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电影《孙子从美国来》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
——以霍夫斯泰德维度理论为视角
2021-11-26白照星
白照星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陕派电影《孙子从美国来》讲述的是一个中国皮影戏艺人老杨头和一个美国小男孩布鲁克斯之间的故事。老杨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代表美国文化的布鲁克斯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从“冲突对抗”到“祖孙情深”、从“水火不容”到“中西合璧”,在语言形式、饮食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经历了一个艰难且极具代表性的融合过程。因此,笔者特选取这一电影作品作为研究实例,运用霍夫斯泰德维度理论浅谈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顺应国际交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兴学科,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实际交际的过程,并且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会因价值观念、文化取向、社会地位、角色关系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冲突。在本篇中,老杨头与小男孩布鲁克斯之间的交际过程便是以上概述的绝佳例证。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
霍氏文化维度理论由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Hofstede)提出,该框架旨在从价值观层面衡量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这其中,第一个维度便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根据霍氏理论,美国社会更倾向于个人主义而中国社会更倾向于集体主义,这一点在老杨头与孙子布鲁克斯的相处过程中也多有体现。首先是家庭观念的差异:电影的开头用简洁的笔触交代了主人公的背景信息:农村的夜晚+空巢的老人,“空巢老人”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用来指代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这直接反映出了中美不同的家庭观念:中国人强调“孝”的重要性,儿女对父母具有赡养的绝对义务;但是美国的老年人强调独立自主,不过分依赖子女。
中美在教育观念上也有所不同:美国的个人主义提倡人人平等、尊重个性,而中国式教育多半是“说一不二”“严父慈母”型,比如在电影中,小孙子在尿床后并没有像中国小孩一样哭闹或躲藏,而是主动承担责任,自己拖着被子到院子里晒,但是爷爷并没有因此表扬他的懂事与担当,而是一顿训斥:“多大岁数了还尿床,你害不害臊嘛”,令小布鲁克斯既气愤又羞愧;再有,爱华在夸赞儿子的汉语水平时,说“你是我的布鲁克斯,我的骄傲”,这是一种典型的赏识教育,旨在通过鼓励与赞扬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但当自豪的布鲁克斯把自己的画作蜘蛛侠展示给爷爷时,竟受到了直接的打压:“就你这东西,我脚趾头都比你画得好”,看似无意的一句评价,却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因为大多数传统的中国的父母往往羞于表达自己的赞美或热烈的情感,对子女也大多持着批评教育的态度,这也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下文化差异的表现。
二、权力距离维度
距离指的是人们对权力在社会中不平等的分配状态所能接受的程度。具体地说,“权力距离是指在一个国家的机构和组织中,掌握权力较少的那部分成员对于权力分配不平衡这一现象能够接受的程度(肖世琼,2009)。通俗地说:如果在一个集体中,下级对上级的从属越高,既双方的权力距离越大,相反,如果下级的独立性越强,权力距离越小。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高权力距离的国家,这一细节在电影中也多有体现:爷爷固执地认为“黄毛”外孙的存在有损祖宗门面,在没有征得布鲁克斯同意的前提下就掩盖了他原本的文化身份特征,带孙子去染了黑色的头发,爷爷一味追求晚辈的“顺”,便是中国教育中高权力距离的体现。“顺”还体现在“无条件的顺从”:比如说当布鲁克斯打电话给妈妈时,中国大人“耳提面命”,教小布鲁克斯与妈妈沟通,但是小布拿到电话后就躲到一边,开始与妈妈进行独立的交谈。而美国作为低权力距离的国家,在家庭中更注重父母与孩子间的平等,强调个体差异性,追求个体自由,注重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这也是由权力距离维度上的文化差异所致的。
