中,能帮助观众对专业内容结构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推出的《一带一路》节目,拓宽了受众的视野,为广大观众朋友带来了更专业的文化知识;其三,烘托渲染。部分媒体不但将公益性质广告作为重点对象,同时也将目光聚焦在大型事件或时节中,试图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模式下,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迅速引领观众目光在核心内容中聚焦,由此促进宣传目标的实现。例如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之际,《福建24 小时》“中国24 小时·地方篇”系列微视频的推出,从经济、生态及人文等方面,将福建省发展风貌以全景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眼前。

二、广播电视台制作微视频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意识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理应形成正确的意识,即“内容为王”的基础尽管维持不变,然而因传播载体与以往已有很大区别的缘故,人们逐渐形成了更开放的个性,讲述方式也因此产生变化。“高高在上”的媒体视角不是受众的需求,身边的情感共鸣才是他们真正渴望的,而这也是微视频能够迅速占领市场的关键所在[2]。所以,传统媒体需要从“台上”迅速进入“台下”,在镜头语言、出镜词、解说词或是剪辑方式等方面,有必要踏上网络化的发展道路。

例如,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福建卫视新闻推出了《向总书记报告》节目,视角接地气、讲述平实,且搭配简明扼要的全局性数据图文,将福建牢记总书记嘱托持续推进本地发展的瞩目成果生动展现。该节目不同于以往立足于宏观性、议题性或政策性的角度,是有益且又大胆的尝试,视频中将个人化的观察融入了出镜中,生动活泼的出镜词与解说词,加之附带一系列特效的剪辑,打造了更“接地气”的节目。同时,传统媒体在微视频的制作中,因微视频与简单的“第一视角下的记者出镜”不同,要求出镜者与制作者“共谋”,精心策划、合理选材、个性表达,将真实的场景平时而又最大限度地记录下来。立足于第一人称视角,将新闻背后的故事揭露,要求将“个人”体验与真实感受无限放大,语言体系中要富有个人色彩,带给受众亲临现场的感觉。如若不然,与以往的记者体验观察或是出镜也就别无二样。换言之,在制作微视频时,需要从为微视频而微视频的形式感之中走出来,在视频中凸显创作者的“人设”。

(二)创意构思,富有乐趣

传统媒体在制作微视频时,需要采取新颖的方式直面受众心灵,将受众目光尽快吸引,确保他们观看了微视频后内心能有深刻的印象产生,并久久无法忘怀。例如,2018 年,福建省两会召开之际,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推出了《2018,你都参与了福建哪些大事》微视频,视频中引领受众回首2018、奋进2019[3]。媒体资讯中心在制作微视频时,采取了“一镜到底”自拍模式,同时在虚拟抠像、微缩等技术手段的运用下,着重阐述了重点信息。同时,在微视频制作主题明确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必不可少,且要坚决杜绝模仿等行为。通过一系列已有成果不难发现,应用此类形式,在制作高度正式确定之后,能为广大受众呈现更直观的节目主题。央视网与海峡卫视联合推出的《人间有味》微纪录片,从美食入手,聚焦福建、台湾两岸在食物方面形成的共同情愫联系,分享美味心得,将鲜活、生动且立体的中国味道带向全世界。

(三)灵活运用新闻素材

传统新闻媒体在积极探索微视频制作的过程中,应当确保能在短时间内将事实讲清,要与微视频传播共性相适应,同时要面向独属于自身的特点不断探索,以便促进品牌效应的充分发挥。新闻并非是人物或素材场景越多越好,关键在于能巧妙叙述当时的实际情况,逻辑关系要保证完整,以便帮助观众迅速实现信息的接收,同时需要灵活穿插有声与无声,保持间接的字幕,并将充足的阅读时间预留给受众,如此一来即可促进用户观看体验的提高,低助推微视频新闻的发展。此外,相关人员在制作微视频时,可将模糊边框添加在画面两侧,通过此类方式能将有横屏观看习惯的用户需求满足[4]。而将表格、贴图或显眼字体加入视频中,可促进视频质量的提高,而采取线条圈画关键信息的方式,能够解决人物细节分辨难度大、视频模糊不清等问题,此类“细心关照”的方式,不但能促进视频质量的整体提升,同时能赢得受众的一致好评。

(四)做好视频剪辑工作

传统媒体中,电视极具代表性,社会形象和公信力良好,在新闻报道中需要立足于客观角度将事件本质真实体现。微视频具备精简的内容,要想在短短的十几秒内将事件全貌展现给观众是很难实现的,特别是当前时代背景下信息爆棚,为了博人眼球而断章取义的媒体比比皆是,通过裁剪迷惑大众,文字描述与视频不贴切或不符合事实等现象十分多,这不但会影响观众对微视频观看的兴趣,同时也会导致媒体行业公信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此,电视媒体工作人员需要密切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在视频剪辑工作开展中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尽量保证受众通过观看微视频能将事件真相了解,使主流媒体的权威性能够得到巩固并维持,立足于独特的真实性夯实平台的发展,营造新闻信息伊甸园,帮助受众获取真实的信息。

结语:新媒体时代下,尤其是5G 通信网络的深入推进,视频样态也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面对改革风潮,传统媒体需要聚焦内容、形式及管理模式等,大胆创新、积极改变,吸纳新媒体的优势,通过深度整合实现跨越式A 站。微视频不仅仅是形式与技术革新的代表,同时也彰显了互联网传播去中心化、个性、平等及快速等特点。传统媒体可在自身新闻资源、策划及人才扽优势的运用下,积极打造个性十足的微视频制作团队,从微视频制作入手满足公众需求,聚焦受众目光,激起情感共鸣。通过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保障自身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并实现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融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计算:途径与挑战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传统媒体微信运作六要诀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