三、其他层面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一)语言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黄福奎(2017):“汉、英两种语言,反映了不同的认知和接受心理,其背后隐藏着不小的文化差异。”在电影中,爷爷与孙子的语言文化冲突可谓一大亮点:爷爷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跨文化知识储备和外语储备的陕西老人,想当然地利用了汉语的意义与英语蹩脚地“嫁接”在一起,出现了“dog sun”这样不伦不类的搭配来表达对布鲁克斯调皮行为的“控诉”,然而洋孙子是绝对不会理解的;当洋孙子指着树上的蜘蛛网说“spider”,老杨头却将其理解为麻雀,回应道“早飞了,就剩个窝了”,两人的对话南辕北辙,语言文化差异十分显著。然而,语言屏障带来的文化冲突不是不可调和的,这一点在电影的结尾也给予了暗示:爷爷在邀请布鲁克斯看皮影戏时,流利地说出了“Let’s go!”,而孙子也逐渐对陕西方言有了更好的理解能力。因此,只要有目的性地进行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语言冲突定不会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阻碍。
(二)饮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饮食文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一个国家自然条件、生活节奏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智慧的中国人民对于美食有着独到的研究;而大多数美国人生活节奏较快,推崇以汉堡、热狗等为代表的快餐文化。这一差异在电影中也着墨颇多:油泼面还是方便面?汉堡包还是肉夹馍?正如爷爷喝不惯牛奶,洋孙子对这陕北高原上的一切食物都“水土不服”。饮食文化的冲突看似无解,但是微妙的变化已然发生在了这对爷孙俩之间:布鲁克斯可以熟练使用筷子,还津津有味地吃着陕北的羊肉泡馍。如今,中国各地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许多快餐店应运而生,而海外中餐厅的队伍也是日益壮大,饮食文化渐渐从冲突走向融合,向着全球化迈进。
(三)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以英雄崇拜为例
在影片中,蜘蛛侠与孙悟空的“冲突”也作为一条暗线贯穿始终,因此笔者选取英雄崇拜为切入点,剖析中美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范莹莹(2019):“英雄崇拜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国人喜欢神话英雄而美国人则更喜欢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影片中小布鲁克斯痴迷的蜘蛛侠在爷爷口中却变成了“蜘蛛精”,而孙子也对中国的孙悟空毫无兴趣。蜘蛛侠与孙悟空作为两个国家的英雄“代言人”,具有很多共同的优秀特质,但中国英雄一般都具有神话色彩,比如说:孙悟空、哪吒等,他们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即使是三国人物诸葛亮,在书中也多了一分神话色彩;但是在美国人心中,英雄多半是真实的,他们也会遇到挫折和死亡,但是他们比普通人更勇敢、更坚强,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困难。
但随着爷孙俩的亲密相处,这一文化隔膜也逐渐被打破,两人对于对方的文化象征也由最初的排斥走向了接纳。影片中,爷爷无意踩坏了布鲁克斯的蜘蛛侠玩具,跑遍大街小巷却搜寻无果,便想到运用中国的传统艺术——皮影,为孙子制作了一个独一无二、中西合璧的蜘蛛侠;当蜘蛛侠与孙悟空在墙面上相遇时,这不仅仅是光与影的艺术对话,更是中美文化的完美交融。尤其是影片的最后,大远景下的祖孙两人,布鲁克斯问爷爷:“孙悟空真能打败蜘蛛侠?”爷爷意味深长地答道:“为啥要让他们打架呢?要让孙悟空和蜘蛛侠成为好朋友,一起保护我们的地球。”这一回答凸显了两国文化在交流中逐渐趋向融合的主题,表达了中美两国携手守卫和平的美好希冀。
四、结语
该电影作品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典型例证,对于本次研究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当布鲁克斯与爷爷对唱戏曲和英文儿歌时,虽然语言与文化的障碍无法瞬间消除,但是情感的连接并不会因此而断绝,中美文化的交融也会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跨越鸿沟。正如王芳(2013)指出:“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是不争的事实。直面差异和冲突,了解中美文化,加强中美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能真正实现中美文化的交融。”